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

长久以来,提到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自然而然想到的是教孩子知识,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变得更聪明。直到有一天,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决于情商。”这一刻,人们幡然醒悟,意识到许多“问题孩子”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

所谓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激励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人的情商很早就萌发了,在婴儿时期,孩子就会感受和学习,并伴随着成长逐渐发展。

有个1岁半的小女孩,平时主要由外婆带,她的妈妈虽然也带,但年轻人毕竟好玩,在女儿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女孩哭泣时,会要外婆安慰,饿了时,会找外婆要吃的,而不是找妈妈。家人都以为女孩与妈妈的感情比较淡,认为这个妈妈“可有可无”。

然而,这天女孩的妈妈要去外地出差,离别那天,女孩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整天都黏在妈妈身边,并在妈妈踏出家门的那刻,哇哇大哭起来。这在以往是不曾有过的现象。接着,女孩抱住妈妈不放手,即便外婆过来抱她,她也选择了拒绝。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一个1岁半的孩子具有强烈的亲情感知能力,他能感受周围人的情绪变化,察觉周围人的心理,尤其是她至亲至爱的妈妈。孩子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父母在孩子3岁左右,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会使孩子的情商获得到充分挖掘,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良好的情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的性格和诚恳的处事态度。心理学家在跟踪调查后发现,凡是那些在成长关键期受过较为系统的情商教育的孩子,今后在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婚姻中,都会有较为出色的表现,比未受过情商教育的孩子更好。因此,父母不可忽视孩子的情商教育。

对于3岁幼儿来说,父母可以先教他们辨识自己的情绪。

孩子虽小也有情绪,并且他们的情绪背后也有原因,这点与成人是一样的。当大人发现孩子莫名其妙地生气或兴奋时,不妨停下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并运用一些方法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你去幼儿园接孩子时,发现他不开心,这时你可以蹲下来问孩子为什么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假如孩子说:“小朋友打我”。你可以继续问:“因为什么事情打你呀?”当孩子讲出事情,你可以继续问:“同学打你,你很难过,对吗?”就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认识、表达情绪。

高情商的人都是善于察觉自己情绪的人,也就是他们会很快了解自己当下的情绪以及造成这种情绪的原因。而3岁左右的孩子却不清楚,父母要通过引导让他清楚——因为被人打了感到难过所以不开心。

教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好处有两个:

第一,让孩子明白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别人的情绪,也就是说要来调试自己的情绪,做出合适的反应。

第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次被人打了,心里难受,下次如果打别人,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了这个情绪体会,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移情能力。

教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之后,父母还有必要教孩子管理负面情绪。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存在负面情绪后,寄希望于它自然消失,于是采取置之不理、任其发展的态度。然而,这样处理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佳的处理办法是父母协助孩子澄清情绪,并通过沟通于表达,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

在沟通中,父母可以让孩子了解描叙情绪的字眼。研究发现,如果孩子能以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帮助他恢复平静。

接下来,和孩子商量解决之道:“小朋友打你,你人难过,你有打算怎么处理呢?”通过提问,引发孩子思考,了解孩子面对负面情绪时的想法。如果孩子说:“我讨厌他,我不和他玩了。”父母可以表达理解:“嗯,可以,你今天可以不和他玩,明天再和他玩。”如果孩子说:“他打我,我明天打他。”父母就要引导孩子这样做不对,并告诉孩子其中的人际交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