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啥要啥,很多父母手足无措,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镜子
走在大街上,无数次看见有孩子对着家长撒播打滚,目的就一个,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实,这种体会当父母的大部分都有过,就算在家里讲好的,看见东西不许乱要,可是,就算孩子答应的多么爽利,到了外面、人前,他们还是会忘了自己对父母的承诺。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大人都应该理解,毕竟满眼的琳琅满目,别说是孩子,即便是大人也常常抵挡不住内心对自己喜欢东西的渴望。

可有些家长就是不这样想。他们更多的会拿出自己的权威,用恫吓的方式来阻止孩子胡乱索要物品的行为。

“不买,就是不买,你再嚷嚷一下,看我不打你。”孩子可劲的哭,家长更是气运丹田。弄不好事情激化了,孩子果真会挨家长一巴掌。

除了这类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外,还有一类父母也挺有一套,他们在面对孩子蛮横的要求时,多半拧不过去,干脆给孩子买下,不过买的过程并不顺利,他们会唠唠叨叨:你这孩子啊,真是不懂事,这东西根本不值这些钱,你却非要买,咋就不知道父母挣点钱不容易呢!对于以上两种做法,事实上都不被推崇,而且还会引发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大问题。

前者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懦弱,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后者这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根本听不到父母的声音,只管自己的感受。难道就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孩子见啥要啥的坏习惯吗?答案自然有,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家长的做法。

一、选择法

小桃妈妈很有智慧,面对小桃在众人面前的索要芭比娃娃时,她索性将女儿抱起来,然后伏在她的耳朵边上讲:“女儿,咱们小声点,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很丢人哦。另外,你要买的东西,我也很喜欢,但妈妈带的钱有限,如果你要买了这个玩具,那今天咱们要去的淘气堡就不能去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淘气堡,那这个玩具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你看看,怎么该怎么办呢?”

这种两者选一的办法,很奏效,小桃很轻松的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其实,无论结果如何,但起码让孩子保持了冷静,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了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坚持原则

舒尔妈妈带孩子去商场没奶奶买一套特价的小家电,路过儿童玩具区,舒尔被里面的一个变形玩具吸引了。起先还是呆呆的看,后来就嚷着让妈妈给买,见妈妈没有给自己买玩具的意思,他干脆耍起来,惹得好多人往这里张望。

不过舒尔妈妈是个很讲原则的人,她不吵也不闹,只一句话,咱们是来给奶奶选东西的,不是给你,所以不买。然后,淡定的、坚定的看着儿子,甚至还在嘴角挤出一个微笑。

许久之后,舒尔自觉没戏,也就不再折腾,而是慢慢的安静下来。

这时,妈妈蹲下来让舒尔坐在自己的腿上,温柔的说:舒尔,你爱奶奶是吗?见舒尔点头,她接着说:那你想想,如果因为给你买玩具,而耽误了给奶奶买东西,她会高兴吗?她会不会对你和我很失望?

舒尔好像顿悟了似的,从妈妈腿上跳下来,拉着妈妈说:咱快去给奶奶没东西吧,要不卖没了。

​其实,无论是上面哪两种办法,说到底,还是应该因人而异,并讲究方式方法,而不能单纯的使用暴力,或者顺从孩子的任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