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知道长城汽车的高利润,可以了解一线员工的工资吗?

倾、我所有



晓风残月124214810


我家是外省的,安徽读的大学,13年毕业来的长城。当时想走,家里不让走,说京津冀一体化,保定发展趋势大好。然后就没走。17年结婚了,媳妇是保定。18年终于熬够了五年,那种迫切想要离职的心情无法形容,我终于合同期了!😭提交离职申请,面谈表也签到总经理那了,只要他一签字我就自由了!但是,我面临一个问题,我媳妇儿不想离开保定,她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而且马上要准备备孕要小孩了。我怎么走?没法走。领导最后一次找我谈话,说给调岗,不用那么累了。最后也没走了。哎,真的后悔。这个公司不知道怎么说好!建议在研发部门的朋友,家不是保定的,在保定没牵挂的,待个两三年就跳槽吧,在长城没啥前途的。京津冀一体化和保定求毛关系没有,房价贵的一笔,还他妈的五证不全。城市也不建设,天天修路,年年修路,越修越堵!我再离职,只能等小孩稍微大点了。写到这发现跑题了😂!一线员工的工资咱不了解,在保定养家糊口够了。至于长城的高利润,这么说吧,长城汽车的零部件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了,做不了的找供应商。就拿内外饰来说,长城有自己的子公司生产塑料件。其它车企都是外面的供应商给供货,这利润就出来了。在长城公司的规章制度下,能利用的资源,绝对不会浪费,这是提高利润的重要一环!长城的廉洁制度,值得点赞!


支持华为


长城干十年了,工资可以用稳定俩字形容,从09年到现在到手工资基本没低过五千,尤其前几年大多数都在小六千,越往后越走下坡路,不过后来保险交的多了。就以我这工资来说,每月最少歇四天,个人原因上班期间可以说是轻松安逸,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加过班,在保定论普通打工来说也可以了吧,可是我辞职了,亲戚朋友挺多不理解的,也没法解释


圣地心洁


首先谢谢题主给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作为在长城工作了快半年的员工,我真的想辞职走了,我没啥学历,家在重庆读的专科学的汽修,长城到我们学校招聘的时候提供的岗位叫做供应物流管理,我们面试时自己明确提出了这个所学专业不对口,长城的面试官说了没关系这个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到了公司有人专人培训带领,我们当时对就问了一下不需要技术是不是生产线长城明确表示不是生产线,在确定了一系列东西后就叫我们把三方协议签了,那时真傻他叫签就签了,直到来到保定过后我才知道啥叫供应物流管理,就是每天把汽车配件往生产线上面送,就是备料,那个几十斤重的东西抱着走送生产线,真的快受不了了,听说有两个一起过来的同事都离职了,每天上班早点去下班晚点走,加班不满一个小时不记入,迟到30分钟类罚款50,超过30分钟无正当理由算旷工,动不动就罚款,长城对学历的分层次也很严重,要是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还可以来长城锻炼两年,要是像咱这样没有技术,没有学历,还是去干干别的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塍陳稱


一线员工分两种,正式的员工在保定来说不低偏高,但大多数都是实习的。保定几个大学的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顶岗实习,工资不到两千,每年都有一批,一批用半年。再有就是所谓的入职必须经过军训和车间实习,实习阶段工资比没毕业的大学生高不了多少。淡季变相裁员,工资高的一线员工都得涩涩发抖,因为淡季(夏天毕业季)不缺实习的,成本比正式员工低的多。


路痴跟着我


很荣幸看到这个问题,我将尽量给出真实的情况。

保定以前是一个低收入低消费的城市,14年左右房价也就3/4千一平,但后来房价涨了几倍,但工资上涨幅度非常有限,造成了今天低收入高支出的怪圈!

总体来说长城的薪水在保定属于平均线以上的,无论是研发人员还是车间生产人员,但相比高昂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车间生产人员的薪水我不知道具体数值,但是可以给个大概印象中的范围。一般新来转正的员工在月薪3000左右,老员工有一定上调,这取决于价值岗位,最重要的是职位。

如果你是专科生,那么现在就只能在车间线体干体力活,在销售旺季,会有加班奖,超产奖等各种奖励,薪水能达到5/6千每月,淡季的话出勤率会比较低,收入影响较大,可能一个月能有一半时间在休息(也就6/7/8这几个月可能发生),收入很可能不足3千。如果有房的话,在保定生活下去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你学历比较高达到本科的话,即使在车间也会是技术员,负责车间技术管理等工作,工资4千+,最重要的是长城正处于扩张期,正在全国甚至全球建厂,机会相对也是比较多的。

我更正一点楼主观点,在今年车市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让利消费者保市场,利润并不高,相比去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但这些对员工的工资不会一下子体现,或许会影响明年工资!

最后补充一点,车间一线员工工资是较低,但长城向员工推出哈弗城住房,均价5/6千,还是比较划算的,也给一线员工营造了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


汽车咨讯


一线员工?不知道题主指的是主机厂的一线员工还是长城汽车4S店的一线员工。我有幸做过长城哈弗4S店的销售顾问,也算是一线员工了吧。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线员工,我们的工资是怎么样的。

我是在17年的时候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哈弗汽车4S店的,原因当然是哈弗汽车销量好。“这么好的销量,工资应该很高吧。”这是我当时的真实心理想法。

带着这个美好的想法,我成功入职哈弗汽车4S店了。所有的汽车4S店都是一样的,刚开始去了背产品参数,学习产品知识,接待流程。慢慢的,一个多月过去了,我发现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哈弗从H1到H9,再加上皮卡之类的,有好多款车型,而且光哈弗H6就分为什么运动版,全新版等等,好几十歀。要想全部背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所幸公司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当产品知识记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接客户了。

17年正式国内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哈弗汽车的品牌优势就完全凸显出来了,产品知识记个大概就行了,客户也不会很在意,你只要会跟客户谈价就行了。

就这样,懵懂的干了一年多吧。每次跟客户聊天的时候客户都会说,你们卖一台车能提好几千吧!第一次听的时候感觉很诧异,客户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后来听多了骂娘的心都有了:一台车好几千,那我一个月不得挣个十来万?当然了,这源于买卖双方的不信任,以及国人对于汽车行业的不了解。

我们当时一台畅销车的提成是100块钱,加上保险分期之类的可以提个三百元左右。如果你这台车只卖了个裸车,没有保险分期精品的话,就一百块钱提成,而且这个还是在客户都满意的情况下;如果客户有一点不满意,打回访的时候扣分了,不但没有这100元提成,可能还要倒找公司钱。

当然了,有畅销车就有难卖的车,比如时间比较久的或者比较冷门的H8/H9之类的。光裸车就可以提500元左右,再加上分期保险之类的附加,一辆车提成上千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会卖车的销售顾问一般都喜欢卖冷门高提成车型,一个月下来卖个几台基本等于畅销车型卖十几台的量了。

车好卖了任务也是很高的。每个月十几台的任务量,年底的时候可能会有二十台左右,完不成是要扣钱的。

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吧,只能给大家简单说这么多了。作为一个普通的销售顾问,一个月的工资真的不会太高。每年年底的那两三个月或许还好点,但是一平均,真的是惨不忍睹,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比二线人员的工资高不了多少,而且整体加班打电话,天天做活动,压力真的挺大的。


汽车鉴赏馆


首先表明一下,笔者不是长城汽车的一线员工,对于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不太了解。但笔者作为一个财经人员对于已经上市的长城汽车可以从财务上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一下行业的对比吧:
从公司整体资产创造收益的情况来看,在市值前10的上市车企中,长城汽车的总资产收益率处于中等偏上,位居第四,剔除货币资金后的总资产收益率达到5%,远高于长安汽车的0.85%,确实可以说得上行业中的高利润企业了。
一线员工的工资要直接从财务报表中看不太容易,只能大致推测一下:
拿最新2108年长城汽车的年报来看,最近两年公司应付职工薪酬都在20亿左右。再来看看公司统计的员工人数:
根据报表统计的员工总人数为63455人,那么平均每位员工应付职工薪酬应该是:20亿/63455人=3.2万左右,平均到一年12个月里面,那么可以进一步得出员工平均月薪在3000左右。
大致看了一下很多长城一线员工在底下的回答,应该就是这个数字差不多,但是考虑到可能被平均的情况,所以,对于一线员工来说,特别是汽修店来说,一二线城市的员工可能高于这个数字,三、四线城市的员工可能低于这个数字,大致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根据财报公开数据,公司全体董监高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总共是2904.42万元,在列高管总人数为17人,平均高管年薪在170万左右。
从这一点来看,长城汽车高管薪酬相对普通员工薪酬可能确实有点过高,或者说普通员工薪酬相对高管薪酬太低了,其实长城可以稍微提高一下普通员工福利待遇水平。
最后,以上数据仅为根据公开报表数据的估计数,仅作参考,作为外部人员对于长城内部薪酬结构肯定是不清楚的。

锐眼财经


在这个公司干过一年多,我也在英利干过,评心而论,外人都说长城工资比英利高,其实呢,长城几乎每天没有正常下班的,所有人好像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干多干少,干快干慢,怎么也得加班,索性慢慢熬。感觉自己老实的人,不会偷奸耍滑的人,最好不要去,去了只会受欺负,干的多,领导不一定看得上你,溜须拍马的,一个月不怎么干,工资发的也不比你少。英利干的期间,最起码一个组都知道干,正常点下班,工资也不比长城少,虽然现在不光伏太景气。这两个公司,给我的斌觉就是,英利最起码尊重员工,曾经英利老总和全公司老员工聚餐,放下身段和员工打成一片,长城是从上到下在压榨员工。


免费招信用卡卡员


作为一名长城的原员工,我想没有谁比我更有资格回复这个问题。

长城汽车的员工工资低的可怜,还有各种罚款。新员工更苛刻,需要签署违约金协议,如果合同期内离职还要赔付长城巨额违约金,我都不明白,这种不合理的违约金协议竟然大行其道!

长城汽车留不住人才,原因很简单舍不得给钱,别的车企翻倍的薪资来挖人,人家能不走吗?一个逆向研发的企业确实用不到所谓的人才,会照葫芦画瓢就行,干嘛花钱去请人才?一个会打小抄的人,你怎么能指望他好好学习呢?被人家起诉抄袭,还舔着脸去应诉,抄没抄袭,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不要问我长城的车好不好,谁买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