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治世能臣还是刚直君子?

海瑞字刚峰,生在海南,父亲早亡,由母亲抚养长大。嘉靖41年被裕王推荐出任淳安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被称为当世包青天,后被尊称海青天。


最近又重新开始看《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主要是围绕嘉靖皇帝与海瑞之间的斗争。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看到弹幕上有很多人说海瑞虽是清官,为民着想,但治理国家仍然是需要向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人。

这样说无非是一个理由,海瑞太过刚正不阿,很多事情只要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而也正是他的刚正导致有更多的人牵连获罪,引起了国家的动荡。所以在此篇文章主要是围绕在封建社会海瑞这样的人是不是治世能臣。


笔者的观点是海瑞绝对是一个治世能臣,不管在哪个时代,只要君王愿意重用他。

从《大明王朝1566》中看,海瑞刚到淳安县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淳安全县被淹,浙江巡抚郑泌昌只想趁机贱买百姓的田地,趁机发笔横财。杭州巡抚高翰文被富商沈一石用计封了口,不得不同意他们贱买百姓的土地。

这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处境,任何没有头脑只想强出头的剑都会被这股漩涡斩断。但是海瑞没有,他非但没有让他们成功贱买百姓的土地,反而顺藤摸瓜查出了新安江决堤的真相。这样的心机不是一个只知道不畏强权的人能干出来的。


海瑞不是一味的不畏强权,他懂得那些官场的门道,只是不愿意去与那些人同流合污罢了。他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对王朝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的使命担当。

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治理经验写过《兴革条例》,谈论该地方的管理问题。而事实也证明海瑞将淳安县管理的极好,在他管理淳安县时,淳安县内百姓安居乐业,逃亡居民重归故乡。海瑞还在应天推行一条鞭法: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各项赋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这样的征收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百姓的赋税负担,还大大减轻了官府的任务,同时统一管理更容易杜绝贪污腐败的行为。这样的方法在当时若是能全国推行,一定会是一条青史留名的好政策。


这样的人,绝对不应该只当那些掌权者手中的一把剑,哪里需要就像哪里砍。他更因该做他自己手中的一把剑,哪里百姓需要就往哪里砍。

海瑞是一个有能力有本领有梦想的人,这样的人他生错了时代。在他的心中,当官是为百姓谋福祉,不是为任何一个人谋福祉。

《明史》曾称赞他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


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是身处明朝后期这个政治漩涡中不能充分的发挥他的才能。在他死后,南京的百姓自发的上街为他哀悼,这是多大的荣誉,不是简单的刚直就能做到的。没有真才实学搭配他这一身刚直,海瑞的刚直不过是那些拼死劝谏的迂腐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