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那些父母遗传的“肺癌”,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确诊了,肺癌并骨转移。患者只有35岁,从不抽烟,其父母均因肺癌去世。

不抽烟为什么还会得肺癌?患者父母也都患有肺癌?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想到了遗传。是的,肺癌和其他很多癌症一样,都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就像生来就被诅咒了一样,很多人可能注定生来就要与肺癌抗争。

面对来自于我们父母的肺癌,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为肺癌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方向。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携带着原癌基因,没有表现出癌症是因为原癌基因没有被激活。有的人容易出现肺癌可能是受到遗传物质的影响,原癌基因很容易被激活。我们很难改变遗传物质,但表观遗传学发现,我们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

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如果DNA序列出现异常甲基化,那么抑癌基因等相关基因表达将缺失,促进癌变,这种情况下人更容易出现包括肺癌在内的癌症。此外,非编码RNA、游离在氨基末端的组蛋白也会参与基因的表达。

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检测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等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来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当然,这项研究也为治疗肺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逆转超甲基化改变抑癌基因的状态。

目前,在临床早期肺癌筛查方面,液体活检DNA甲基化水平、miRNAs水平已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效果,新型表观遗传药物也被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癌。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肺癌的防治都会更加精准。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某些基因,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控表观遗传来限制它们,保证抑癌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癌变。

当然,为了抑制肺癌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转变烹饪方式、远离吸烟以及被动吸烟等,拒绝一切可能诱发肺癌的行为方式。

相信随着医学科研工作者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肺癌能够被尽早地扼杀、早期诊断会更加准确、肺癌的预后效果将明显提高,面对来自于父母的“肺癌”,我们变得不再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