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读《德川家康》,看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

近日读《德川家康》近于狂热,已经一口气读到第六部《两雄罢兵》,虽然我本人对日本人并无好感,但日本以小小岛国竟能在世界上占据这样显要的地位,自有其高明之处,好奇之际,对于日本文化我一直怀着一种很浓厚的研究兴趣。偶然机会,买了这套书(共13本),阅读时被深深吸引,一边感受着小说家将故事情节描述得极尽跌宕起伏的功力,一边感受着德川家康其人作为领导者的魅力,确实很有收获。不忍独自品味,与各位分享一下。

德川家康生于1543年1月31日,死于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首位将军。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社会环境。而《德川家康》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山冈庄八的优秀作品之一,据说二战结束后在日本国民情绪低迷的时候起到过振奋国民精神的作用。

今天跟各位分享一下德川家康的八条家训,由此让我首先联想到作为企业最高领导者如何打造个人领导力的命题:

1.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稳扎稳打的工作作风才能将企业带的更远。企业家切忌冒进,要顺应形势的发展而动。急躁是大敌,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2. 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企业家首先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在支撑,他应比任何人更加勤奋,赚钱已经不是终极目标,把全部的精力用于事业的成功,才可能获得比较好的成果,超越自我的狭窄欲望,才能成功。

3. 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德川家康在拥有数个地盘以后,仍然吃还有小麦的米饭,非常节俭,从来不让自己陷于奢侈,因此他的表率作用也让他的团队总是保持十足创业的精神,和很高的战斗力。

4. 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心胸有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这个也是中国很多企业家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当丰臣秀吉第一次与德川交战,并在一次战役中遭遇惨败的时候,很多将领要求趁胜追击,唯独家康认为自己现在没有秀吉的实力,一旦杀了秀吉,天下必大乱,所以不去追杀他,其实想想换成自己是很难做到的(很像当年诸葛放曹操啊)。

5. 视怒如敌。

不是要求你永远不发怒,但是发怒的时候会让人失去判断力。德川家康就是一个人,我看他的人生中,除了20来岁的时候有过鲁莽的时候以外(差点被武田信玄灭了),后期还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到遇事始终保持冷静。

6. 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事先的筹划与分析特别重要,尤其遇到象丰臣秀吉这样的对手,太强大了,如果不是用尽你的浑身解数,根本没有赢的可能。而秀吉之所以会在战争中唯独败于德川,也是犯了轻敌的毛病。

7. 责人不如责己。

德川的小儿子(八岁)练习射箭的时候,家康在旁边观看,不断的给孩子增加练习的数量,并教育儿子,你必须对自己要求很高,高于任何你的家臣,他们才能服从你,尊敬你,才能战无不胜。

8. 不及胜于过之。

事情做过头,还不如不做。这是很多企业容易犯的毛病,遇到一些管理问题,不是进行优化,而是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反而带来更加不利的效果。慎重!慎重!(写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