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切为了孩子”这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呀

疫情无法返校,于是“宅”在家里,宅在家里的这些日子我看了很多书同时也对当下人们的亲子关系有了一些感悟。

对于西方人来说喜欢生活在当下;对于印度人来说喜欢寄希望于来世;对于许多国人来说:人生的目的既不是当下的荣耀与富贵,也不在来世的寄托,而是存活在对下一代子女或子孙的期望。父母常见的观点有:

父母吵架孩子受伤


自己不重要,孩子才是重要的


作为父母,不是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如何经营和改善自身的生活上,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完善子女的生活。为了提高子女的生活质量(通常是物质生活)很多父母无不在自身的物质生活中牺牲利益,作出奉献,但是仍然难以得到子女的理解(我为你操心,你怎么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呢?)。这样做反而形成了一个错误观念: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孩子过得好!如此伟大的奉献精神实质上是在教授下-代:自己不重要,孩子才是重要的,这样反反复复一代又一代。

物质至上,而缺少了心理陪伴


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父母一代对物质生活的匮乏都有深刻的感受,因此他们会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子女生活的物质层面。为了提升子女的物质生活水平,他们不惜任劳任怨、加班加点,这样的结果的确是换取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但也是牺牲了较多的精力,以致于父母难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关照子女的精神和心理需求,长此以往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心灵距离反而越来越远。

父母喜欢主观的支配孩子


绝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听从家长的决策。小到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大到考哪个大学,和谁结婚.........然而,中国的家长往往忽略了:生养子女并不等于家长有随意支配的权力。

(父母会常说:“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我不想孩子走弯路。”)可是父母应该知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你的附属品,该他们自己去体验的生活,一个也不能少。

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的想法,以主观意见包办化替,很容易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积极性,亲子之间也难以达成有效的沟道,子女不能很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而父母也不理解子女的真正需求,转而将自身早年未完成的愿望寄托于子女的身上,正如孝经所言:子女应“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足父母"。

过度惩罚或过度溺爱

面对孩子“妈妈爸爸不喜欢我”的疑问时,父母常常委屈地辩解;“你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我都给你。我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你。你还要我怎样?”,独生子女的父母从来不欠缺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的能力,面对子女在物质方面的要求恨不能倾其所有。生活方面,父母也往往尽其所能地照顾孩子的起居,方方面面细致入微。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往往在孩子尚未出生前就迸行着各种准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等待着孩子的未来,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世上最美好的一切。 “苦谁都不能苦孩子”,“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与父母深切的期望紧密相随的是频繁的苛责。独生子女担任着父母甚至几代祖辈尚未完成的梦想,尤其是考入名校、光辉耀祖的重任。更可悲的是:孩子将这种观念内化成自己的观念。 考的好,父母就会奖励或表扬;考的不好,父母会苛责和惩罚。

父母捆绑孩子的自由


研究发现,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责骂和苛求,会让子女在形成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产生罪恶感、羞耻感自我谴责;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充分条件。同样,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则会妨碍子女个体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这些都可能促成神经症。

频繁的父母冲突会加重子女的抑郁情绪与问题行为

,助长子女的不安全感。如果子女认为自己是父母冲突的根源,即父母间的冲突与自身有关系时,他们会产生更多的羞耻感、自责与恐惧情绪。但是如果成功的解决了冲突的经历,这样能够促进子女的社交能力和应对技巧的提升,提高家庭的稳定感。

亲子关系对子女的社交能力也有重要的影响。父母感情不和或是家庭遭受挫折,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接受别人;过度地与同伴隔离,久而久之会形成子女独占、自私、孤僻、不合群等性格特征。矛盾多、亲密少的家庭,子女由于从小缺乏温暖和关爱,容易感到孤立无援,处处不如人,并逐渐对周围的人或事交得消极、冷漠和残忍。

4点建议给家长:


1、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自己正确的决定和选择,鼓励孩子同父母探讨问题,提出意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表达感受的能力。

2、只要孩子不做危险的事情,不违背法律道德伦理。给孩了提供宽松的环境,

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家长以伙伴的身份真诚地倾听,以朋友的心态耐心地分析,以朋友的角色热情地帮助,让孩子感到父母就是自己的朋友。

4、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熟悉子女日前的发展水平,顺应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从孩子主观愿望和实际能力出发,合理调整白己的期望值。给子女提供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和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