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天才”,都是来自后天的家庭教育

图|教育知识汇

我们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只不过是“一张白纸”

。但是,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所成长的环境不一样。

所以有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成为天才或者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有的则会成为平庸的人。

因此,我觉得,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大家也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家长!”

家庭教育

01

培养孩子能力最重要的环境是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之所以对生活中所有的孩子都有很深的影响,是因为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时,他所对这个世界还是一无所知的。

所以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和家庭里面的人员一起,特别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然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去了解这个世界。

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在不断理解他们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这就好比任何婴儿原本都无法分辨人间的善恶美丑等。就像现在任何事情都还不能靠他们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一样。

因此,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孩子从小到大的能力,就会随着孩子在成长中慢慢的提升,而孩子在这个关键时候,他的气质和爱好也会逐渐地慢慢形成。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像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一环扣着一环的,然后在呈现出事物的因果循环。因此,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到一句话:“有因必有果。”而对于家长培养孩子来说,也是不例外的。

爸爸在陪孩子写作业

我之前在看书的时候,就无意间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写得很好。

“在良好的环境里,孩子会被培养成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而在恶劣的环境里,孩子则会成为不辨是非,不负责任的人。”

而这句话也就说明了,许多贻害社会、沦为社会无用之人,他们的家庭环境我想都应该是很糟糕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人可能也会误会,以为良好的环境,是指别的家长非常的有钱或者有豪华的大别墅,从而灰心丧气地说:“ 既然如此,那以我们的经济条件,看来是很难给孩子创造出一个优越的环境了!”

其实事情并也不是这样的,因为有钱的家长和有漂亮的房子的,其实并不能算是孩子成长的优最好环境。而反之,如果一个家庭虽然是贫困,但他们夫妻相爱,孩子之间相互学习,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心。而恰恰是这样的家庭,我觉得才是一个父母培养孩子最佳能力的最好环境。

妈妈和女儿一起看书和讨论问题

02

孩子不但要教,而且还要注重培养

虽说在生活中,大家看似每一个父母都在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在教育孩子。但是,他们从来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最大问题是:大家都忘记了一件事,就是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在大家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只是注重了“教”,而没有注重“育”。

我们可以拿身边的小学教育来说吧!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学校并没有开展“育”的教育,而只是对孩子进行了“教”的教育。然后在把“教”的内容进行反复的考试,最后老师把孩子的考试成绩拿出来,然后当作为是评价某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比如:孩子成绩优秀,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等等。

而真正意义的考试,其实并不是为了给孩子按照什么成绩来排名,而我觉得是为了调查孩子,通过这次调查来发现孩子们对哪些内容掌握了和对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等。或者是说有哪些问题还不能自己解答?还有就是不懂的孩子到底还有多少?等等……

在我看来,其实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表也代表了老师的成绩表。但是,现在的这个社会和如今的学校,都把所谓的学习成绩视为是“孩子的成绩表”罢了。因此,家长把孩子送进小学并不是为了通过每次的考试成绩,然后来评价孩子的好与坏的。但是学校往往就是这么做的。

还有,我相信,在学科以外也有这样的情况吧!例如:为了培养某个孩子的“对人诚恳相待”的思想,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还可以在朋友之间进行。

小学教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相信社会将在不久,就会被我们建设成一个和谐快乐的社会!但现实是,今天的教育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而且学校也只教了“诚恳相待”,所以孩子们也不知道怎么做。因此,那些“对人诚恳相待”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并且还是自私自利的人。

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知道,而且还应该要他们学会行动起来。因为掌握实行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所以,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人的实行能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掌握实行的能力呢?

应该从小对孩子培养成实行的好习惯。无论是困难的事情还是容易的事情,都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经常去实际实行的人,才有可能养成实行的好习惯。而当这种习惯慢慢养成的时候,那么,就会变成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

对于那些明确知道而不去实行的人,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人类共同存在的一个弱点问题。所以,有的教育家也曾经反复的强调过:

知识毕竟是知识,面不是能力,当知识得到应用时才可以说是能力。

而通过反复地去做,任何事情都能学会,这才是人们应该有的能力。而这里也存在着这么一条规则就是:

教育孩子无论怎样小的事情,一旦发现就应该付诸于行动,在行动过程中还有不断鞭策自己,坚持不懈地做到底。

这个规则一旦形成了习惯,那么,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都会有可能做到。

小学教育

03

精心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孩子的才能教育离不开环境,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必备条件,就像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因此,我认为,为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们学习的良好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由于人的内在能力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掉,所以我觉得,才能教育一定要尽早的对孩子实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越早越好。

还有就是,家长必须要将最好和最精心的培养施加在孩子的身上,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加优越的才能。

但是,这时候也有人向我提出疑问了,既然你说孩子的才能教育是年龄越小而效果就会越好,可是,我家的现在都是初中生了,然而你说的才能教育,对这么大的孩子进行还能出现明显的效果吗?是不是已经为时已晚了?

而我的回答是:其实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从15岁才开始接受才能教育的。虽然现在在社会上谈不上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总算在教育行业也算是有一点小小的成绩吧!

所以,我觉得,就拿我自身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吧!而我也得出了这么一句话,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可以接受才能教育的。我们不管他先天是好还是坏,只要我们精心的去培养他和塑造他,就算是幼苗也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并且还能开花结果的。

因此,关于才能教育的说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不论年龄的大小,只要是用良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而且经过不懈努力的话,孩子长大后必然会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的。

而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就开始担心了,也很着急的说对我说:“我家的孩子18岁了会不会没效果”、“20岁了会不会太晚了”。那我告诉你,家长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只要方法得当,万事皆可能的。

陪伴孩子成长

04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学习的第一因素

孩子学业上的成与败,除了自己本身的资质和努力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长是否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以及能否鼓励孩子掌握和运用学习的技巧。而在这里,我们要记住一句话:

“充裕的经济资源并不是学业有成的必要条件,家境富裕的儿童在成绩上并不一定独占鳌头。”

我觉得,孩子学业上是否有所成就,还是与家长的这4种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期望,鼓励孩子做一些学校或者是家庭里,符合孩子年龄以及能力范围的工作。家长要相信孩子其实是有这个能力的,所以,在此基础上,还能帮助孩子一把。

(2)在与孩子相处之间,要充满温馨和眷爱,并且家长还要重视纪律及控制好策略,并学会善用权威而非沉迷权威的主意。这样一来,孩子的行为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仍感到是安全的。

(3)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陪伴自己的时间多一些。这样父母就可以倾听孩子的心声,而还有可能孩子会讲故事给父母听,以及朗读和背诵一些优美的段落给父母听。总之,孩子就是希望和自己的父母能都待在一起有说有笑的。

(4)我希望现在的家长们都重视一下孩子的价值教育并且学会鼓励孩子建立自尊,并且给孩子安排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既然你教育孩子学习要努力,才能出人头地的话!那么,首先你就得相信孩子在她的努力学习之后,必定能出人头地。

因此,我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其实是希望学校主动的去鼓励孩子的家长们要:

积极的建立适宜于孩子学习的环境和培养孩子勤学的价值观,从小就建立孩子对学习的浓烈兴趣,培养其不断学习的生活方式,一定能促使孩子学无止境。

父母陪伴孩子学习

05

父母千万不能打击孩子,不然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如果我们把得不到鼓励的孩子比作是经历过干旱的禾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还会受到打击的孩子,他们就会像那些渴死的禾苗一样。

我认为,父母不但不可以打击孩子,而且还要鼓励孩子。而对孩子只会进行打击的父母,那必定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懦弱的人,并且还会变成一个无能以及无知的人。

当然,放纵孩子也是不可以的,但是你我都知道,放纵最起码可以让孩子变得自由一点。而打击却不一样,它随时可以毁掉一个活泼可爱以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

而有的学生家长对此也是半信半疑的,因为他们自己认为:

“打击孩子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或许还能对孩子有所帮助呢?有些孩子似乎生下来就有一股调皮劲,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打击,恐怕以后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中会翻上天去。”

其实这话听着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孩子天生就是天真、活泼和好动,如果孩子没有了这个调皮劲的话。那才是有点不习惯了呢?后来,我就给这些半信半疑的家长讲了一个事例。

之前我在书上看到过这么一个学生,他平时真的是非常的内向,一句话也不和别的同学说, 而且也不喜欢表现自己。但是,有一天是她第一次看完一本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书,所以心里非常的高兴。

受打击的孩子

放学回家后,她高兴地和爸爸说起了这件事,其实也就是想和爸爸分享,然后也很希望爸爸对自己的肯定。

而爸爸听了之后,对她说:“看完一本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也不用这么高兴的和我说。”“你以为就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难道别人就看不完吗?我看你就是个骄傲自大的孩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和我说这件事,无非就是想得到我的表扬吧!可我告诉你,我不会表扬你的。”

此时此刻,孩子听到爸爸的这番话之后,一个人伤心地哭了起来,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么说。原本只是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看完整本书的快乐和喜悦,并且还想向爸爸问一些自己不太明白书中问题。可是,现在这样,孩子突然发现的是,爸爸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然后,从这件事之后,孩子的那种喜悦的心情从此以后又开始满满地消失了。而且还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开始涌上了孩子的心头,她的快乐和自信再次被别的东西取代了,那就是我是个不被别人喜欢的孩子,而且还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

后来,从那以后,很久很久也没有看到过孩子脸上的笑容了,她现在完全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而这个原本喜欢看书和怀有喜悦心情的孩子,最后被爸爸的一个打击,无辜的伤害成了一个更加内向的孩子。

而到了现在,不少家长也看到过了这样一个事例,他们自己也默默无语地沉思了很久,从心里彻底的信服了我说的这句话:一个心理受到打击的孩子,肯定会成为一个毫无作为的人,因为这是必然的。

受打击的孩子

06

结束语

其实,就像文章开头所讲的一样,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家长怎样教,孩子就会学着怎样做。而这也验证了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还有就是孩子的世界,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而恰好是非常的纯洁。但是偏偏就会有一些家长对孩子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才使得孩子的思想变得那么的复杂而已。

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千万不要因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法,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所以,挖掘孩子内在的能力,更是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因此,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更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根据以上所写的内容来看,我觉得:

那些所谓的“天才”孩子,其实都只不过是来自于后天的家庭教育罢了。

PS:教育知识汇,90后教育工作者,热爱看书、写作,喜欢旅行、拍照。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留言!了解更多教育咨询。我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注:参考文献——《家庭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