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系年》與濟水齊長城


清華簡《系年》與濟水齊長城

齊長城長清段



清華簡《系年》與濟水齊長城

齊長城夢泉段



清華簡《系年》與濟水齊長城

齊長城線路圖(濟水齊長城路線為推測)



□武振偉

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竹簡,記載了周初至戰國間諸多史事,多有傳世文獻所不載者,其重要價值不言而喻。經整理出版的第二輯,出版者定名為《系年》(簡稱清華簡《系年》),其中第二十章的記載為齊長城的線路、修建年代等存在爭議的問題提供了新的史料。

清華簡《系年》自發布以來,通過對簡文的釋讀,對西周至春秋戰國之際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系年》中多次提到齊長城,這些記載對於齊長城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齊長城,是周代齊國重要的防禦設施,現今仍多有遺蹟保存。據齊長城普查得知,現存齊長城的起點是在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廣裡村北,至青島市黃島區薛家島鎮於家河莊東北進入黃海。這是我們所熟知的齊長城。

《系年》第二十章記載:“晉景公立十又五年,申公屈巫自晉蹠(適)吳,焉始通吳晉之路,二邦為好,以至晉悼公。悼公立十又一年,公會諸侯,以與吳王壽夢相見於虢。晉簡公立五年,與吳王闔閭伐楚。闔閭即世,夫差王即位。晉簡公會諸侯,以與夫差王相見於黃池。越公句踐克吳,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為好。晉敬公立十又一年,趙桓子會﹝諸﹞侯之大夫,以與越令尹宋盟於□,遂以伐齊,齊人焉始為長城於濟,自南山屬之北海。晉幽公立四年,趙狗率師與越公朱句伐齊,晉師□長城句俞之門。越公、宋公敗齊師於襄平。至今晉、越以為好。”

晉敬公十一年即齊宣公十五年,為公元前441 年,《系年》明確標註了齊長城的始建年代。而且明確指出,齊國修築長城的動因在於防禦晉國與越國的進攻。

在齊長城始修年代上,歷來聚訟紛紜,眾多齊文化研究者認為齊長城修築於春秋時期齊桓公時代。主要依據是《管子·輕重丁》記載:“管子問於桓公:‘敢問齊方於幾何裡?’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陰雍長城之地,其於齊國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但鑑於《管子》一書成書的複雜性,以這條史料來斷定齊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是不嚴謹的。再者,齊長城並非齊國的南部國界,齊桓公時期,齊國疆界已經超出齊長城的範圍。

從考古學角度看,將齊長城始建的年代定於齊宣公時期是可信的。考古學家通過對齊長城源頭遺蹟的調查認為,齊長城源頭現存夯土城牆的建築年代在春秋晚期偏晚階段,推斷齊長城源頭建置年代的上限不會超越春秋晚期偏晚階段,更不會早到齊桓公之時,“齊長城源頭設置年代上限不超過魯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 年),下限不晚於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築城年代始於春秋晚期偏晚階段,使用於戰國時期,田齊為其鼎盛時期。”《系年》載公元前441 年“始為長城於濟”,應該是齊長城的始建年代。

與上述考古論斷相吻合的是,有關史料和出土文獻證實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齊長城已經修築了一部分,並具備了防禦功能。公元前404年,爆發了三晉伐齊之戰事。《系年》第二十二章也有記載:“韓虔、趙籍、魏擊率師與越公翳伐齊,齊與越成,以建陽、巨阝陵之田,且男女服。越公與齊侯貸、魯侯衍盟於魯稷門之外。越公入饗於魯,魯侯御,齊侯參乘以入。”《水經·汶水注》引《古本竹書紀年》對這一戰事也有記載:“晉烈公十二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翟員伐齊入長城。”應該說,自公元前441年齊國開始在濟水修築長城,到公元前404年,濟水之東側平陰齊長城已經初具規模,並在三晉伐齊之戰事中發揮了作用。

《系年》第二十章記載的“齊人焉始為長城於濟,自南山屬之北海”這句話不僅指出齊長城的修築時間,還說明了齊長城的走向及起訖地點,即“自南山屬之北海”。整理者認為,“(齊長城)最初當是在濟水的防護堤基礎上加固改建而成,其走向是東起平陰東部的山陵,沿濟水東北行,經過濟南,東北入渤海。南山,疑指平陰一帶的丘陵地帶。北海,今之渤海。《莊子·秋水》中記載:‘(河伯)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濟水走向是自南山起,經歷下(今山東濟南)往東,到北海。”這條齊長城的走向是東北至西南走向的,沿濟水而修築。對於這條濟水齊長城,《系年》研究者多有贊同,並將濟水齊長城稱之為“濟水岸防”長城,認為“其南部起點大致與山地長城相同,沿濟水東岸直至‘北海’,全長約計300公里左右。與‘山地長城’以‘人字形’佈局,連接三面環海的岸線,共同構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完整閉合的軍事防禦體系”。即使是認為濟水齊長城沒有可靠的文獻資料和考古發現來支撐的研究者,也認為並不能排除這一可能。而在清華簡《系年》發現之前,研究者一般不認為存在濟水長城,而只有山地長城。王獻唐先生的看法極具代表性,“平地版築,防線過長,耗費又大,幸而有兩道水,一是濟水,一是黃河,替它作了水防。”

《系年》中關於齊長城的記載在傳世文獻中也是存在的,只是長期為人們所忽視,或者因為與齊長城遺蹟不合而遭到質疑。《史記·楚世家》射者對楚頃襄王曰:“若王之於弋誠好而不厭,則出寶弓,碆新繳,射噣鳥於東海,還蓋長城以為防,朝射東莒,夕發浿丘,夜加即墨,顧據午道,則長城之東收而太山之北舉矣。”東海與長城對舉,東海在東,長城在西,長城之東,泰山之北,正是齊國的疆域,此處的長城應指東北走向的濟水齊長城,而非東南走向的泰沂山脈齊長城。《史記·趙世家》中有趙國佔領齊長城20多年的記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也有齊威王奪回長城的記載:“遂起兵西擊趙、衛……趙人歸我長城。”趙國位於齊國的西北方,而現存齊長城位於齊國南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威王二十四年,齊威王與魏惠王比寶時說:“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從高唐的位置看,顯然,趙國不可能佔領泰沂山脈之齊長城,所佔領的必然是《系年》所言濟水齊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七年,侵齊,至長城。”“(趙敬侯)十八年,齊、魏伐我,我決河水灌之,兵去。”說明齊國與趙國的疆界從以濟水為界,到此後趙國東南與齊、魏以河水為界,趙國的勢力始終沒有到達平陰一帶。

《史記·趙世家》張守節《正義》引《太山郡記》曰:“太山西北有長城,緣河經太山千餘里,琅邪臺入海。”《史記·楚世家》正義不僅引了《太山郡記》》,還引《括地誌》雲:“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緣河歷太山北岡上,經濟州淄川,即西南兗州博城縣北,東至琅邪臺入海。”這兩則引文都提到了齊長城“緣河”的特徵,緣即“圍繞”(指平面上)的意思。據齊長城實地調查看,齊長城遺蹟最西段並不繞河而築,只是連接濟水之東岸而已。緣河而築的齊長城必然另有一段,依據文獻推測,應有一段沿濟水而築的齊長城存在。

秦滅六國之後,“壞城郭,決通堤防”(《史記·秦始皇本紀》),處於內地的列國長城大部分被破壞,齊長城也不例外。而且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近代黃河奪濟水故道入海,河堤經過歷代增築,即便存在濟水長城,恐怕現在也已經很難發現其遺蹟。

有學者推測,舊時“齊河八景”中的“長嶺東環”中的“長嶺”可能是齊長城遺存。在《民國齊河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縣郭東南,長嶺迤邐,盤紆岪鬱,亙若長虹。下溼高原,溝塍刻鏤。每於春秋佳日,勸課耕耘。雨笠煙蓑,宛然圖畫。”但目前對此處遺蹟的研究並不深入,無法完全證實齊河縣之“長嶺”之名稱可能與齊長城有關。

查現存泰沂山脈齊長城所經地區之地方誌,不難發現,齊長城大多被稱為“長城嶺”。如:《道光長清縣誌》:“至梯子山歷城與萊蕪接界處,為長城嶺。”《道光泰安縣誌》:“長城嶺俗呼大橫嶺,縣西北六十里,即泰山岡阜,古長城所經。”可見,將齊長城稱之為“嶺”是一種比較通行的說法。而齊河縣八景之“長嶺東環”,有可能為了整體押韻和字數限制,而作了省略。如果僅僅是普通河堤,時人為何不將其命名為“長堤東環”呢?可以說,從名稱上看,齊河縣之“長嶺”,可能與濟水齊長城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