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年,努尔哈赤自称“天命汗”,铸“天命汗钱”,钱币的面文有几种?铸造水平怎样?

唐山大钱


先回答题主第一个问题,天命钱的面文分为,满文与汉文两种。两种面文叫法略有不同。汉文直读为:

天命通宝,满文译为:天命汗之钱。

其中满文天命钱根据面文差异可分为:高命、低命、长命、短命、进王、退王、斜王、进宝、退宝、斜宝等不同版别。

天命汗钱与天命通宝

天命汗钱为努尔哈赤铸造的天命钱的满文版。

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太祖初铸“天命通宝”钱,别以满、汉文为二品,满文一品钱质较汉文一品为大。汉文天命钱为直读“天命通宝”。满文天命钱按丁福保《古钱学纲要》释为“天命汗之钱”;左为满文“阿铺开”,乃汉文“天”字;右为满文“福灵阿”,乃汉文“命”字;上为满文“汗”,乃汉文“王者”;下为满文“几哈”,乃汉文“之钱”。

所以题主所发的图片其实是汉文版天命钱,应称为:天命通宝

再回答题主第二个问题。

天命钱的铸造水平如何?

天命钱的铸造水平用四个字简单总结就是:实在粗糙!

天命钱铸造时期为后金与明朝战争对峙时期。后金,也就是金。金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游牧民族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在!粗糙!

马背上的民族在制币工艺上,肯定欠缺的不止一点点。所以天命钱的做工非常粗糙,铜色暗赤,质量粗劣。外括不规整,版别众多不统一。

真的是:实在粗糙了!


币币叨叨叨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在关外建国,建元天命,铸有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

天命汗钱版式不多,主要有小样与大样光背二种,大样少一些。有一种面小满文背圈星者少见。另外,民国时期大泉家张叔驯旧藏一枚天命汗钱背上满文十大钱罕见。有一个版式与正常天命汗钱满文书写有异者,也属罕见品。传世天命汗钱大钱真伪存疑。

有一品汉文天命通宝背上星也属少见品。还有一种直径达5.50厘米的满文"天下太平"大钱应该是关外皇宫里的宫钱,亦是罕见品。


神州泉子


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

造。传世有满文,汉文两种文字。铸行量不大,存世

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小平

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按左右上下顺

序读,颇为奇特。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

大。传世还有种天命汗大钱,是不是伪品正在考证

之中。

满文钱面文译作“天命汗钱”,此钱依老满文写成

读法由穿左读起,至穿石,再上下读。左为阿甫开

依,汉语为天;右为福令阿,汉语为命;上为罕,汉

语为汗王;下为几哈,汉语为钱,合译为天命罕王

之钱。满文读音为:“阿甫开依福令阿罕几哈”。

天命通宝铜质为黄铜,铸有满文天命通宝和汉文天

命通宝两种。这两种文字的天命通宝是同时铸造

的,两种皆为小平钱。汉文天命通宝相对满文天命

通宝而言铸行数量要少一些。满文天命通宝相传钱

文是由满文的创始人之一的额尔德尼书写的。满文

天命通宝正面钱文为直读,读法顺序为先穿左、次

穿石、再穿上、最后是穿下。读音依照顺序为“阿铺

机、福灵阿、汗、几哈。"汉语译为"“天命大汗之钱

(《古钱学纲要》)钱背无文字。相传当时女真(满

族)人多不用钱,他们得到天命通宝后大多用来充

当装饰品。后金军队打仗时一些八旗士兵常把天命

通宝佩戴于佩戴于衣帽之上或袍襟之前,据说可以

躲避挥火器、刀枪。以至后代铸钱时,分发给士兵

佩带,直到顺治,康熙时仍有这种情况。汉文天命

通宝面文是档书汉字,为直读“天命通宝”。钱文书

法较差,钱肖无文字。无论是满文天命通宝还是汉

文天命通宝其铸造都是工艺当恶劣、铜色赤暗这也

和后金初建,百废待兴有关系。天命通宝,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

左右上下序读,光肖无文,Xp钱径2.7-2.8厘米,重

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第一代货

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

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

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

满文天命通宝:面文为无圈点老满文,素肖,钱径

大于汉文天命通宝钱。基本版别有昂命与降命两

种,又可细分为长字,中字,阔天等版。

汉文天命通宝:面文为四字档书天命通宝,素背。

读法与满文天命钱不同,顺序为上下左石。钱文粗

犷豪放而不失精致,字体古朴,仔细品读别有一翻

韵味。基本版别有降天昂命和降命版以及昂天类。

又可细分为小天,双点通,长人命,象鼻通等版。

满汉天命通宝钱材质均有两种,红铜质与黄铜质

从出土量看黄铜钱少于红铜钱。天命通宝楷书Xp光肖80元

天命通宝箓书折十肖满文1500元

满文天命通宝(大型)600元

天命通宝(天启版)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