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展:闽西“乡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遗”(一)

龙岩永定客家山歌

永定客家山歌,又称为闽西客家山歌,题材大体上可分为歌头山歌、苦情山歌、爱情山歌、教喻山歌和红色革命山歌等五种。

龙岩永定客家山歌是闽西客家人在劳动、生活、斗争中的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物中寓意,景中寄情。同时歌词有严格的句式,一般都是一首四句,每句十字,一、二、四句押韵,且大量运用了赋、比、兴和直叙、对比、夸张等手法,使山歌具有异常清新优美的意境、鲜明丰满的形象。

《永定客家山歌》摄影/林宏婷

龙岩山歌

龙岩山歌历史悠久,有极丰富的内涵。它和客家山歌相比,歌词相同或大同小异,艺术手法和艺术特色基本一致,歌词亦分为社会歌谣、爱情歌谣、苦情歌谣、教喻歌谣和革命历史歌谣等,但在曲调上,龙岩山歌节奏较为明快短促。2019年2月,龙岩山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歌戏》 摄影/谢晓玲

闽西上杭傀儡戏

闽西上杭傀儡戏,亦称上杭木偶戏,是闽西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地方剧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剧目有一千余个,绝大部分属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故事,小部分是新编文明戏;解放后出现了现代戏和童话戏,但仍以古装历史剧和神话剧为主。

2014 年全国木偶展演中,“上杭县艺术中心木偶表演队”表演的节目《降妖》荣获全国银奖;2015 年成立了“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

《木偶戏》 摄影/宋贞惠

《木偶传情》 摄影/蓝善祥

《宁洋木偶戏》组照 摄影/张巧玲

《闽西傀儡戏》 摄影/严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