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时候,发现“心律不齐”,到底是需要治疗,还是不需要治疗

大家在平时体检的时候,差不多会偶尔接触心电图,但是结果会让很多人不解。比如说,有的人检查出结果后,报告上面会显示“心律”不整齐”,这样本来就紧张的人,变得更加紧张了。对于这种诊断,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是自己的心脏出现什么问题了。那么,对于报告显示“心律不齐”之后,究竟需不需要进行治疗呢?其实,关于健康的这些常识,大家还必须有所了解。

1.不是所有的“心律”,都是异常的

什么是“心律”?大家在平时看文章的时候,可能还会看见一个词“心率”,这两个词的读音是一样的,但是表示的内容却不一样,所谓的“心律”,其实就是心脏跳动的节律,而心率则表示心脏跳动的次数,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来说,“心律”偶尔也会有不整齐,或者不规律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就不需要担心,因为它是一过性的,并不会给心脏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去刻意担心,加重自己的情绪负担。

2.什么样的“心律”,需要引起重视

平时,大家在体检的时候,大多是“窦性的“心律”不整齐”,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窦房结的搏动,本来多少就会有些不整齐,但是心脏会自己去调节好,所以不需要担心。但是,对于心室的不整齐,则需要注意了,因为心脏的结构中,心室发挥的作用是很关键的,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多加以留心,尤其是自己的心脏不舒服的时候,赶紧做一个心电图检查,这样可能发现的问题,会更加的直接。

3.心脏好不好,应该怎样权衡

其实,仅凭所谓的“心律”不整齐,就对心脏进行治疗,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对其进行治疗。相反,要评价心脏到底是好,还是坏,不是靠简单的心电图,往往是结合超声,血清标记物等等,这些综合来评价,再结合患者的自身症状,再考虑是否需要治疗。所以,不要一看见“心律”不整齐,就要去吃药,这样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