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被稱為印度的“莫高窟”,唐僧是最早記錄它的中國人

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遍佈與佛教相關的壁畫和彩塑。它們是佛教從藝術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形成的珍貴文化遺產。而在佛教的起源地印度有一處石窟,被稱為印度的“莫高窟”——

阿旃(音“zhān”)陀石窟

阿旃陀(Ajanta)的名字,起於古代梵語“阿謹提耶”,意為“無思,無想”。石窟位於印度北部奧蘭加巴德縣(Aurangabad)阿旃陀村的瓦古爾納河谷(Waghur),始建於公元前2至1世紀。雨季時佛教弟子就聚集於一處修行,稱為“結夏安居”。古印度佛教徒在離谷底76米高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處石窟群,作為佛殿、僧房。到了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時期(公元5-6世紀)又大規模擴建修飾,在石窟內部繪製精美的壁畫,是印度最早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遺址。

笈多王朝時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興起。《西遊記》中唐僧西天取經,取的就是大乘佛教。唐朝貞觀三年(公元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當時的天竺(今印度)拜佛求經,在印度遊歷、研究講學整整度過了13個年頭。歸國後,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話:“伽藍大精舍,高百餘尺,中有石佛像,高七十餘尺,上有石蓋七重,虛懸無綴。”而這就是阿旃陀石窟最早被外國人記載的文字。

玄奘法師的雕像

雖然笈多王朝放任各派宗教發展,但佛教在後來的其他王朝可就沒那麼幸運了,歷經數次“滅佛”運動後,藏於深山中的阿旃陀石窟漸漸被灌木叢掩埋,被世人所遺忘。直到19世紀,英國的一位駐軍指揮官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在狩獵中因被猛虎追趕,逃至密林中,視線被濃密枝葉遮蓋下奇形怪狀的巖壁所吸引。他走近看發現岩石上排列著圓弧形的石窟群,雕刻著精美的馬蹄形窗戶,卻早已成為蝙蝠的巢穴。

史密斯趕走了蝙蝠,卻做了一件“破壞文物”的事。他在其中的一座石窟門口寫下了“到此一遊”的印跡——約翰·史密斯,第二十八騎兵隊,1819年4月28日。也許史密斯自己也沒想到,他的這一發現,改寫了印度乃至全世界的古代藝術史。

阿旃陀石窟是我對印度北部最期待的景點之一,乘大巴抵達阿旃陀遊客中心,沿山路往上步行10分鐘,就到了景區的入口處。站在山崖邊放眼望去,石窟分佈於懸崖之上,令人肅然起敬。

石窟分佈圖

山谷裡鳥語花香,生態環境極好,偶爾還有不怕人的小松鼠從身旁竄過




印度石窟從建築形式上可分為“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兩種。“支提”意為“塔”,是梵語caitya的音譯,石窟前面是禮拜的禮堂,後面是圓形天井。“毗訶羅窟”是僧徒居住、修道和講學、集會的地方,主要作為僧房。

阿旃陀石窟現存共有30窟(包括一座未完成的石窟),從東到西長約550米,第9、10、19和26窟為支提窟,其餘25座皆為毗訶羅窟。作為文明古國,印度有著高超的壁畫技藝。然而歷經天災人禍,加之印度所處的地理環境非常不利於壁畫的保存,留到今天的並不多。阿旃陀就以壁畫藝術著稱於世,保存有迄今為止印度最早的繪畫。這些繪畫有的描述佛經故事,有的反映宮廷生活、農耕、戰爭、狩獵等場景。繪製時用牛糞和黏土混合塗上石灰做底,以加工後的礦物和植物粉末作為顏料繪製。技法包括平塗法和凹凸暈染法,後者在肌膚或花卉著色時邊緣部顏色較深,向內暈染漸淡,具有一定立體感。這種繪畫技法曾東傳中國,被稱為“天竺遺法”。石窟中十六座有壁畫,以第1窟和17窟最為精美。


阿旃陀石窟集古印度建築、雕塑和繪畫之大成,其壁畫藝術是中國、日本乃至東南亞古代佛教繪畫的起源。敦煌壁畫就深受其影響,可以說阿旃陀的壁畫是敦煌壁畫的先祖。餘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是飛天的後代。可是此時當我在到阿旃陀看到滿目“飛天”的時候,才知道他只說對一半。飛天,不僅只是中國人的祖先。

為保護石窟,每個洞窟門口都有工作人員負責控制入內的人數。內部可以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遊客入內需要脫鞋,但可以穿鞋套,既保護石窟又衛生。


石窟的開鑿分屬三個不同時期,也就呈現出三種不同風格。中間的五座(第9-13號窟)簡單樸素,開鑿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屬小乘佛教,以本生故事為主。到了公元460年,印度伐卡塔卡王朝(Vakataka dynasty)迎來了一位統一中印度的帝王哈里森那(Harisena),他是虔誠的佛教徒,贊助修建了華美的1號窟,空寂已久的山谷中又重新響起了斧鑿之聲。隨著大乘佛教興起,後來的石窟規模也就和最初的幾座有著天壤之別,不僅內外裝飾了佛像,內部也繪製了壁畫。公元5世紀後的笈多王朝由盛轉衰,卻是印度古典主義美術的巔峰時期。晚期的壁畫創作在藝術上更臻完善,畫面立體感加強,人物裝飾更加華美,構圖宏大莊重。

1號窟入口左側雕有蓮花手菩薩,右側是金剛手菩薩,十二根石柱撐起方形石窟。走進光線昏暗的石窟,是撲面而來的震撼,從牆壁到頂部都繪滿了壁畫,風格從古典主義的高貴典雅向巴洛克的豪華絢爛轉變。最裡面供奉著一尊高約3米的釋迦摩尼石像,作為大乘佛教中佛像的典範,從左、中、右三個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佛的痛苦、快樂和冥想三種不同神態。


壁畫裡最著名的是一幅“持蓮花菩薩”,男身女相的菩薩拈花微笑,頭部向右傾斜,胸部向左扭轉,臀部又向右突出,這種“三屈式”的造型常見於印度古代繪畫中,是印度古代人體美學的典範。

第6窟是唯一的雙層窟

雖然發現石窟的史密斯“破壞”了文物,但他還挺有鑑賞力。因為在他刻字的10號窟雖然洞門十分樸素,卻是全部石窟中最古老的一座。它和相鄰的9、11、12和13窟都開鑿於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當時佛教盛行,中印度的德干高原上掀起了開鑿石窟寺的熱潮。

10號窟內部比較簡單,中央有一座舍利塔,在梵語中叫“崒堵波”。佛教起初是沒有佛像的,不允許將佛祖人格化,因為佛無影無蹤,法力無邊,只能拜舍利聖物。

在中印度,從5世紀後半葉開始崇拜佛像,所以有些石窟內部可以看出先營造佛塔後雕鑿佛像的痕跡,比如11號窟和19號窟。

作為支提窟的19號窟延續了佛塔崇拜的傳統,但在塔的正面開始雕有巨大的佛像,石窟內的牆壁和柱子也都用浮雕或壁畫裝飾。相距不足百米的石窟,卻凝聚了數百年的宗教演變。




公元477年,哈里森那駕崩,強大的王朝瞬間分崩離析,次年戰火重燃。石窟的開鑿也被迫中斷。公元480年末,阿旃陀本地的僧侶突然全部逃離,原因卻不得而知,留下了幾座未完成的石窟,今天可以看到石窟中工程突然停止的痕跡。但即便是“半成品”,也足以驚世駭俗了。

第24號石窟就是“半成品”的典型。走進寬大的廳堂,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滿是半截的石柱,觸目驚心。我看著它們,想象著當時的僧侶們是遇到了怎樣恐慌的事情,才被迫匆匆逃離。

遊覽的最後一窟是第26窟,是整座石窟群中最大最壯觀的一座,由高僧Buddhabhadra主持開鑿,風格與19號窟類似,石柱與佛龕森然排列,浮雕千姿百態。這些精美的雕像,就是僧侶們用簡單的工具歷經多少歲月,在這些石柱上一點點雕琢出來的。




左手的側廊裡有一尊長達7米的臥佛,是印度最大的涅槃像。佛祖雙目微合,如同安睡,下面的弟子信徒為其圓寂而悲傷。佛祖涅槃時超然寧靜的面孔,成了整座石窟最後的尾聲。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繪畫是佛教藝術的經典之作。玄奘當年到此一遊,藏於深山中千年的佛陀,精美絕倫的壁畫,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兩千年的信仰孤獨而美麗。無論信不信佛,老了都想來此佛門清淨之地打坐參禪。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