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是完美地迎合世界,还是做被人非议的自我?

村上春树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就像一个幽暗的黑洞,透着苍凉和诡秘

,吸引着好奇的读者去一探究竟。但我读完之后,完全没有冒险的刺激,有的只是久久挥之不去的阴郁和沉痛,还有那四处弥漫的迷惘和挣扎的痛苦

很难想象,一部描写青春的小说,基调会如此沉重,即使诗意的语言也难掩这份阴翳。

尽管如此,这本小说在1987年一经出版,就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据说,平均每6-7个日本人就有一人有这本书,至今仍然是备受欢迎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这本书如此热销?我想正是因为书里表达的迷茫与挣扎,具有普遍意义,几乎每个青春男女都会有那样的迷惘,以及在伤痛中挣扎成长的经历。

而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也正是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的丰富带来欲望的不断膨胀,人们内心的焦虑、迷惘、失落和虚无也在暗自蔓延。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对世俗标准与内在自我的违和,青春期的男女无所适从。就连最酷的男生永泽和最美的女生初美,也难以逃脱成长的迷惘。他们无懈可击的样子,也不过是应对这个世界的硬壳而已。真实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呢?


1.永泽:努力地向物质世界挺进,狠心地抛弃内在的自我

在小说里,永泽风流倜傥、头脑灵活,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仿佛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他可以随随便便地学会多门外语,就像勾一勾小指头就能跟不同的女孩子上床一样,一切都没有挑战性。他坦言,睡过的女孩子没有120个,至少也有70个。

多少男生像成为永泽那样的人?作为青春期的男孩子,睡过多少女孩大概是可以用来炫耀的资本,以此证明他们多么有魅力。

更让人嫉妒的是,永泽身边还有一个温柔端庄的正牌女友初美。初美算不上特别漂亮,但见过她的人都会被吸引。这样的完美女友,永泽却不好好珍惜,偏偏在外面沾花惹草。


为什么永泽那么热衷于和不同的女人上床?

或许,这是他治愈空虚和缺爱的一种手段,也是从他父亲那里承袭来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掩饰内心的脆弱。

他在通过外务省考试的时候,父亲奖励给他一笔钱,他带着初美和唯一有好感的同学渡边去高档餐厅庆祝。在用餐时,他提到,他父亲很喜欢带女人来这种气派的地方吃饭,他倒不怎么喜欢。


言语之间,我们可以看出永泽欲盖弥彰的虚荣。他很向往浮华的物质生活,所以才参加外务省的考试,即便他视那些和他一起通过的人是废物,却依然向往那份工作带给他的财富和出国的机会。

他应该从来没有感受过深沉的父爱,父亲给他钱,但却在男女关系上给了他错误的示范。但他却渴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拥有财富和地位,做社会上的强者。

他对自己也下得了狠心。他曾对渡边说:“不要同情自己,只有卑劣懦弱的人才那样做。”


这是他对渡边的建议,也是对自己的忠告。显然,他也做到了,他很彻底去迎合这个世界,不给自己留下舔舐内心伤口的机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为此,他可以不顾女朋友的感受,也不对别人产生感情。

他这么自私、傲慢和决绝,不过是在用这种方式,避免迷茫和痛苦。

2.初美:成为所有人期待她成为的样子,却唯独没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村上春树笔下的初美,相貌普通,但娴静、理智、幽默、善良,穿着也总是那么华贵而高雅,任谁都不能不对她怀有好感。她身上就是有这样一种让人心生向往的吸引力。

渡边后来回味:“我猛然想起了初美,并且这时才领悟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


初美是让人憧憬的完美妻子,她看起来无可挑剔,集万千女人的魅力于一身。但这不过是个假象而已,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她呈现给大家的样子,不过是世俗期待她成为的样子。

她又何尝不想活得恣意热烈一点?她喜欢上永泽,就是在对抗世俗对传统女性的束缚。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初美明明深爱永泽,却从来不干涉永泽出去沾花惹草。后来才明白,初美缺乏的正是永泽身上的那份随心所欲和放荡不羁。

然而,俗世对男性的标准和对女性的标准是截然相反的。男性风流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而女人放荡却只会被人唾弃。


她该怎么与这样的世界周旋?她最肆意的反抗,不过是在和永泽吵架后,赌气同渡边一起打桌球。

在渡边看来,打桌球的地方喧嚣而肮脏,高雅端庄的初美不适合出现在那里,再说打桌球只适合男孩子玩儿。

但初美却偏偏要玩,而且一连赢了好几局。她的世界就像那个球桌,而她不过是上面的一个球,无论她怎样挣扎,怎样碰撞,都逃不过别人设定好的规则。她能做的就是掌握游戏规则,努力打赢。但赢后,内心却有了更深的迷惘和更大的虚无。

初美其实和永泽一样,在迎合这个世界。只不过永泽更加彻底,没有给自己纠结和苦恼的机会,而初美表面做到了,内心还在原地打转,苦苦挣扎。也因此,永泽获得了他想要的生活,出国生活了,而初美同别的男人结婚两年后自杀了。


3.我们该如何与世界相处,难道只能彻底抛弃自我吗?

永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他真的会幸福吗?

我想并不一定。从他喜欢的那本《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就可以隐约看到他的结局。

永泽一向傲慢,能看得上的同学除了渡边,也没别人。他对渡边有好感,也是因为渡边喜欢看《了不起的盖茨比》。

同样一本书,永泽喜欢的不过是盖茨比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巨额的财富。而渡边喜欢那本书,是因为书中人物穷奢极欲之下的迷茫引起了他的共鸣。

但永泽想要成为的盖茨比,最后惨死,甚至无人收尸。


那我们到底该怎样选择,才能活得稍微好一点?

渡边那个被人称作“敢死队”的室友,他的选择可以解决男人的困惑。

“敢死队”家境不好,但他有自己的理想,并且在专业选择上也不像渡边那么随意,而是选择了喜欢的地理。他作息规律,自律性墙,爱干净,不像别的男生那样把宿舍搞得脏乱不堪。最重要的是,青春期的男生都在墙上贴女人的裸体照,“敢死队”贴的却是阿姆斯特丹运河的照片。

当渡边向女生提起“敢死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样的男生很有趣。但在男生眼里,“敢死队”太过迂腐和呆板,与大家格格不入,是被鄙薄的对象和拿来取笑的谈资。

但“敢死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需要拿出一部分自我去跟世俗契合,比如询问渡边,该怎么和女孩子聊天,他在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社会。


他也隐晦地给渡边留下了建议,就是那个装在瓶子里的萤火虫。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渺小的萤火虫,完全屏蔽外界的时候,在黑夜里发出的那点光太微弱了;但如果融入群体,发出的光会灿若星河。

每个人都不可能活成一座孤岛,要有走出去勇敢闯荡的气魄,要融入群体和社会,但首先要保持独自发光的能力


作为女生又该如何自处,如何跟世界相处呢?钟情渡边的绿子,就活成了女性的希望之光。

绿子活泼开朗、热情直率、大胆开放。她喜欢渡边,会主动上前搭讪,主动邀请渡边共进午餐,还会不顾形象地爆粗口,甚至跟渡边去看成人电影,边看边兴致勃勃地谈论各种姿势。

如果说初美是被世俗束缚的传统女性代表,那么绿子完全就是新时代最前卫、最开放的新时代女性代表。


绿子活得很恣意,很热烈,虽然内心也渴望被爱,但在感情上却十分清醒,发觉男友不是她想要的伴侣,即使再喜欢,也果断分了手。在生活上,为了赚钱,也会拿出自我的一小部分去迎合众人,比如编写旅游景点的宣传册,揣摩消费者的心理,总结出一套窍门,那就是她应对世界的技巧。

相比之下,初美就活反了,她把生命的大部分活成世俗期待的样子,仅留下那么一点点的本真给自我,而且还要寄托在恋人的身上,结果绝望而死。

青春的陨灭是那么寂静而惨烈。但回头来看,青春不过人生中的一个片段,迷惘也素来是青春的主题曲,重要的是在创痛和失落中勇敢地活着,去追寻一种自洽的方式与世界相处,然后去丰满生命剩下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