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质疑“偷东西”,工作人员要求搜身,妈妈的做法很“给力”

家长们应该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带着孩子逛着超市,该买的零食一样不少了都放购物车里了,但是他遇到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偏不跟自己打招呼,自顾自地往衣服口袋里塞,然后等出了超市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结账。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小脑袋里没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概念,因此很多妈妈都曾为此困扰过。

孩子偷拿商品,被工作人员要求搜身

比如朋友有一次带女儿朵朵到超市里买东西,朵朵刚学会走路没多久,还对这个世界十分好奇。进入超市这个“新世界”,难免要四处探索。

孩子东跑西跑,朋友面对工作人员嫌弃的白眼,也只得红着脸教训朵朵不可以乱跑。

然而结完账要出店门的时候,母女俩却被工作人员给拦了下来。原来工作人员看到朵朵把超市里的巧克力揣进了兜里,指责朵朵偷东西并要求搜身。

面对自己家女儿被指责偷东西,并且要被搜身,朋友心中的怒火难以压抑,同时也害怕女儿的自尊受到打击,便跟工作人员争论了起来。

“我家女儿才两岁,根本就不懂付账买东西这回事,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能就会拿起来。我家孩子不懂事拿了你们这的东西,我可以替她道歉、付账,但请别指责我家孩子偷东西!”

面对朋友的回怼,工作人员只觉得理亏,也不好再说什么。

保护了孩子自尊,背后也要教孩子

朋友翻到了朵朵口袋里的巧克力并且付款后,把朵朵带到附近人少的地方,耐心地告诉朵朵:“朵朵,偷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你知道吗?”

也许孩子是被之前的氛围吓到了,呆呆站在自己妈妈面前不敢说话。

于是朋友又耐心地告诉孩子:“我们自己家的东西,自然可以拿起来就吃,妈妈不会反对。但是我们到了超市以后,你喜欢的东西,只有在前台收银阿姨哪里付完款,我们才能带走”

在面对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妈妈应该怎样做才能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能顺便教育到孩子呢?

1.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

面对外人的指责,作为妈妈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但同时也要避免与人争吵,表达出孩子做错事的歉意。

同时也要向对方表达,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是在无意识下给对方造成的困扰,不可能是有意的。

2.教育孩子是非对错

孩子太小,不懂是非对错,难以避免在外面给别人带来困扰,因此妈妈要告知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错误不是太严重,妈妈不要凶孩子,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就可以。如果一味地凶孩子,孩子的心里也只剩下害怕,什么都记不住。

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影响很深。

3.教育孩子重在日常生活

其实避免孩子在公共场合做错事、给他人带来困扰,妈妈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就要多教孩子。

比如与孩子约定,公共场合不可以大声喧哗。再比如收到别人赠送的东西,不要忘了说一声谢谢等等。

当看到别人家“熊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妈妈也要小声地告诉孩子,不要向坏孩子学习等等。

相信,聪明的妈妈都能教出听话的乖孩子,不断做错事,就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孩子被外人指责的时候,做妈妈的不仅仅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同时也要教育孩子。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3~6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阅读的敏感期,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采取阅读的方式,能够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他潜移默化的学到一些知识。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套有关性格品格培养的中英双语绘本,同时对启蒙孩子的英语基础也有很大帮助。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

这是一套专门为0-6岁小朋友编写的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的绘本,共有10册。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主题典型鲜明,针对性强。涵盖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性格问题,包括胆小,自负,自卑,没有主见,逃避问题,害怕失败等等。

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小动物主角,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符合孩子认知特点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英双语,每一本都有英语汉语两种语言标注:跨页大图,每一幅图都是精心描绘设计充满了温馨童趣的大图。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