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用戶2546093876322183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久前,在某個文學網站上無意看到一篇近年來很時髦的“穿越文”,小說的女主人公“倒穿”去了唐朝,和“大司馬”白居易產生了諸多有趣的互動,女主人公更假借“大司馬”的權威,作出了一番轟轟烈烈、可歌可泣的大事業。這位作者在寫“穿越文”時恐怕僅僅假借了白居易的姓名和時代,並沒細看有關白居易的傳記,甚至可能連白居易長詩《琵琶行》都沒有細看。因為《琵琶行》中最後一句明明白白寫著“江州司馬青衫溼”,也就是說,白居易的官職是“司馬”,不是“大司馬”,而“司馬”和“大司馬”間的區別,可比“馬”和“白馬”間的區別要大多了。
《琵琶行》
唐代其實並沒有“大司馬”的正式官職,但習慣上將已變成加官的太尉尊稱為“大司馬”,太尉相當於正一品。唐代正式職官編制中沒有正一品,但“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和“三公”地位在從一品的“
兵部尚書
唐代從三品以上為顯官,官員可以穿紫色衣服;正四品上至從五品下為高官,可以穿紅色;六、七品為卑官,可以穿綠色;七品以下為微員,只能穿青色,庶人則只能穿淺黃色。“江州司馬”雖勉強擠進“高幹”行列,但離兵部尚書已差了八級,離太尉更差了十二級之多。但如果追根溯源,把“大司馬”和“司馬”相混淆並非誤讀,因為在周代時他們原本就是一回事。《尚書》中規定的“六官”,就提到“下官司馬”,意思是說設立司馬一職掌管兵權,周代王室和各諸侯國都有司馬,“司馬”有時也稱“大司馬”,彼此間並沒有特別的區分,比如《左傳》《戰國策》中都說楚國有左、中、右三個軍,其中中軍由“大司馬”或“司馬”掌管,可見是同一個職位。
《尚書》
《左傳》中記載,魯襄公廿五年(公元前548年),鄭國打敗了陳國,迫使後者投降,陳國“司馬致節”,即由掌管兵權的司馬向勝利者交出象徵軍隊指揮權的“節”。可見此時的“司馬”就是“大司馬”。春秋末年,齊國有名將田穰苴,他有時被稱為“大司馬”,有時稱“司馬”,其實同樣是擔任相同的職位。但到了戰國時代,“大司馬”和“司馬”間開始出現差別,《尉繚子》記載戰國時魏國的軍隊編制是“
《左傳》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春秋時諸侯國大多隻有一軍(少數大國有二軍、三軍甚至五六軍),因此指揮層級比較簡單,“司馬”可以直接指揮到軍;而戰國時各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軍隊編制也擴大了,因此先在“司馬”下設立了“
諸侯割據
大戰國時代的終結者和勝利者——秦國,恰好最後採用了“司馬”——“都尉“——“司馬”的編制體系,這一體系也隨之被沿用到秦、漢,甚至更後的時代。漢魏軍隊的編制,五人為伍,兩伍為什五什為隊,兩隊為屯,兩屯為曲,兩曲為部,五部為營,最高編制“營”有2000人,長官為將軍或校尉,“部”則有400人,長官為“部司馬”或“別部司馬”,簡稱“司馬”。除了“部司馬”“別部司馬”,漢魏之際還出現了將軍府司馬即持節開府的高級將軍可以置“司馬”一人,作為自己的高級幕僚這個“司馬”通常是文人,這也開創了唐代以後在州府設立文人擔任的州司馬之先河。
秦國地圖
那麼“大司馬”呢?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漢朝將最高武官的職位定為大司馬,和丞相改稱的“大司徒”、御史大夫改稱的“大司空”合併成為“三公”,是最高官職,秩萬石,地位在百官之上;公元51年,為了壓抑高官的權勢,皇帝下令去掉“三公”頭銜裡的“大”字, “大司徒、大司空”改稱司徒、司空唯獨大司馬”被改稱為“大尉”。唐代的各種司馬已經不掌兵權——事實上什麼權也不掌,往往被用於安置夠級別做官的大閒人,或者被排擠、貶抑的官員。王文事件後被一股腦扔到外地的劉禹錫、柳宗元、程異等八個“同黨”,就都被掛上了州司馬的頭銜),時年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是白居易一生中最倒黴的時光,又何來“威風”一說。
《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