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之南,一路向西的古城濟南

濟水之南,一路向西的古城濟南

在山東濟南西遷的過程中,從現在章丘境內的平陵城遷到歷山腳下的歷城,無疑是濟南城遷移幅度最大的一次。

歷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邑,但由於歷史久遠,古歷城的具體情況並沒有詳細地記載。原濟南市社科院副院長榮斌認為,根據濟南考古發掘的情況來分析,古歷城的中心位置大致就在今天的泉城廣場到泉城路之間,從濟南老城區發掘的首次發現的生活用品以及房屋地基來看,當時的濟南郡治所由平陵西遷至歷城大約是在西晉末年。但是其府衙並沒有遷入歷城舊城,而是在歷城東側另建了一座新城來安置濟南郡的府衙,當時叫做東城。由此開始,濟南城出現了東西二城並治的情況,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城市結構。“雙子城”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宋代,北宋時大明湖被稱為“西湖”,就是因為其位於當時的濟南東城之西。

1928年4月,一位學者在平陵城考古調查時發現了後來轟動世界的濟南城子崖遺址。城子崖古城一度被荒棄,結合商代文化在濟南市區一帶的發現,說明那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經由城子崖轉移到今山東省濟南市區附近。

歷下古城早在漢代就已經修建,並開始形成規模。據1633年的《歷乘·建置》也曾記載:“歷下城建自漢,西晉永嘉年間移平陵城於此,而城始大。”也就是說,歷下古城早在漢代就已建成,只是晉永嘉年間將治所移至歷下後,歷下古城才又得以進一步擴大。

歷下古城的城址故基很難考證。但從《水經注》的記述中,可以約略測知,西門大致就是今日的西門,東門約在院前街十字路口附近,北門在省府前街北端,南門在今榜棚街南口。晉永嘉年間,濟南治所由平陵城遷移至歷下後,又在古城以東另建東城。元朝時,古城和東城合一,城區範圍進一步擴大。

蠶食般西移,大明湖見證老濟南城市佈局

徐北文先生認為:遷址後濟南城發展的總趨勢就是東西城逐漸融合,並向西延伸最終包容了現在的整個大明湖,形成後來濟南所謂“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佈局。

大明湖的變化最能說明濟南城變遷的情況。北宋之前,大明湖的規模遠大於現在,向北一直延伸到現在的華山附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出任齊州知州,齊州治所在濟南,曾鞏在任上為濟南的城市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疏通了濟南的河道,使各路泉水皆入當時的“西湖”,並在北面修建了水門調節湖水,水門的位置就是以後濟南城北門的位置,即現在大明湖公園的匯波樓。

從此以後,大明湖基本就被圈定在了濟南城內。到了金代,從西晉開始的濟南城東西城之分就基本消失,大明湖的“西湖”之名漸漸被廢棄。元明之後,濟南城的發展就基本定型了。元代的濟南是一座商業高度繁榮的城市,當時濟水是重要的航運通道,是大運河和大海之間的一條天然橋樑,溝通了元朝河運和海運兩大經濟命脈。此時濟南城北郊的濼口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重要的商埠,而北齊開鑿的發源於濟南的小清河則發展成了山東的鹽運要道。

明朝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濟南城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整修,由土城變成了磚城。當時修建的濟南城周長12裡48丈,高3丈2尺,共有四門,其中東門為齊川門,在現今東關大街一帶;西門叫濼源門,在今泉城路西口;北門為匯波門,就是今大明湖公園內匯波樓;南門叫舜田門,在今泉城廣場附近。這個輪廓已和今日老城區相同,這次修建是濟南歷朝城市建設規模最大和最完善的一次。至此濟南城的規模大致形成,直到清末濟南城的變化都不大。

由於歷代的不斷修建,濟南古城佈局合理,加上山河湖泉的自然景觀,濟南更加顯得古樸、雄偉、壯麗。徐北文先生曾說,清朝末年,濟南老城進行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擴建,為了抵禦捻軍進攻,1864年開始在濟南城外南、東、西三面築圩。這次本是軍事目的建設,卻使濟南城區面積增加了數倍,向南擴展到現今文化路一線,向東大約到今天曆山路一線,向西到杆石橋、普利門一線。

開設商埠,步入現代的最後一次西擴

1904年,老濟南在中國近代史上完成了一次充滿現代意味的西遷,這是濟南西遷的最後一步。清光緒三十年的四月初,濟南正式開埠。當時濟南商埠的範圍是:東起館驛街西首的十王殿(今緯一路),西至大槐樹(今緯十二路),南沿長清大道(今經七路西段),北以膠濟鐵路為限,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1公里,市區範圍繼續擴大。

原濟南市社科院副院長榮斌則認為,開設商埠之後,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並沒有本質上的變化,只是商業中心有了改變。所以,把這一次概括成西擴應該更合適。

之所以把濟南開埠當作西遷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因為商埠在濟南舊城圩外以西重闢新城。之後,濟南商埠又經歷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擴建,其最終範圍確定在如今的經緯路以內。進入20世紀的幾年之內,津浦鐵路、膠濟鐵路相繼建成,並在濟南交會。由此帶來了濟南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今的泉城路一帶成為當時的古城中心,而濟南商埠中心則以大觀園商場為中心。在當時就形成了一個大城市中的兩個中心的城市格局。

濟南商埠是完全由中國人自主建立,擁有全部主權的商業區。雖然歷經百年,現在的大觀園周邊,火車站附近,舊日商埠區域內仍可以見到頗帶“洋氣”的西式建築,在中式的現代化高樓大廈中,仍然散發著歷史的韻味。

如今,未來泉城的“模樣”已經設計出來。在《2003年-2020年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中,濟南市終於確定的空間發展戰略是: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城市規模將擴充至400平方公里。拓展發展空間、規劃建設新區、改善提升老城的要求,是城市建設重大戰略調整的進程。

濟南舊城的選址,是巧居廣川之上,大山之下,城南連綿群山是城市的綠色屏障,山、河、湖、泉與城巧妙組合,憑藉山水之勝,城市格局渾然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