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员工离职这么做才不会有法律风险!

关于员工离职,公司应该防控的劳动争议法律风险有哪些?首先我们来看员工离职的方法有哪几种?一个员工离职无非有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员工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也就是常说的我不干这活了。

第二,用人单位开除员工,也就是用人单位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关系。

第三,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劳动合同到期或者达到法定终止的事由,比如退休等原因,员工要从用人单位离开,我们一一分析这些方式分别有哪些风险,以及公司如何去防控这些法律风险。


如何降低员工的离职风险?这是每个企业主都需要解决的。

快一起看看,你可以预防的有哪些~


劳动者解除合同给用人单位带来的风险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此用人单位应尽量避免以下事项发生,以免带来经济赔偿的风险。

法律风险:强行给员工“放假”或“停工”,可视为未提供劳动条件。

法律风险:拖一天或少付一元,未及时付工资或加班费,也是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法律风险:用人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只参加部分险种、不按劳动者工资水平缴纳社保,均属未依法缴纳。除了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必须补缴社会保险费,并承担由此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如果说员工的辞职申请里面写的理由是因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或者是写得更加具体,比如因用人单位拖欠我工资,因用人单位不给我上社保,因用人单位不给我提供劳动保护,等原因向公司提出辞职,那这样公司就非常被动了。虽然是员工主动辞职,但是法律上也是支持经济补偿金的。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几乎90%的劳动争议都是因为离职而引发的。现实中如果用人单位想开掉员工,理由有多种多样,包括不胜任工作,取消岗位经营调整,工作态度差,顶撞上司构架的调整,旷工 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等。

那么这么多理由,哪些符合法律的规定,哪些不符合法律规定呢?还有哪些理由是明明企业有道理,但是最后变得没有道理呢?其实按照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开除员工的理由有十几种,但是这十几种理由有好用的,也有不好用的。本月18日讲座将有更全面的操作指导,如想拿到更多干货操作方法,可添加小助手拿课件咨询哟!

法律风险控制措施:试用期内也不能随意辞退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由用人单位举证;

实践中碰到的最大风险点在于用人单位对于员工虽然有试用期的规定,规定三年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六个月,但事实上对于员工试用期达到什么要求和条件没有任何约定,这样就等于用人单位无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在试用期对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运用好法律为自己防范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风险。

应对措施:

①进行招聘前,制定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录用条件,录用条件应当具体化, 书面化,公示化,证据化。如何制定,请留意本月热门讲座《离职致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存在的法律风险》的内容;

②对处在试用期内的员工,要注意在工作中随时按录用条件进行考察;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法律风险:这里的“调整工作岗位”是不需劳动者同意的,实践中用人单位在适用时需注意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需经 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的程序,只有在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解除劳动合同。

应对措施:运用绩效考核等方法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岗位。具体考核方法如何制订,可以留意近期开展的热门讲座

《离职致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存在的法律风险》的内容。

3、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法律风险提示:①什么情况属于“严重”,应当在规章制度中进行明确以利于操作。②对于中小错误,可以采取累积制,如规定三次违纪即可构成严重违反。③保留书面证据。

注意:用人单位单方开除员工,落实到法律上叫员工不胜任工作,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确定这个员工不胜任工作。其次不胜任工作不是能够直接就解除的,还必须经过一个程序,要么调岗,要么培训员工,因为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以后还不胜任工作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且需要提前30日通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所以企业主们要想一想,我们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考勤制度,奖惩制度 绩效制度等等,有没有经过民主制定程序,对员工来说是否生效?有些时候,如果你了解与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实操指导,就可以规避 80% 的风险。


安孚企服家

安孚企服家隶属于安孚股份公司,与安孚律师事务所长期合作为客户提供法律咨询与实务。安孚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拥有长达近三十年的法律从业经验,事务所的执业律师、律师助理等均毕业于知名法律院校,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执业经验。

律所设有:人身损害事务部、公司法事务部、刑事诉讼事务部、民商法事务部、婚姻与继承事务部、劳动法事务部、保险法事务部、知识产权事务部、公益法事务部等特色部门。

在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大家共渡难关,有关法律的问题均可留言咨询,我们将会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