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周围很多同学都在外面补习,这才一年级啊,这种现象正常吗?

晓溪论事


不正常。

小学一年级,对于孩子来说是适应学校教育,适应课业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一二年级的课业内容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没有什么困难,孩子反映出来课业成绩参差不齐,有些孩子甚至显得很差,多半既与智力无关,也与努力无关。



一种情形是孩子的感觉发育相对滞后,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眼不协调,反映在课业作业上就是粗枝大叶,写字缺胳膊少腿,算术丢三落四。这种暂时性的课业成绩不良大多数情况下无须担忧,随着孩子感觉发育的同步,课业成绩不良的情况就能缓解。如果家长着急,补课其实没有什么用,该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陪孩子玩,如平衡木、秋千,可促进前庭觉的发育;从混在一起的黄豆里择出豌豆,可锻炼小肌肉触觉,也能锻炼手眼协调。

第二种常见的情形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也可能表现出课业成绩不良的现象,父母要做的也不是补课,而是因势利导给孩子锻炼注意力的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多动症的孩子相比于普通孩子,往往有更广阔的注意广度,更高的创造性,未必就是传统所认为的“缺陷”。

第三种常见的情形是阅读障碍,大约8%左右的孩子有明显的阅读障碍。这部分孩子因为大脑把字形与字音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表现出来就是阅读困难,语文科成绩差。阅读障碍孩子的课业学习问题也不是补课所能补起来的,父母该做的是多陪伴和鼓励孩子尝试阅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障碍的孩子虽然在文本阅读方面处于劣势,但他们在视觉阅读上却比普通孩子更有优势。

第四种情形的孩子虽然没有明显发育性或器质性的问题,而是不太适应学校教育,表现出来也是课业成绩差强人意。这样的孩子靠补课也是南辕北辙,父母该做的是发现了解孩子因为什么原因适应不良,每个孩子都可能有特异性的刺激影响因素,例如对某老师的抵触等等。有时候,一些极为细微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敏感孩子的课业学习表现,例如鞋子不合脚。家长必须耐心、用心找到孩子适应不良的原因,然后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予以矫正和支持。

第五种情形孩子的课业学习不良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孩子智力相比于大多数孩子偏差。要知道,100个孩子中有一半的孩子智商来平均分(100分)以下,其中有一部分孩子的智商在90以下。对于智商在90以下的孩子,表现出课业成绩不良是极为正常的反映,补课没有什么意义。

以上五种小学一年级孩子可能表现出课业学习问题的情形,统统都不是补课可以解决或改善的,再说直白一点,小学一年级孩子根本就没有需要补课的必要。

反过来说,补课更可能给一年级孩子带来厌学或学习倦怠的问题,破坏自然的学校教育适应过程,抑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高概率带来未来学涯的更为严重的课业学习问题,得不偿失。


唐映红


我是小学老师,我根据自己周围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给大家分析下这个问题。

我去年教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我做过统计,我们是班里将近有20个左右的孩子在外面补习。总人数是将近50个的标准班。


去补习班的孩子的情况分一下几种情况。

第一、家里父母忙,没时间照顾孩子,老人也指望不上

孩子放学的时候家长根本就没有下班,他们只能选补习班和学校附近托管班。补习班收费贵点,因为人家要去学校接孩子,还得看着写作业。托管班相对便宜,就是接回去给看着,不管写作业,到点家长接走就可以了。

也有跟着自己老师补习的。我班里的家长老是要求我带着他家的孩子,一是现在纪律严明,不允许在职老师办补习班;二是我真的不想在下班后再从事给孩子讲课的活动,白天上一天,在学校里讲,回家或者去补习机构还讲,我会崩溃,所以不管多大的利润在其中, 我都没有参与过给自己班里的孩子补习。

邻居家的孩子倒是有过,因为你拒绝不了,放学就给你领家去了,人家全身心的信任你,不帮都觉得不好意思。再说邻里之间,自己就这么点本事,人家看的起,就全心全意的给邻居家孩子补习过。因为是一对一所以最后的效果不错,叫邻居给我宣传的一个小区都知道了,说我讲的好,小区里家长领着孩子来上门的家长倒是不少,但是我都没有接,因为我侧面打问过都是老师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孩子,我也别充能,赚不了几个钱,还把名誉丢掉。

第二、学习成绩差,家长在家真心的教不了,一教就鸡飞狗跳的,家长也就把责任转移,选择去补习班。

我班里就有个小男孩,因为他脑子转的特别慢,再加上他学前三年家里教育不行,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学前三年上幼儿园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该学的知识没学,脑子又不是特别聪明,他妈妈一回家辅导他,就开始又打又骂。

我经常看到孩子鼻青脸肿的来上学,他妈还拍了打孩子的的图片给我看,打的孩子的小屁股都有血印。家长找到学校叫我下班带回家给他家孩子辅导。

我太了解他家孩子情况了,我真的教不会。所以拒绝了。家长还挺不开心,说叫我在学校好好给他教,课间了多给他家孩子讲讲题。中午少休息会,给他孩子补补课。

我看是拿我当他家雇佣的私塾先生了吧。

后来她就把孩子送去了补习班。现在上二年级了,学习成绩更差了。因为他上的不是一对一的补习班,而是写作业班。这孩子的水平必须有老师专门盯着才可以。他的作业都是人家补习班老师告诉他答案写的,虽然作业没有错误答案,但是根本没学会。但是他的妈妈还很开心,说作业完成的可快呢,比以前强多了,没白花钱!我真的无语。后来孩子在学校考试成绩更低了,他妈妈才不说比过去强多了的话了。

第三、有的孩子因为溺爱,家里管不了,回家了就是玩游戏,不学习,但是去了补习班倒是规规矩矩听人家老师的话,可以认真学习,所以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去补习班。

有的家长对于管理孩子要求不严,甚至溺爱,家长也管不了孩子,一点也不听家长的haul,但是老师的话听,家长也会选择把孩子送去补习班。

第四、家庭条件好,跟风。别人家的孩子去补习班,自家不去,被人家落下了怎么办?

第五、有一部分孩子学习优秀,人家上的是提高班,想领跑其他同学。

题主问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去补习班正常吗?这当然不正常。这里面除了刚需的,还有跟风从众的,甚至还有老师的原因,老师“委婉”的要求孩子去自己的补习班,家长觉得不去怕得罪老师给自己孩子小鞋穿,所以无可奈何的也选择了老师的补习班。这是第六种情况,也是被家长们最为诟病的一种行为!

林林总总的情况,造成了很多孩子在一年级就开始去补习班。这是非常不正常,也是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给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

结束语:

小学一年级家长如果有时间带孩子,还是要选择自己带孩子。道理大家都懂,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阶段,学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事情。


补习机构也好老师的补习班也吧,他们追求的都是利益,这你得承认吧,有人会比自己的 父母还付出的多吗?你把自己孩子最好的黄金期交给一群跟你只有金钱关系的陌生人手里,我也是佩服那些家长的心有点大。人生没有回头路,怎样让孩子走好每一步是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并且要为之多加付出!


有的家长如果真的没有时间教,就多出钱去一对一,或者班容量极少的小班,那种大班容量的补习班也别去,你的孩子除了学会一身的臭毛病,不会有太多的进步。

我看过太多让孩子上补习班家长后来后悔的 ,所以在此给下学期将要上一年级的和正在上一年级的家长提个醒,能自己带孩子就自己带孩子吧。你孩子的人生不要叫别人去做主!

你们说呢友友,手机前的你分享下你的看法好吗?期待友友们踊跃留言!


浅浅的教育


说正常也正常,说不正常也不正常!

我就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爸爸,没上学前我和老婆商量好,啥也不让学,就是玩。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一打听,他们班全部都在外学了英语,我们没办法给孩子报了英语,现在儿子已经一年下学期了,美术是孩子自己要学,于是下学期给报了个美术!

经过与他们同学的家长聊天,有的同学从周一到周五放学都有其他兴趣班呀,补课班,周六休息一天,周四又是一堆补课班!孩子太累了,还有十几年呢,看着都累!不过一到什么活动,他的同学琴棋书画的才艺全部表现出来!

他们班普遍的学的有以下这些:美术、音乐(古筝呀,街舞呀,钢琴呀,吉他呀,电子琴呀,笛子呀,小提琴呀)、篮球、跆拳道、书法、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轮滑、冰刀,英语、大语文,表演、太吓人了!

我是觉得孩子太累了,我不让孩子学那么多!希望以后孩子不会怪我没给他学,我希望他有一个快乐轻松的小学!


叫我颂哥1


上次我同事说了这么一个笑话:

她的孩子现在上初三,在一个辅导班花了10000多元报了个辅导班,每周末固定上课。有一次她上课回来,跟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我旁边的那个学生辅导的是什么内容吗?她竟然辅导认识钟表!”

听完之后,大家都在感慨,这个孩子的父母到底是干什么的?

现在城里的家长,多数都非常焦虑,孩子成绩一有变化,首先想到的是找人辅导,正因为如此,辅导班才遍地开花,收费越来越高,一个小时100的有、200的有、500的有、2000的也有,反正辅导班,不缺乏市场,即便不让公办教师参与辅导,辅导班也会赚的盆满钵满,这正是利用的家长的这种焦虑心理。

下面来说说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着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要区分是辅导班还是特长班

过年回老家,堂兄说他家的孩子,在镇上上小学,也学了英语和美术的特长,在城里,这种情况更加普遍,我孩子所在的班级,每个学生都会会几样才艺,所以学校无论搞什么活动,都不会困难,从小学三年级,学生就开始自己筹备元旦晚会了。

这种特长班和辅导班不一样,如果是周围的孩子都上这种特长班,这个并不难理解,毕竟“技多不压身”。

二、要区分是辅导班还是学屋

除了特长班之外,很多家长也会把孩子送到学屋,这种学屋也不能称之为辅导班,多数学屋的主要功能,就是“看孩子”,尤其是在3点半放学的政策影响下,把孩子送进学屋是很多家长的无奈之举,这种情况也不能混同于上辅导班。

三、要区分辅导班是补弱还是培优

还有一类孩子,家长的期望着很高,从小就开始上奥数这种培优班,这样的孩子不是成绩不好,而是家长的期望太高。但是,一二年级开始上这种所谓的“培优班”,我觉着是拔苗助长的做法,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每次上奥数班都跟打仗一样,真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还不会从学习中找到快乐。

四、真正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其实,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习惯,而习惯是很难通过学屋、特长班、辅导班来形成的,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家长的陪伴,家长用心有效的陪伴!

为什么要提到用心有效的陪伴呢?

很多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常常描绘这么一个场景:自己点着煤油灯在写作业,母亲在一旁做着手工,而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在一旁玩手机、聊天,这样的陪伴,也是无效的陪伴。

根据我的经验,只要小学前3年用心陪伴孩子,到了四年级就可以逐渐放手了,孩子越大,家长越在知识方面帮不上忙来了,所以最关键的就是开始那几步,小学一二三年级非常关键,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缺席,不要把孩子推给别人就觉着放心了,孩子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首先肯定地说,这种现象不正常。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和一个家长的身份,阐述一下我的观点,我的女儿在上海上大学,今年大三了,从幼儿园到参加高考,我没有陪写过作业,没参加过任何文化课补习班,只是因兴趣爱好学习了绘画和二胡。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教育的孩子,下面我就说说我的观点。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孩子的幼儿阶段,也就是六岁前,要给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比如爱读书的习惯,爱思考的习惯,爱观察的习惯,做事专一的习惯等等,只有这些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各种知识,去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去完成某项任务。比如写作业,如果习惯养成了,根本不用家长去经历大闹天宫似的陪写过程,只要在孩子写完之后检查一下质量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书感兴趣,何愁孩子不爱读书?对学习感兴趣,何愁孩子不爱学习?


第三,培养孩子的荣辱感。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这句话我在幼儿园工作中深有体会,夸孩子一句,胜过教训他一百句。当一次次地夸他,经历了21天左右的时间,孩子的习惯养成了,当孩子偶尔惰性发作,出现了错误,你都不用说话,他自己就已经知道错了,荣辱感起作用了。

第四,家长们要明白,起步很重要,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所以上一年级之前,一定做足功课,不要抢上,如果没有把握,宁可晚上一年。比如孩子上一年级时就是班级里佼佼者,那么他受到老师的表扬会很多,以后孩子便会积极向上,反之孩子会越来越没兴趣。

以上只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体会,存在很多不足,还望大家多指教。


让心归零微笑前行666


很正常。

其实这只是因为你到了一年级才知道而已,事实上有很多孩子他们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关于这点相信很多身处一线城市的父母都会深有感触。

还记得今年带孩子去考剑桥少儿英语的时候,孩子入场考试的时候因为去的有点晚,所以我们没太注意到孩子们的情况,等考完试等孩子出来的时候孩子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些孩子好小啊!”、“这么点就来考级了?”、“关键是他们竟然说很容易!”……我有两个朋友的孩子一个三年级考过了PET,一个五年级已经考过了FCE,而新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家孩子今年是二年级,这次考的是PET而且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这些孩子大都不是从一年级才开始学的。

除了英语一般是上各种班比较多的之外,文化课学习中数学和国学也是会有一批人选择的。只不过这两门课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是可以通过在家里的一些互动学习来完成的,除非是一些对孩子学业有一个系统规划且当地还存在择校的父母,否则在这两个科目上大都是自学居多。

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孩子并不反感、排斥,那么学学总是好的。

只不过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总是愿意把这些事儿“极端化”——举个例子:别人就是给孩子报了一个趣味性很强的英语学习班,人家孩子在里面玩得、学的很开心,可是总有人非得把这事儿定义为拔苗助长、违背教育规律、透支孩子学习力、应试教育的悲哀……其实这种人才是真的挺悲哀的。因为他们对比一点都不了解,竟然就能发出这么多的悲天悯人的感触来……可想而知在实践中这些人会多么的懒惰——对于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都能讲出来这么多“道理”来,我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他们是别有用心!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一定要早点上各种班或者说必须得去上,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重要的其实是“家庭教育”这部分,而不是补习与否。

至于“报班”这件事儿,我们自己想想就行了,大多数的报班不过就是一周一次课而已……而大多数时间孩子是在哪学习呢?

这个问题有人考虑过吗?

就算是多报几个班,那么注定还是没有在学校、在家学习的时间长啊!所以到底应该向什么要效率、要质量就不言而喻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别说一年级了,现在很多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学习拼音、计算了,我家附近有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周边大部分商铺都是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每到放学、周末,就能看到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穿梭在其中,有的孩子拿着早餐,打着哈欠,边走边吃,看着也是蛮辛苦的。

那么,这种现象正常吗?当然不正常!一年级孩子就补课,那要补到什么时候啊?其实一年级的知识点并不多,不是光靠补课就能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的。让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那么疲惫,结果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搞得孩子和大人都疲惫,却不能把成绩提高上去。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可能还不太适应小学的节奏,此时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一定是孩子有多笨,有时孩子心里存在着对学习的恐惧,父母的陪伴和辅导,远胜过各种补习班,因为父母能够给孩子爱与温暖,给他们勇气,陪伴他们一起度过困难。倘若孩子能够适应了小学生活,能够主动学习,孩子的成绩自然就提高上去了。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要负责,不要把希望寄托到补习班上去,没有人会比父母更用心地教育孩子。千万不要以自己忙为借口,我们现在失去的陪伴时间,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会变成更大的麻烦,到时候我们赔上时间,也不一定能补得回来。


沛泽妈读心理


这种现象不正常,但是为了孩子以后能考上好学校,还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补习,也就是“拔高”,因为补习的内容都是超前的,长期坚持下去,以后有助于孩子将来的升学考试。

前些年孩子上小学时,我了解到三年级英语是主课,而我英语不好,所以在孩子上二年级的寒假里,我就提前一个学期给孩子报了英语辅导班,效果很好,孩子这几年的英语成绩我基本上都没有问过,英语成绩一直挺好。

孩子上四年级时,他们班数学老师自己办的有数学辅导班,课本上的加深题老师在课堂上都不讲,但是在她的辅导班里会讲,以至于,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最后的几道题会出现不会做。我向别的家长询问情况后才得知,没有上数学辅导班的孩子都不会。

三年前,朋友的孩子小学升初中,朋友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报考的学校在我们这里也非常有名,那个学校的入学考试也比较难。入学考试的数学题一部分是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二年级的,入学考试的语文最后一道作文题,要求用英语写作,那英语考试都更难了。你看到这样的考试内容,你觉得如果不上“英语、数学”拔高的辅导班,他能考得过吗?

现在的孩子真的好累,我们家孩子现在六年级,上了英语辅导班,还报了跆拳道,两个班加起来每周5次课,周三的晚上、周四的晚上、周六的上午、下午、周日的上午,呵呵,说起来孩子每周休息二两,这样算下来实际上只有半天休息时间。昨天和单位同事闲聊时(他家孩子现在上初三),他告诉我说:“现在小学毕业考试不重要,重要的是初中报完名的分班考试,如果你想分到该学校重点班,必须上英语辅导班和数学辅导班”。好吗,我们家孩子只上了英语辅导班,这样看来到初中入学考试时,我们家孩子会因没有上数学辅导班而吃亏,还不知道能不能分到重点班。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作业,那应该给孩子报个辅导班,用于管理孩子学习情况。

辅导班出成绩,看似怪象,但是在现实中真的对成绩帮助很大,真的对升学考试有很大用处!


人在风上走


孩子在学校只要课堂上45分钟认真听讲根本不用上补习班,我儿子虽然才二年级,也不是什么天才,但是我从未想过给他上补习班,兴趣班倒是有两个,一年级语文无非是拼音,数学无非是十以内加减法,除非父母没时间不然这点知识父母还是可以教的,我家三年级以后再看吧,不行我就一对一,可能一对一补习的效果更好,现在成绩也不错,但是毕竟二年级知识太简单,现在以打基础,养习惯为主



远嫁的媳妇


个人认为是不正常的!

但是,人都有攀比心,看到别家孩子都在补习,再看自家孩子成绩跟不上,自然会着急!所以大家也就趋之若鹜的去参加补习了!

其实我们可以去分析,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会选择的补习:

一、从家长角度:1、工作太忙,没时间教孩子,只能送到补习班:这种现象是最普遍的。每个家庭每天都需要大笔的开支:柴米油盐酱醋茶、社交、学习等等,不努力工作,怎么能养起一大家子?我小时候也算是“留守儿童”了,到高中毕业,从上小学开始,12年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初中毕业一年,高中毕业一年!

2、文凭太低,教不了孩子:我带过一个孩子,家长高中毕业,过了这么多年,对大部分知识点都忘记了,再加上现在小学的题型难度升级,家长更加力不从心了!但是孩子学习上问题又挺大,不送补习班,孩子的成绩怎么办?

3、太溺爱孩子:现在的家庭,大多是除了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在帮着带,每次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长辈们就开始护着孩子,根本教育不了!送到补习班,至少可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从孩子的角度:1、学习习惯差:现在太多的孩子收到|“快文化”的影响。整天都沉迷于游戏、抖音等等,造成作业不专心、拖拉,上课开小差等恶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补习,不抓习惯,以后更难改正了!

2、理解能力差:理解力一直是很多孩子的难题,有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讲题的时候,讲一遍两遍无数遍,孩子依旧理解不了,我估计这时候,大多家长会发狂!与其天天和孩子当“仇人”,不如送到补习班,让专业的老师给予正确的直到!

3、行为习惯差:我接触过一个一年级,坐不到五分钟就会注意力涣散!这类孩子,如果家长不能每天专心陪着孩子去养成习惯,以后确实会非常麻烦!基本上,到四年级,学习任务加倍升级,孩子改不掉不专心的毛病,每天作业可能都会挨到11、12点,严重影响孩子休息和学习

如果家长有时间,其实更好的还是自己带孩子,小学阶段,成绩不是关键,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才是家长的重心!

很荣幸回答此问题,但愿对你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