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爷”称呼从何而来?


佛祖以慈悲为怀,所以凡是宽大为怀、乐善好施的人,人们都美称之为“佛爷心肠”。

在清廷内宫,太监、宫女,甚至一些官员却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这就有点让人奇怪了。

这个在清朝末年,专政达半个世纪的妇人是以心毒手辣闻名于世的。

在她手上,一些亲王、重臣惨遭杀身之祸,一些后、妃被折磨致死,至于太监、宫女、仆役,她更视为草芥,随意杀戮,即使是亲生儿子,也难免遭她的虐待。

“佛爷”的称号怎么会同她联系起来?

直至现在,人们从一些资料、图片上,终于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

据说,慈禧六十多岁的时候,常在垂帘听政的闲暇时间参禅拜佛,不过在她心目中,神佛并非那么神圣。

她认为自己的地位并不比神佛次,于是自己装扮起神佛来,扮的佛像之一就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她头戴毗卢帽,身着满服,或坐或立;

坐的时候,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持一串珠;

立的时候,左手执净水瓶,右手执柳枝。

背后是悬挂一条大横幅,上书“普陀山观音大士”,


还让她宠幸的太监李莲英扮成善财童子,她的亲信奕劻的女儿(四格格)扮成龙女,侍立左右。

她自己对这种举动十分得意,特令人拍摄成巨幅照片,悬挂在她的寝宫里。

李莲英善于为虎作伥、讨慈禧的欢心,慈禧亲昵地称他为“小李子”,他常常在慈禧处侍宠插科打诨,让慈禧非常高兴。

他扮善财童子侍立时,便高呼慈禧 为“老佛爷”。

慈禧听了十分受用,重重奖赏了他,还要其他人从此也这样称呼她。


后来有人写了一首七绝,如实地记录了这件事。诗中写道:

垂帘余暇参禅寂,妙相庄严入画图。

一自善财承异宠,都将老佛爷嵩呼。

就这样,“老佛爷”这个称呼朝野上下不胫而走,成了慈禧的另一个通俗的称呼。

直到今天,一些描写慈禧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作品当中,人物都是作这样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