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跌還是漲?買房成本越來越高,賣房收益越來越低,咋辦?

房價是跌還是漲?買房成本越來越高,賣房收益越來越低,咋辦?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從4月份二手房價格變動情況來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8個城市出現了同比下跌,這也意味著8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跌回一年前水平,這8個城市分別為北京、廈門、鄭州、上海、天津、石家莊、南京和濟南。

房價跌了,真的是限購起到了作用嗎?

其實更準確的說,是限購起到了引導作用。從2008年開始,金融槓桿的作用就開始顯現;資金融入房地產,第一批買房人發現收益根本不封頂,買房幾乎和“賺錢”劃了等號。各地方也發現,發展房地產,簡直就是給GDP裝上了永動機。

然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一波槓桿加過,繁華過去,就發現誰是大潮退去後的裸泳者。一二線城市憑藉其經濟基礎的實力和吸引人口的能力,房價或平或微漲,而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熱詞,很快從“土豪”“賺錢”變成了“空城”“鬼城”。也因此,為了防止出現房地產的大蕭條,各種限制措施就出臺了。

房價是跌還是漲?買房成本越來越高,賣房收益越來越低,咋辦?

限購限售,實際上就是穩定市場的手段,不僅僅是防止房價上漲,更是為了防止房價下跌。

但房子蓋好了,終究是要賣的。大量降價是不可行的,因為這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所以,只能通過政策的支持,讓想買房的人動起來。

於是,我們看到,從2015年開始,各地購房政策開始鬆綁。二三線城市紛紛取消限購,信貸政策也持續跟進,降低首付款比例,下調貸款利率。此外,2017年各地開始實行棚改貨幣化,房屋拆遷後實行貨幣補償,從而實現人民有錢買房,繼而消除了庫存。

房價是跌還是漲?買房成本越來越高,賣房收益越來越低,咋辦?

貨幣是好的,槓桿是有力的,但背後的風險也是存在的。當現在還有炒房的人蠢蠢欲動,不妨回顧一下房地產發展的歷史,就知道:沒買房的別盼著崩盤,買了房的不要期望暴漲,想投資的最好看看其他市場。

畢竟經濟無論如何找到新的發展點,都要建立在樓市泡沫堅固的基礎上,房地產尾大不掉並非貶義,而是客觀事實。由此,對於房地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擠壓市場流動性,讓樓市逐漸高位封盤。所以,未來買房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賣房的收益則會越來越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