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在宝宝更“放肆”,妈妈明白问题症结,让孩子少“磨人”


母婴群里最近流行两句话“

孩子见了娘,没事哭三场;孩子离了娘,秒变好儿郎。”有点生动却并不夸张。很多学龄前的妈妈,尤其是孩子在3岁之前的宝妈们,相信都有同感。当自己在家的时候,宝宝就像个“小鼻涕虫”一样,自己走到哪就跟到哪,恨不得粘在自己身上,每次下班回到家或者只是离开一小会儿再见到,都好像分别了很久一样扑到怀里,眼泪汪汪的样子甚是招人心疼。这还不算,最奇怪的是,据保姆或者帮忙带孩子的老人说,当宝妈离开的时候,宝宝其实是很听话很乖巧的,一点也不黏人。只有见到妈妈才秒变“磨人精”和“小哭包”。你家也有这样的情况吗?


@丽丽妈:我想着是不是老人和孩子相处的不愉快,孩子才会把我当成出气筒,可是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隔代亲也实在超乎寻常,并没有任何不愉快啊。

@二宝妈妈:每次宝宝粘我,爸爸就会有点伤心,有一次我们打算尝试一下,我故意加班晚回家,爸爸则模仿我的方式很用心地陪孩子玩带孩子睡觉,可孩子还是一直吵着找我,硬撑着见到我才肯睡。搞得我再不敢轻易做什么“实验”了。

@小川家有一宝:我家孩子都三岁多了还是非常粘我,有小朋友叫他出去玩他死活不去,就愿意和我在家玩。我真是担心他以后的社交问题。

这些“粘妈妈”的孩子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别急,让我们慢慢揭开其中的奥秘。


所谓原因,其实就是“毫无道理的天性”

对于宝宝粘妈妈的原因,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像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出于本能一样,宝宝对妈妈的依恋也是一种毫无道理可言的“天性”。

一.妈妈和孩子是天生的连接

说来真的有些神奇,自从当了妈妈之后,女性的生理机制都随之发生了神奇的改变,比如只要婴儿一哭,妈妈就能泌乳,这样的“特异功能”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和比拟的。十月怀胎,宝宝就已经和妈妈建立了特殊的连接;到了哺乳期,宝宝和妈妈的肌肤接触最多,也只有妈妈能最快满足宝宝的需求。这种生理的连接直接导致宝宝之后的几年里都最离不开妈妈。


二.妈妈是孩子最安心的港湾

比起爸爸,妈妈的心思明显更细腻,手法更轻柔,声音也更好听,在妈妈的怀抱里,宝宝更能感到舒适和安心。随着孩子长大,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也必然更多,遇到小困难的时候,是妈妈在身边耐心鼓励;饭桌上,是妈妈一口一口喂孩子吃饭;睡觉前的讲故事时段,也因为妈妈的声音更好听,宝宝更愿意让妈妈讲述。这些出于母性的爱和柔情,对低龄的孩子来说,就是最安心的港湾,只要妈妈在身边心里就不会害怕。

三.渴望得到妈妈的关注

对孩子来说,妈妈就代表着“生存需求”,他们本能地会依赖妈妈来获取食物和照料,而哭闹、磨人都是孩子试图获得妈妈关注的一种最单纯的方式。现在很多妈妈都选择继续工作,因而经常会上班不在家,或者偶尔也会出差几天,这样的分离会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一旦见到妈妈就会变得更加粘她。


面对磨人的宝宝,妈妈可以处理得更智慧

幼儿时期是建立宝宝安全感的重要时期,但却也是逐渐给宝宝立规矩的好时候,对于宝宝的一些过度任性的磨人行为,妈妈必须要理性看待,智慧处理。

一.磨人是正常现象,不要随意责骂惩罚

妈妈必须要知道,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磨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仅自己内心要知道,也要告诉其他的家人朋友。不要因此而随意指责批判孩子。当孩子磨人哭闹的时候,妈妈要耐心给予回应,告诉孩子妈妈一直都在,且永远都会在,传递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二.给予孩子高质量的关注和陪伴

很多孩子之所以爱磨人和哭闹,主要是因为妈妈对他的陪伴比较少或者质量比较低。比如孩子玩耍希望妈妈参与进来的时候,妈妈因为工作而拒绝了孩子;又或者有的妈妈即使坐在孩子身边,却总是拿着手机刷网页回信息,心思根本不在孩子身上。妈妈们需要检讨自己的“敷衍”行为,不要让孩子在需要你的时候感到失望。



三.认真和孩子商量要做的事

妈妈即使在家里,也确实有很多事情要忙。这时候就可以将自己要去做的事情耐心对孩子讲解清楚,1岁的宝宝其实已经能够听懂很多言语了,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话而懒得解释。告诉孩子你要去做什么,做多久,做完是否就可以陪伴他,然后观察孩子的态度,如果他可以勉强接受,就务必把孩子安顿好,然后在约好的时间回到孩子身边。这样渐渐地,孩子就会信任妈妈,也会习惯独处和分离。

四.可以尝试短暂离开

妈妈还可以选择用一些小妙招来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比如当孩子专心玩耍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妈妈陪伴的情况下,就可以故意告诉他“妈妈要暂时离开一下,很快就回来”。孩子因为沉迷游戏,焦虑感会削弱。久而久之,也就可以接受“妈妈会离开”这个事实。


最后,请珍惜这“甜蜜的负担”

很多宝妈因为孩子粘人的问题而倍感负担,既担忧孩子未来的性格问题,又顾虑其他家人和朋友的眼光,生怕被别人吐槽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了“问题儿童”。其实这样的担心和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如果你家的“粘人精”在0~3岁之间,这其实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反倒妈妈应该感到开心。法国心理学家瓦隆研究指出:孩子在0~3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对他们以后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轨迹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幼年时更黏人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也会更有能力应对压力和挑战,心理也会更加健康。

总之,请不要把孩子的磨人当成负担和缺点,这真的只是孩子爱你的表现。这样“甜蜜的负担”可不是随时且人人都能享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