偏爱这3类食物的人 ,一旦出现这5种表现,小心血压“超标”!

我出门诊的时候经常有患者问:大夫如果我的血压控制得还不错,那我是不是可以酌情减量甚至停一段时间药物,血压高了我再加上?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高血压是不可逆的!

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而导致身体重要器官受损的综合征。而高血压的本质就是动脉系统的病变。

在高血压早期,全身细、小动脉首先受到损伤,发生痉挛,反映在血压上即为血压持续波动状态。

在早期如果不加以重视,不及时干预,那么细、小动脉反复痉挛,血管内的压力持续升高,久而久之血液中的组织和成分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形成动脉硬化,使得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血压持续升高,就成了真正的高血压。

如果此时还不注意控制,那么全身的血管都会不同程度等硬化、狭窄。

所以,一旦出现高血压,说明正常的压力已经不能让血液顺利通过您的动脉系统了,

动脉系统已经“不堪重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变。

生活中,大多数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简单说就是,没有发现其他导致血压高的疾病。

但有时候,高血压也容易误诊,结合遗传、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一同诊断。

一旦出现以下5种表现,小心血压“超标”!

表现一:头晕

头晕是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时一过性,有时突然出现,有时是持续性的。

这种头晕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要当心。

表现二:头痛

头痛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多发生在早上睡醒,主要是太阳穴和后脑勺疼痛。

表现三:烦躁、失眠

性情多为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

失眠也较常见,如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易惊醒等。

表现四:记忆力减退

早期不明显,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如近期记忆力减退,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

表现五:肢体麻木

多见于手指、足趾麻木,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一般经适当治疗,可好转。

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等,及时就医,防中风。

切记,不是所有人高血压都会出现以上症状,有些人血压升高时,机体对血压升高进行自我调节,可让身体适应这种状况,所以,平时就没有不适感。

临床数据显示,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当中,约有50%是无症状的,或出现偶尔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得病。

提醒:“偏爱”这3类食物的人,应谨慎!

1、腌制类食物

一般来说,腌制类食物吃起来要方便,且方便储存。但腌制类食物含盐量很高,长期食用过多,容易引发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会使血容量增加,从而使回心血量增加,引发高血压。

2、高油脂类食物

现代人习惯去外面吃饭,几乎所有饭店为了做菜好吃,都会放很多油、酱油等调料,当吃完了,会发现盘子上有一层厚厚的油。但长期吃这类食物,会使大量脂肪摄入,易引发肥胖,血脂代谢异常,从而使血压身高。

3、烘焙类食物

像蛋糕、面包是很多人饮食中一部分,这类食物味道甜,会让人拥有好心情。

主要是含有大量的糖分,进入体内,会刺激身体分泌过多的多巴胺,所以,吃完会有一种愉悦感。

除了糖,还含有一种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几乎不能代谢掉的“坏脂肪酸”,会影响血脂代谢,促使血栓形成,从而影响血压水平。

确认为高血压后,这3件事最好别做了,利于控制血压!

1、熬 夜

熬夜,会使睡眠不足,长期如此,会促使身体分泌压力激素,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会升高血压和心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压力。

调查表示,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 比睡眠充足的人高一倍多。

2、吸 烟

吸烟会损伤血管,促使血压升高,若长期大量吸烟,会促使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致使血管逐渐硬化。

研究表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

3、喝 酒

酒精进入体内,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输出量增加,会间接引起肾素等其他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从而使血压升高。

喝酒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中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预防高血压,保护好血管,记住“三字诀”:

一:管住嘴

俗话说“病从口入”,想身体健康,少生病,一定要管住嘴。

对血压影响最大的就是盐,建议正常人每人每天盐分摄入不超过6克,包括进口所有食物的盐分。

二:迈开腿

运动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还可加强心肺功能。

坚持运动,还利于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及其它慢性疾病的风险。

临床上,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肥胖会使脂肪含量增加,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容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促使血压升高。

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最有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三:莫生气

血压与情绪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患了高血压后,不要过于紧张、不要生气,否则会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使血压升高。

保持良好的心态,莫生气是很重要的,利于控制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那么如果一旦成为了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就要正规用药了,也不要迷信所谓的保健品降压!!!

实际上,降压药物并不是为了让您的血管恢复“健康”,更多程度上是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把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患高血压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较严重,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杂质在血管内膜上越积越多,最终导致血管闭塞,如果发生在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上就会导致

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在脑部的脑血管就会出现脑卒中等疾病。

有研究报道,血压每上升 20 mmHg,死亡风险就会翻一番。而随意停用降压药会使血压控制不稳定,如果血压长期处于高峰值,尤其是收缩压达到170-180mmHg左右时,血液很难通过“又窄又紧”的心、脑血管,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生。

所以,有效避免血压持续升高对每个高血压患者朋友都刻不容缓。

既然降压药吃了就“停不下来”,那我不吃药,光靠减盐、健身可以吗?

我们在前文提到了很多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减肥、低盐低脂、戒烟等)对降低血压有着很大帮助,但是,生活方式等改善只能是“锦上添花”,并达不到“雪中送炭”的地步,光靠生活方式的调整并不足以让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按期坚持锻炼、避免熬夜,每天都能按照要求限制盐类的摄入,即便可以达到,有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对于血压只能起到4-8mmHg的降低作用,且每种生活方式对血压的作用不能叠加。

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能使早期的轻度高血压回归正常,一旦诊治高血压,达到了需要用药的地步,您还是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通过今天的讲述,您明白了吗?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会导致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这种病变不能恢复,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不仅可以减少心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还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能使轻度高血压回归正常,一旦需要用药,患者朋友们还是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按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