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科普丨“藿香正气散”知多少?

说到藿香正气散,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们家中常备中成药,因为疗效突出,备受人民群众喜爱。2月18日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中医治疗方案继续将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列为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那么藿香正气散起着怎样的作用,又该如何使用呢?为什么可以用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关于藿香正气散有啥误区?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治疗部分内容

一、藿香正气散的出处及组成

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被当时官方收集的一个方剂,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原书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二、藿香正气散组方分析及功效

我们分析一下藿香正气散的组成,实际由二陈汤、平胃散去苍术,加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桔梗而成。二陈汤是治痰的基础方,平胃散是治湿的基础方,因此,清代《医宗金鉴》说“诸痰橘半茯苓草”,“平胃散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因此二者合用可以说是治疗痰湿的基础方,藿香芳香化湿止呕、大腹皮行气消胀利水,白芷、紫苏解表散寒,桔梗宣肺,畅通气机。由上可见藿香正气散主要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湿的患者,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三、藿香正气散怎么用?

我们现在藿香正气散常见剂型有藿香正气口服液、水、胶囊、丸,临床观察发现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效果更佳,具体用量,大家可以看说明书。常见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表现。

四、藿香正气散为什么可以成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I科主任陈国忠教授介绍,好多新冠肺炎患者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

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湿邪时疫之气,弥漫三焦,表现或上,或中,或下,或表,或里,或表里同病,清代薛雪《湿热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属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阳明、太阴湿久郁生热,热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

所以临床应该从湿论治。

在武汉一线的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在接受健康报采访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而这种寒湿之气这和武汉的气候密切相关。在武汉支援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也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湿瘟”的范畴,其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致病。而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有多年临床使用经验,效果可靠,因此,被列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之一。

五、常见误区

1.藿香正气散只能夏天用?

外感风寒,体内多湿邪,夏月乘凉饮冷多见,春秋冬季也不是没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明确指出本方可以治疗“山岚瘴疟”,也是一种四时不正之气。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藿香正气散只能夏天才能用。

2.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患者都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吗?

并不是,只有病机属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的患者才可以使用,以恶寒发热,恶心,泄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正常健康人不必使用,也起不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

正常健康人不必使用,也起不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

正常健康人不必使用,也起不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避免出现滥用藿香正气散的情况!


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