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授予人们成长之“规矩”

育邻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没有“规矩”是不可能成其为文明社会的。“规矩”是文明的前提、是人际实现分工协作的基层准则,“规矩”的具体呈现形式就是道德与律法。教育就是以道德与律法为“规矩”,为个人成长指引方向,教导世人行为处事的准则、指引人们如何更好的做事,用文明之光照亮人生成长前行的路、激活个人成长潜能。教育的核心也就是为人生成长指引方向,教人行为处事之道,激活个人正向成长潜能。

为成长培土

为成长助力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人生的成长路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人类社会的进化史就是一本不断完善生活工具,追求满足人生对更富足、更便捷生活的过程。知识能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改变人的行为,知识能使人更好的装扮自己,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气质。

语言文字是人类进化史上最重要的工具,人类进化过程中借用自然资源创作了众多的工具,以满足生存活动的需要,比如石器、弓箭等等,它们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人类进化史上最为重要的工具却是语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使人类之间大范围的交际成为了可能,为人类文明在不同代际间传承创造了条件。人类在身体力量、速度等诸多方面都不是自然界最优秀的,但是就是这样每一样都不拥有最优技能的人类却成为了地球上生命的主宰者,这就得益于人类之间的协作以及由于协作的需要而创造的语言。

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命体,其核心就在于人类拥有探索、协作、创新的智慧,语言就是人类创造出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绝对不能单独存活。就人类身体而言,不具备单独生活的强大能力,人类的躯体相对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无力的反抗。因此,人们需要做出各种努力,寻求各方帮助,才得以获得在地球上的存活优势。想象一下,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没有任何工具。那么,你面临的危险处境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艰难。

语言文字的创造使得人类有了统一的交流、协作工具,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便捷、无障碍,使人类的生产、生活经验能够在代际间传递。人类的祖先在狩猎时可以运用前人的经验总结更好的捕获猎物,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防御敌害,个体生活优势经验能够被广泛传播、使用,使人类能够在与众多生命体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家园中“当仁不让”的主人。

指引成长方向

促进社会融合

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促进人际交流融合,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人类在数万年的进化历程中创造了“琳琅满目”的工具,从石器、弓箭、刀斧,到今天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在人类所创造的众多工具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语言文字和数学,语言文字使人际间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使人类文明跨地域、跨时空、跨民族传承成为可能;数学让人际间的协作有了可量化的工具,让交易活动有了定量的标准。语言文字是人际间信息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它以语音、符号、寓意的综合形式呈现给大众,书籍则为语言文字最为系统的呈现形式。书籍能够记录人类生产、生活,如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能够记录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如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能够记录;能够记录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如心理学、教育学、解破学、医药学......

教育内容来自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是人类总结劳动智慧成果的结晶。教育的形式是家长或师长的“言传身教”,教育内容的载体是语言文字与书籍。语言文字与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最重要的工具,它让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有了标准化的统一符号与特定的寓意,让人类文明成果跨时空、跨地域传播成为可能。语言文字和书籍的出现,让人类有了种族的差别,同时还第一次让人大踏步的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真正的高等级动物。

教育活动中广泛教授的知识内容都是前人生产、生活经验与劳动智慧成果的结晶,比如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详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的《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世界上书籍有千万种,每一种都记录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知探索历程,如史书重点记录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医学典籍主要记录药物功效、病因、病理以及医治方法;生物学汇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认知;物理学与天文学讲述人类观察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心理学、教育学集中阐述人生成长活动与教学活动规律......不同类型的书籍蕴含了人类成长所必须的不同精神营养。书是人类成长进步的阶梯,为前行指明前行的方向,为成长储备能量。

教学活动传授文化知识,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促进社会信息交流的标准化,降低社会分工、协作的信息传递成本,比如义务教育就以标准化的教学内容,为四面八方、天南海北的孩子传授了统一的语言文字交流工具。有人说“教育活动生产了大量高度标准化人才”,的确,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材在较大范围是统一的、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是相近的。教育活动为人们从根本上形成对同一事物的相同认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大范围人际分工、协作铺设了信息交流的高速路,就如同统一而标准的互联网协议让所有网络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一样,标准化的教育、教学促进了社会的融合发展。

语言文字促进社会分工、协作

划定成长界限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才。”质地精良的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会自成器物的,树木再好不经过加工也不能成为上好的建筑材料。人生自带成长能力,拥有无限的成长能力,但是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孩子的人生成长塑形,让他们的行为习惯符合社会公认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孩子不仅仅要授予他们文化知识、融入集体社会生活的智慧,还需要引导他们臣服于社会公共的道德与律法之下,也就是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行为习惯加以修剪,使他们的心性符合社会道德与法制标准。

阳光为小树“剪枝”、教育为人生领航。教育的职责就是借助智慧知识的“阳光”为孩子指引成长方向,让孩子们在道德与律法的“规矩”之中茁壮成长。植物的根系牢牢的向土里生长是因为土里有它们成长需要的矿物质,植物的枝干之所以向上生长是为了获取更好的阳光,自然生命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个生命体都在为更好的求存而不断向着有利于生长的方向成长。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级的生命体,人类拥有最高等级的成长方向规划能力,能够根据实时环境调整自己的成长方向。但是,人类关于成长长远方向选择的基础是曾经的生活经历,而对于眼下成长快乐的选择则注重满足当下的成长需要,也就是具有”能够坐着就绝不站着,能够躺着就绝不坐着。”的成长懒惰性,比如每个人都“贪玩”、每个人都喜欢享乐......教导孩子成长、成才的职责就是借助“阳光原理”为孩子修枝剪叶、为他们指引成长方向,剪除那些对成长无益、无法见光的行为习惯。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成长必须经历漫长的磨砺与被修剪才能成才,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时间最长的人,在陪伴孩子成长、成才的历程中父母不仅给予孩子成长的物质保障、引导他们养成热爱生活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将从生活中积攒的知识穿起来,让它们成为真正指引孩子人生成长的智慧;还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与律法准则为孩子的成长把脉,帮他们修剪不符合道德、律法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育德、生根,根基健壮生长才能茁壮,才能顶天立地、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瓜甜果香”,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成长时窗

​开启人生成长“智慧之门”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育的核心是为个人成长赋能,唤醒个体成长潜能。教育活动是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是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教育中传承的文化成果如果正好应用到某项社会生活实践中,就如同给农作物最肥立刻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教学内容未能针对性的解答某些生活中的问题,那它也培植了人类社会成长进步的土壤、提升了国民素质。也就是说针对性强的教育如同追肥,而通识教育就是为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生活水平培土。

教学活动赋予新生命融入社会生活的工具,人类生活是社会性的,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通过获得他人的帮助成长自己,同时又通过帮助他人获得更多人的帮助。教学活动教会孩子使用人际间交流的工具语言,认知、标记事物的工具数学,了解自然世界方法的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教学活动给予孩子成长生活的工具,打开认知世界、融入集体生活的智慧“心门”,让知识智慧的阳光能够照进孩人生的心灵、照亮成长前方的路。

俗话说,“育林先育苗,育人当育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就是从小打开人生成长的“心门”、用智慧知识的“星星之光”为孩子指引成长方向,运用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学习并不局限于知识,更需要全面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教育的内容并不只限于课本,课本是对生活智慧的总结和汇编,最终仍然需要回归到生活之中。教育传授给孩子们社会中已经成熟的智慧知识,更为孩子们通过现有智慧知识组合、创造指引方向。

马云2018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演讲关于未来教育的展望:“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和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教和育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的是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文化。教和学是对知识来说,乐和习是对文化来讲,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伟大的心和爱。面对未来的孩子,智商、情商以外,我们更需要培养爱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未来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养学习为机器,也不是一种在流水线上培养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教育放飞孩子的成长梦想,自然与律法赋予每个人平等的生存权利,“人人生而平等”“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学习就是使孩子从身体独立,走向身、心、行完全独立的过程。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已经是拥有完整而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所缺乏的就是认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经历与经验。教序活动就是家长和师长通过自身的言行示范授予孩子们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让孩子们能够借助自身“天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借鉴、模仿家长和师长的行为示范快速成长自己。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伦理、道德、文化就是个人融入社会集体生活的工具,掌握了融入社会生活的工具,助力人们更好的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分工与协作之中去,懂得如何借助同伴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上成为巨人”,在道德与律法准许的范畴内自由翱翔,通过自身分工、协作性实践放飞成长梦想。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