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文史」甘肅成縣孔廟記

【成縣文史】成縣孔廟記

「成縣文史」甘肅成縣孔廟記

孔廟舊稱文廟,今已毀無存。其故址在縣城內西大街,即現在文化廣場西側。

據成縣新志記載,孔廟初建於北宋慶曆年間。明洪武七年,知縣鮑子信重修,正德年間遭寇焚燬,僅存大成殿一座,隨之復建如初。明末復毀,清順治七年,知縣王允和教諭孟孔脈將廟移建上城北部(坐南向北)。後知縣歐陽城,教諭黨不祿依照禮部王鐸的指示,又移建上城東北(坐北面南)。康熙四十七年,知縣劉瑜,仍移建於故址,並改名“文昌閣”,根據清朝統一規定,“文昌閣”建築規模較大,造型宏偉,設備亦較齊全。直至一九二五年(國民十二年)因年久失修,崇聖祠及東西兩座,牆壁後傾,有倒頹之危,於是,在縣長孫某及地方耆紳的倡導下,用補修城牆的節餘經費對有關建築進行了整修,使之煥然一新,後因來成軍隊經常駐在其中,肆意破壞。先後將宗經閣、更衣廳、忠孝祠、節烈祠等十多間房屋拆散。因此,1935年地方耆紳建議縣長報請上級同意,將文廟改設為蓮湖完全小學,除大成殿和崇聖祠外,其他房屋一律改作教室,辦公室以及圖書室等,大成殿和崇聖祠,抗日戰爭期間,縣裡曾用作倉庫儲存所徵賦糧,後逐漸倒塌。

文廟座北向南,面臨西大街,正南方無門,僅立高大照壁一座,為純白色,其兩端為磚砌華牆,與東西兩院牆,互相連結。

東牆南端,設立大門一座,名曰義路,西牆南端亦設大門一座,名曰禮門,用以出入。義路以北,緊靠東牆,有小房三間,名曰更衣廳,是祭祀時主祭者更換禮服的地方。

北進,東面有大房三間,名曰忠孝祠,西面亦有大房三間,名曰節烈祠,凡本縣人民,男的有忠孝事蹟,女的有節烈事蹟者,死後由地方申報縣上備文報省轉京奉旨批准,頒發制誥後,分別供於忠孝祠和節烈祠。

再北進,院內正中有面向南正門一座,名樞星門,此門毀壞很早,無跡可辯,因之在最後修補孔廟時,也未重修。

樞星門和戟門大院的中央,有兩個人工開掘,磚頭輔砌的三角形小池,名曰泮池,池周有小花牆圍護,兩池之間建有拱橋,橋兩邊亦有低矮小花牆圍護,橋下兩池相通,池面栽有蓮花,過拱橋不遠為戟門,系大房三間,中間為過道,左右兩間陳列著祭祀用的樂器和舞器。

進入戟門,有東西相對的兩座房屋各三間,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名宦祠內供奉本縣或本州郡做官而政跡卓著者,如李翕,黃泳等,鄉賢祠內拱奉的,全系本縣或本郡有名望或有勞跡者,如姜維,汪滸等。再北進,有東西相對的大房兩座各五間,稱東、西廡,專供奉孔子的學生和歷朝名宦賢相以及學者。

兩廡正北方,築有一臺,高約三尺,名為樂臺,又稱樂舞午臺,是春秋兩季祭祀時奏樂和跳舞的地方,臺正面僅鑲有正方形石刻二龍戲珠的圖案一方,東西兩面的正中,各設臺階一處,方磚鋪成,異常平整。

樂臺上面為大殿,系三楹三門設有窗戶,門前為寬約五尺以上的廊簷,廊正中及左右各有臺階三級,整個建築造型設正門宮殿式,美觀又雄壯,殿內後牆正中設有暖閣,孔子的神座(木製牌位)。暖閣的外面,有四配神位分列左右(亦木製牌位),所謂四配者,是從孔子學習,能夠升堂入室有成就的四人即曾參、顏回、孔伋(孔子的孫子)、孟軻,四配以下則為十哲(因顏回列入四配,實則只有九哲的牌位分列左右,乃系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們是閔子騫、冉百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大成殿的後面為崇聖祠,規模僅次於大成殿,專供奉孔子的家屬,即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母親顏氏和兒子孔百魚(孔伋之父),崇聖祠亦為大房三楹。

宗經閣,位於崇聖祠以東,即現在體育場北端,工人具樂部的基地。為上下兩層,呈正方形大樓,底層牆壁的四周,鑲著左宗棠所書的朱熹讀書四箴,其上層四周均有欄杆圍繞,室內除書櫃桌椅外,別無他物,儲存的書籍,據記載有四書一部,五經各一部,十三經全部,二十一史一部,理性匯參一部(朱熹著,純系朱派理學書)。以上書籍,早已遺失,一九二五年重修時,所謂宗經閣,僅存空樓一座,就已無經可宗。孔廟的修建設計和工程在本縣的所有廟宇中,是比較有聲譽的,惜其毀沒,茲略記之。

汪作炎,(1911-1988年),男,漢族,字子言,甘肅成縣人。祖籍安徽旌德縣。1938年蘭州師範畢業後赴西北抗日聯大文史專修科學習,曾任成縣師範、成縣中學教員、縣教育科科長。著有《成縣要攬》。曾任成縣政協文史資料撰搞員,著有《清末成縣教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