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软弱无能且毫无国了的“弱宋”,因为他是第一个因为外敌入侵而被灭亡的国家。
自宋朝建立以来,周边就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由少数名族建立起来的国家,面对中原这块富庶之地,它们虎视眈眈着,时时刻刻想把它占为己有。因此,在两宋时期上千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所有战争的爆发点,无一不围绕在“外敌入侵”的这个节点上。可就是因为外敌入侵的缘故,宋王朝对外战争的败率极高,就连西部地区的一小国西夏国,趁着中原局势不稳时发兵入侵,宋王朝三战三败,不得已以赔款的形势议和。
反观“强汉盛唐”,无论是在军事实力,还是在国土面积上都达到了顶峰。“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强盛在两宋时期却成了“万邦入侵,四处割地赔钱”的屈辱。这也就成为“弱宋”这个称号的由来。
事实上,宋朝真的有那么“软弱”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宋朝到底是真“弱”还是假“弱”。
从经济上来分析宋王朝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并对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大改革。赵匡胤认为,“五代十国”之所以混乱,其罪魁祸首就是和武力有关。在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下,藩镇诸侯们拥兵造反之事时有发生,百姓们因战乱流离失所者数不胜数,赵匡胤深知百姓疾苦,也意识到武将们在拥有过度兵权之后所带来的危害。一种新的制度在赵匡胤脑海里酝酿而生,他觉得武将们一旦兵变,不仅皇权会受到威胁,受苦的还是百姓。而文官在怎么腐败,也不至于造成生灵涂炭,无法挽救的场面。
于是,在“杯酒释兵权” 之后,解除了武将们参与朝政的机会,重用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并把他们安排在朝廷内部担任要职,一时间,知识分子的地位空前,武将们却是一落千丈。在这种政策背景的影响下,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失衡。人们纷纷觉得只有读书有文化了,才能受到国家任用,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反观于武将,他的社会地位在北宋时期就没那么高了。因此宋朝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国力孱弱,国运不济”的现象。
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文人的重用让文化的发展迅速,文化的繁荣又使得整个两宋期间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因此,著名的历史学家就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远近,造极于赵宋之世。”可见两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鼎峰,农业、手工业、科学等众多领域居于世界的最前列,也是当时在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王朝采取了“抑商”政策,反观宋朝,他打破之前几千年来的规矩,把税收重点从农业转为商业,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就曾说过:“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宋太宗在位期间,继承了宋太祖的基本国策,把经济发展放在了首要地位。到了宋神宗期间,又提出了“政事为先,理财为急”的发展理念。在这一系列的基本国策中,宋朝的经济发展空前盛大。据史学家分析,宋朝的经济占全世界经济的百分之八十,可见宋朝的繁荣景象与“清明上河图”所画相差无几。
从军事角度分析,宋朝的军事实力。
看了上面的分析,你会不会觉得宋朝是个“富宋”?可是,如此巨大的经济强国,按理说就不应该被周边国家欺负啊,更不会出现灭亡的后果啊。
先看看宋朝的募兵制,其招募对象以受灾的灾民为优先,在这样的制度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出现动荡。并且设有严格的军事考核制度,一旦考核不合格,就会被取消军籍。
这种募兵制度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现进的军事制度,也是早期“职业军人”的萌芽。在这种军事制度上,宋朝的士兵几乎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宋朝建立初期,在实战的胜绩有很多,并不像人们印象中的不堪一击。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62—979年),宋以先易后南、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发动了统一五代十国的战争。耗时18年,先后平定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一统中国,结束了中国自唐末以来,长达两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其功劳与秦汉隋唐有的一比。
在这统一战争中,宋军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在这几乎零败绩的战绩下,宋军除了作战英勇外,也离不开将领井然有序的指挥。
1.宋辽之战
国内统一之后,宋朝想要迫不及待的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为此地展开了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宋辽之间全面开战的原因也大多数与此地有关。
当时宋朝收复北汉,把辽国援军打的落荒而逃之后,宋太宗赵光义想要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地区,在收复了易州和涿州之后,眼看着“燕云十六州” 近在眼前,赵匡义却在关键性战役“高粱河之战”指挥失误,由此全线溃败,损失惨重,而赵光义也在此战中身中箭伤,两年后,伤势复发而亡。
宋朝在吸取了此战的教训之后,整肃军纪,对辽国采取了防御为止的战略。宋真宗时期,辽军曾多次犯境,皆被宋军一一击退。此后,宋辽之间大小战事不断,虽互有胜败,但宋朝基本以胜利为主。按照两国军事对比,基本上是谁进攻,谁吃亏,双方都拿对方没有办法。直到公元1004年,澶州之战爆发,辽军大举入侵,宋朝没有办法一举歼灭辽军,辽军也没有能力吃掉宋朝,于是澶州之盟签订了,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的攻防战。
2.宋金之战
“宋金海上之盟”这个错误性的合约签订之后,宋朝联合金朝一举把辽国给灭了。自此能够直接威胁宋朝的就只剩下金朝。
面对中原这个富庶之地,金朝也是虎视眈眈,于是决定挥师南下。公元1127年金兵以倾国之力南下渡江,以图一举灭亡宋朝。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就是在这一年发生了。宋朝国都被迫南迁,在这形势危急之下,南宋军队居然不可思议的把金兵打的接近崩溃。
公元1127年,金朝几乎是全军出动,兵分三路,准备围困开封。但被宗泽所领导的东京留守军击退,加上黄河以北又有大量抗金军民,不敢深入。
公元1128年宗泽死后,杜充接替了他的职位,金兵再度来袭。可是,他却害怕和金交战,于是放弃了黄河以北的起义军,导致起义军们被金兵残酷镇压。在金兵攻入城下时,他仓皇而逃,于是长江以北的宋朝土地全部被金兵控制。
金兵得胜之后,趁势进入长江流域,因缺乏水战经验及船只,无奈放弃撤军。
公元1129年,金兵再次攻宋,因准备得当,不但顺利的渡过长江,还攻占了临安和明州两地。当金兵准备班师回朝时,却被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重创于黄天荡,几被全歼,金军损失惨重,金再次失去了灭亡南宋的机会(此后宋金在川陕之间大大小小战役无数,而宋军胜多负少。)
金军在此战失败后,决定从 襄汉地区下手,欲控制长江中游,实施中间突破,灭亡南宋。公元1134年,金朝发兵30万,伪齐发兵10万,意图灭亡南宋。名将岳飞率军五万攻伪齐刘豫,收复了襄阳及所属六郡,金兵全线撤退,淮南地为宋全部收复。
关于宋金之战的战事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川陕之战、顺昌之战、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唐岛之战、采石之战等等等,各种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其中以少胜多,重创金兵的战役占大多数。
纵观宋朝所有对金的战役中,令人诧异的是,一个被打的只剩半壁江山的南宋,面对横扫北方地区的女真人,在两国交战中,几乎无败绩。这还不能足以说明军事力量的强大?
金朝举全国之力,耗时100多年,意图灭亡宋朝,却被宋朝军队死死的挡在长江以北。如果没有之前宋朝皇帝的决策失误,我想他们连黄河流域我打不进来。
公元1211年,蒙古发动了攻灭金朝的战争,仅仅23年时间,金朝灭亡,而南宋也将迎来更可怕的敌人——蒙古。
元帝国征服西辽用了1年时间,灭中亚的喀拉汗国和花剌子模国用了2年时间,征服伊尔汗国用了8年时间,征服西夏用了22年时间,征服中国北方的金朝用了23年时间,可是征服被人们眼中所认为的“弱宋”居然用了45年时间。而在蒙宋战争中,蒙古多次大举入侵,皆被宋军击退。其中较为著名的襄阳保卫战,打了整整6年多时间,交战过程中双方均有胜负,最后在无援兵无粮草的情况的才不得已宣布投降。
或许,在蒙古人眼中,不明白南宋为何如此顽固?
很快,他们从文天祥里找到了答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也许就是蒙古人心中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