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爱"顶嘴” ,妈妈如何才能不唠叨?




好心提醒孩子“天热了,在学校注意换洗衣服”,孩子的回答是“你好烦哦”……孩子上了初中,不像上小学时那么听话,经常会“强头倔脑”,甚至爱顶嘴,这恐怕是所有家长的困惑。对此,专家指出: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如果你听到孩子频频有这样的反应,那说明——他打算独立了。

青春期的孩子要为独立作准备,因此他们想在心理上跟父母作分离,表现出来的就是强烈的独立意识。孩子青春期的“亲子对抗”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每个孩子性格不同,独立意识也不同,而现在很多父母都没有准备好,孩子只能出于父母自身意愿而存在。面对青春期的“亲子对抗”,父母的改变应该比孩子更多。

心理医生认为,12至16岁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极易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社会、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处处管自己,于是开始时时顶嘴,事事“抬扛”。据统计,爱顶嘴的孩子占到了70%。



很多孩子都是有悟性的,他们也在体谅父母。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那样。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让孩子理解父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议父母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态度。较之于外向的孩子,有时父母可能不觉得,可孩子已经受伤了,其实,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但有时,不经意间,孩子就受伤了。

对于‘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将使他们受益终生,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行为成长。提醒父母:要引导孩子积极理解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而且让孩子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也尊重父母。

孩子们最反感家长的行为——唠叨,有的家长可能会不理解,觉得自己这样苦口婆心地说教,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不听话,反倒成了家长的错?要知道,父母“唠叨”其实是会对孩子造成严重后果的!



1、父母的唠叨,会和孩子失去沟通

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就算孩子说出一些,家长反而认为是孩子狡辩。所以,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话,还有会听!

2、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父母的不信任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



3、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出走”现象。

4、唠叨是扼杀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提醒,便不会用心做事。而当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成为典型的外归因。所以,长期被唠叨的孩子,缺少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变得懒惰、散漫,通常会唯父母是瞻,难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

5、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

如果孩子长期被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以及逃无可逃的处境,他们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这样,家长的教育就不起作用了。因此,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宽容、宽松、宽厚的,而不是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画脚。



孩子最讨厌的四种唠叨:

一是小事一提再提。父母管大事,小事尽量让孩子作主。

二是翻旧账。没人喜欢被揭疮疤,这最容易让孩子反弹。

三是否定孩子。经常否定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孩子就会更想顶嘴、坚持到底。

四是不要引发孩子的罪恶感。不要讲类似于“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妈了”这样的话。



父母如何才能不唠叨呢?

“十个妈妈九唠叨,一个不唠叨是因为爸爸唠叨。”父母怎样才能“不唠叨”?

父母首先要承认唠叨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孩子日渐长大,同伴的影响愈来愈大,父母则逐渐式微。这很自然。可是对父母来说,就很痛苦。当你发现里子渐失,却还想赢得面子,就会唠叨。这唠叨,是试图要拉住过去那个亲子关系,留住那段甜蜜时光。

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爱,可是父母必须体认到,表达关爱,一次就够了。只要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的决定,你都可以表达一下关怀,然后尊重他的独立自主。如此一来,孩子既能感受到你的关怀,又能明白你无意压迫他,就不会顶嘴,也不会嫌你烦。



其次家长天天应该默念“魔咒”——孩子独立真可喜。父母通常因为焦虑担忧,所以要不停地关照孩子。也许孩子走的这条路不见得顺,可能会出问题。但他在这个关卡愿意尝试追求独立,将来才有办法真的作主,若他一切顺服你,等大了,该独立还不独立,你就累了。

爱也是一种习惯。孩子小时候,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好不容易习惯成自然,孩子却长大了,父母又得改变习惯。要孩子了解父母,父母就要坦诚地让孩子知道你的状况,甚至请孩子适时提醒自己。转型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