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怎么自我锻炼,恢复健康?

京城胡六爷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于间接外力作用,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损伤,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肌束痉挛,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梨状肌综合征。

我们产科的护士长,就是因为每天生孩子的产妇太多,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了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层,起于第2-4骶椎前面的骶前孔外侧,向外下方穿过坐骨大孔至臀部,以肌腱的形式抵止于股骨大粗隆顶部,受第1,2骶神经支配。其功能是使大腿外展,外旋。

梨状肌损伤多由于间接外力所致,如闪,扭,下蹲,跨越等动作不慎,尤其在负重时,下肢由外展,外旋或蹲位转变为收髋起立时,使梨状肌急骤牵拉,收缩,造成损伤,局部出血,渗出,水肿,肌肉痉挛,从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和血管,出现相应分布区域的痛,麻症状。

当时给予产科护士长的治疗,以按摩为主,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代谢,促进炎症,水肿,瘀血的吸收,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缓解和消除疼痛,使损伤组织恢复。

主要用松解手法,弹拨止痛法,理筋通络手法,舒筋活络手法。配合中药熏蒸和超短波治疗,效果很明显。

自己平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风刺激。急性期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做深部针刺,尽量卧床休息,以利于损伤组织的恢复。自行恢复是比较困难,而且影响工作和生活,建议最好去医院治疗。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复科李医生


值得高兴的是关于梨状肌综合征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医院能针对这个查体的医生真的很少,我也不理解现状:为什么坐骨神经痛,直接就开检查做CT或者核磁,报告上有腰椎间盘突出,直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前挂个号就可以分析诊断出来的问题,现在去医院挂个号不花个1000块钱做一堆检查不算完,做了检查还可能是误诊。真心呼吁我们不要忘本,耐心的问诊和查体,这才是我们经验的体现,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要做一个只会看报告的医生,离开医院什么也不是的医生!

关于梨状肌,我们要从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症状表现,找到梨状肌损伤的诱因,和处理方式多方面来讲透,自己处理不是万能的,效果不佳一定及时找医生治疗!

梨状肌

附着点:骶骨前面和股骨大转子上缘

功能:外旋髋关节、外展髋关节

支配神经:骶丛、L4腰神经~S2骶神经

梨状肌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是髋关节深部的6块负责外旋的肌肉,梨状肌也是与坐骨神经紧密相关的肌肉,梨状肌一旦出现问题,不论是炎症刺激,还是肌肉过紧都会压迫刺激坐骨神经,引起下肢疼痛、无力及感觉异常。

典型信号

坐在硬凳子上,时间略久会感觉臀部一侧疼痛,身子喜欢歪向另一边,以翘起疼痛臀部,或者喜欢用手垫在疼痛的臀部下面会感觉舒适,坐软的东西这种感觉不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坐软的会更不适)。

早期臀部后侧疼痛,慢慢发展到大腿后侧,和小腿的后外侧疼痛麻木。

夜间休息时疼痛,偶有病人咳嗽打喷嚏疼痛(一般咳嗽打喷嚏痛多先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

查体按压梨状肌位置,有明显压痛伴放射感,疼痛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萎缩,或者有条索状,肌肉过度紧张等触感。

自我实验测试

直腿抬高越接近45°左右疼痛明显,超过60°以上疼痛反而减低。

仰卧,疼痛的一侧腿伸直,做内收同时内旋动作,如果产生放射痛,迅速外展外旋,疼痛立即缓解,即为阳性。

梨状肌综合征诱因

多年前,曾经摔倒,或者高处跌落臀部着地,当时可能较痛,过会缓解甚至消失。

经常处于一个坐姿时间较久,尤其长坐在潮湿、冰凉、坚硬的地方。

慢性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超过3个月)引起臀部后侧,腿后侧放射痛的患者。

不健康步态。

梨状肌结构特点

梨状肌顾名思义就是像个梨,附着点一侧在骨盆内侧骶椎,一侧附着于股骨大转子顶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后方,肌肉过紧或有炎症时就会刺激坐骨神经,引发症状,这表现就叫“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作用是在骶椎固定肌肉收缩时,使股骨外旋和外展;股骨固定肌肉收缩时,使骨盆向后倾斜。

处理方式

按摩最佳体位,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臀90°,手法以按压放射痛点和拨条索状粘连为主,放松紧张的肌群,放松完,做一下简单的拉伸,拉伸时间30秒左右。自我简单处理,坐位或仰卧用按摩球放梨状肌下方,以舒适的力度去滚压,疼痛但是能够感觉舒服为宜,一般5到10分钟,一周无任何变化者或病情持续发展请及时就医。


乔栋谈健康


刘医生谈骨论筋🌾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

对于梨状肌综合征这个疾病,我感觉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了。因为我去年因为减肥跑了6个月步,每天早晨10公里,虽然瘦了下来,但是梨状肌疼起来了。因为是骨科医生,在医院也相对方便,所以做了一系列治疗,症状基本消失。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

什么是梨状肌

梨状肌为臀部深层的一块肌肉,止于大胯。出问题的原因是它的位置太特殊。有很多神经血管经过它。有坐骨神经,臀上、下神经,臀上、下动静脉,及其他神经。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因为各种原因(外伤、炎症、劳损)引起梨状肌水肿、挛缩等,首先是梨状肌的疼痛,其次是它周围的神经血管受压,而出现的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为表现的一系列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1.臀部的疼痛不适,久坐或者走的路多就会出现疼痛酸胀感。

2.压痛明显。臀部可有明显压痛,但是因为位置较深,用力捶打时酸痛明显。

3.疼痛可向四周放射,特别是压迫坐骨神经时引起大腿后侧的疼痛。

4.活动受限,不能跑步,行走破行等。

出现症状后一定要休息,不能再跑步、骑车等引起它的活动。

1.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等肌肉松弛剂。2.热敷,天气冷时容易加重病情。这我深有体会。3.按摩。4.针灸。我就是因为这个病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配合电刺激,效果很好,因为它的位置很深,按摩需要力量太大,费力。5.局部封闭。


二、手术。一般是给予梨状肌离断或松解术。

梨状肌综合征的锻炼和预防

1.锻炼身体前一定要热身,锻炼身体后一定要拉伸。

2.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就上大量。梨状肌受不了。

3.避免长久坐位,适当起来活动一下。

4.注意保温,寒冷对它的刺激可诱发。

5.梨状肌锻炼方法。因为梨状肌的作用是外展外旋下肢。所以方法就是拉伸它。外旋外展下肢,臀桥锻炼,蚌式伸展等。


这些就是我梨状肌综合征总结的经验。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

刘医生谈骨论筋


定义

通常情况下,对梨状肌综合征的理解是,由于梨状肌损伤肿胀/肌肉痉挛,刺激神经引起的臀部疼痛、麻木,坐骨神经区域的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但事实上,坐骨神经的损伤也会引起梨状肌的痉挛,也会出现臀部疼痛这些症状。

因此,其因果关系尚不清楚,无法在其定义及病理生理学达成共识,梨状肌综合征目前属于一个有争议的诊断。

不过,2005年一项大规模的试验发现,当没有明确因脊柱原因出现坐骨神经痛时,应将梨状综合征视为可能的诊断。

在排除椎间盘等脊柱原因病变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情况后,针对梨状肌综合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治疗。

一般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一般会作为是最后的选择。以下为保守治疗的方法。

1.急性期

此阶段的重点是缓解疼痛,避免活动受限,因此可以

避免会加重症状的运动如跑步,久坐等;

在疼痛位置进行冰敷,促进肿胀炎症消散,缓解疼痛;

适当进行低幅度的梨状肌拉伸运动,减少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刺激与压迫;

梨状肌拉伸运动

双腿伸直坐于地面

直立腰背部,右腿跨过左腿并屈膝

左手抱膝并向左牵拉,直到右侧臀部有拉伸感

保持该动作30秒,放松身体返回原位

注意:如果疼痛度较高,可减少用力,并在动作之间稍作休息


2.恢复期

此阶段的重点是强化梨状肌等臀部肌肉,避免因臀部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骨盆姿势异常(如骨盆前倾),同时还可以降低梨状肌综合征复发的几率

蚌形伸展运动第一阶

侧卧收腹,手臂枕于头下

大腿与身体呈45度,膝盖弯曲90度

提起上面的膝盖,保持踝关节并拢 (呈蚌形)

返回起始位置

重复5次

注意:如果疼痛度较高,可在动作之间进行休息


罗炜樑


可能大家都会问,什么叫梨状肌。梨状肌的损伤是怎么产生的?梨状肌损伤是腰腿痛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慢性劳损或急性捩伤所致。梨状肌穿过坐骨大孔时,将该孔分隔为上、下两孔,称坐骨上孔和坐骨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通过;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等通过。梨状肌损伤时易波及这些神经血管。梨状肌损伤影响正常的步行、运动和工作。那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自我锻炼呢?下面具体来看下吧!

1.侧踢腿训练:患者直立位,将弹力带打结成环,置于两踝关节高度,健侧腿直立不动,患侧腿快速外展踢腿,并反复重复动作。训练时应保持脚趾向前,驱赶挺直。

2.髋外展+外旋训练:患者半仰卧位,肘部支撑身体,膝部弯曲,将弹力带打结成环,置于大腿中段,两腿做外展+外旋练习,慢慢返回到起始位置,并反复重复动作。

3.坐位髋外旋训练:患者坐位,两腿自然分开,将弹力带打结成环,置于膝关节处,两脚不动,两膝关节向外旋转,慢慢返回到起始位置,并反复重复动作。

在临床中常见的梨状肌损伤大多由不协调动作所导致的损伤,由于梨状肌的功能是使髋关节外旋、外展和后伸,故当下肢做强力外旋、外展或后伸动作受阻或作强力内旋、内收或前屈时,可形成主动收缩或被动牵拉的损伤。所以我们在做上述几个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度,追求效果的时候也一定不要忘了现在是在康复期。


康复汇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 pyriformis syndrome)一般是指由梨状肌损伤引起,以骶髂关节区疼痛,坐骨切迹和梨状肌痛较重,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引起行走困难、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是如何引起的呢?

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从骶椎前面开始,穿出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主要是协同其他肌肉完成大腿的外旋动作。之所以会出现梨状肌综合征是因为闪、扭、跨越、负重行走、过度运动、受凉或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位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

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临床表现

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

但其区别于腰椎间盘突出和臀上皮神经损伤。

根据病症的程度不同,一般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治疗,小G老师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非手术治疗一般选择手法(按摩推拿)、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草药、针灸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

一般手法有以下三种:

按摩揉推法:术者用双手交叉用力揉按臀部痛点,患者可有发热舒适感。

弹拨法:术者双手拇指相叠压,在钝厚或变硬的梨状肌部位用力深压并束回拨动,弹拨方面应分梨状肌纤维方向垂直,弹拨10~20次左右,若拇指力量不够可用肘尖替代进行治疗。


按压法:医者双手交叉按压痛点1min左右。

请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错误的推拿手法很容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自我防治:

立刻暂停跑步、骑车等任何能引起病痛的运动;

避免久坐或是久卧,适当站立;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专业的医生指导下,切不可自我按摩或是拉伸,更不要进行热敷、艾灸或涂抹麝香等,以免加重病情;

一旦确诊为梨状肌综合征请尽快就医,时间越久治疗难度越大;

运动前切记热身。

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5.
宁赋娥 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治 [J]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1,1


格姆思Games


WKYY:

梨状肌起自骶骨的内侧面,经坐骨大孔穿出,止于股骨大转子尖。而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的一种综合征,可导致从臀部向下放射至大腿后部的疼痛,女性多发于男性。损伤发生原因一般是走路或跳跃的不正确姿势;臀部外展肌力薄弱;大腿内收肌紧张。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久坐后疼痛加剧。

干预:急性期休息、冰敷、加压、抬高,使用消炎药,尽早确诊造成损伤的原因;中期及慢性期可热敷和按摩;训练上首先要解决梨状肌紧张问题,可通过手法和牵拉来缓解梨状肌的紧张,同时增加髋关节周围肌肉的柔韧性,尤其是内收肌群的柔韧性;可进行臀桥训练、蚌式训练等加强髋关节外展肌群的力量的训练来缓解梨状肌压力,并防止该肌肉僵硬。正确康复后梨状肌综合征不会留下后遗症。


科学运动与健康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有遇到过下面这几种情况嘛?

平时上班,长时间久坐不动地伏案工作。忙起来时,连下班铃响了,还坚守在座椅上面!

周末在家休息时,长时间翘着二郎腿煲剧,或者在床上躺着刷着DY!

如果某天你在上下楼梯或者运动时,臀部突然传来疼痛,并且痛感很快就向两只大腿外侧放射传开,进而影响到正常行走!那么可能有人会告诉你。这是腰椎间盘突出啊!

真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吗?

NO!

按照以上疼痛的原因和部位,你患上的应该是梨状肌综合征。

苹果肌听过,梨状肌是什么?

☞ 梨状肌是指臀部深部的一块肌肉,起于骶骨前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因其形状类似梨子,所以称为梨状肌。我们平时的髋部旋转,下肢外旋等动作都是在梨状肌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梨状肌从下层脊椎斜行到上端股骨表层,伴随这坐骨神经穿行与肌肉之下。

换句话说梨状肌是坐骨神经的邻居。

只要梨状肌出现绷紧、肿胀、或者痉挛等问题,都会影响到他唇亡齿寒的邻居--坐骨神经(ps:坐骨神经还是我们人体中最粗的那条神经),进而引发各种症状。

所以梨状肌综合症是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普通表现,臀部通常有深处的疼痛、有牵拉感,疼痛可放射到小腿后侧或者外侧,严重时可能导致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行走。

如何辨别梨状肌综合征?

❶ 直腿抬高试验

具体步骤: 患者仰卧位,康复师将患侧腿抬起来,如果抬起60度以内疼痛显著,但60度之后疼痛相反会减轻,说明是梨状肌综合征。

腰间盘突出的直腿抬高试验,随着抬起角度增加,疼痛却会增加。

❷ 梨状肌的紧张试验

具体步骤: 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腰间盘做这个试验是阴性,梨状肌综合征做这个试验是阳性。

一位饱受梨状肌综合征困扰多年的患者,发现一套特别好的训练动作,通过有效的拉伸,把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牵拉放松。在他坚持练习的情况下,最终完全根治了梨状肌综合征。

下面是这位患者训练动作的原视频地址(插入视频播放地址),建议收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c700002c35bd40cf6c6\

李明威运动康复


梨状肌综合症: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而致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

一、梨状肌综合症康复训练

1.滚压梨状肌

2.拉伸梨状肌

3.滚压髂胫束

4.空中蹬车

5.侧卧抬腿

6.弹力绳侧向移动


陈杰老师


下面是,一位医生的新的理论!他认为梨状肌综合征和腰肌劳损是前列腺疾病导致的!骨科专业的大夫,看看,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