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刘汉连

孩子在两三岁左右的时候会很爱发脾气,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冲动,对自己的脾气没有自制力,对挫折的容忍程度往往也是有限的。

比如,孩子要到外面去玩,妈妈不允许的话,孩子会想为什么不允许,如果想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孩子在受到挫折后会出现哭叫吵闹的现象,当脾气发作的时候,很多的父母都会感到十分的棘手。可是要怎样才能够制止孩子的发脾气呢?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万能的答案,只能“对症下药”,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孩子是因为什么发脾气。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在生活中,面对孩子发脾气,妈妈不理睬、奶奶去哄劝、爸爸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进行“讨好”,这些做法有的时候是欠妥当的。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脾气,全家人应该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对于孩子来讲,他喜怒哀乐等情绪往往是毫无掩饰的,孩子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孩子能及时宣泄自己内心各种情绪,只要不干扰其他小朋友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就可以,父母要细心地去观察孩子,然后对孩子足够理解,允许他们去自由地表现,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才能保证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壹父母

两岁左右的孩子发脾气非常普遍,这也正是这个发展阶段被称为“令人烦恼的两岁期”的原因。其实,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发脾气,只不过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发脾气,不耍耍脾气就长大的孩子,几乎是不存在的。

小孩子发脾气,常常是因为感觉受挫。处于学步期的两三岁孩子,身体正快速发育,但是他们的运动技能往往跟不上他们想做的事情。比如,他们非常想做某件事情,可就是做不成功。这时候,他们会感到生气、懊恼,甚至会大发雷霆。再比如,他们想要某个东西,但却不具备相应的表达能力,大人也没能及时理解孩子的意图,这时候,他们也会产生挫败感,进而脾气发作。还有,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而孩子不愿意,或者你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而孩子非要做,这个时候,大人的要求与孩子的愿望产生冲突,孩子也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引爆孩子的脾气。导致孩子发脾气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疲倦、情绪痛苦及生活作息突然或意外的改变。

我们无法阻止孩子每一次发脾气的机会。但是,有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即将爆发脾气的征兆,并提前化解孩子的脾气。比如,在可以变通的情况下,答应孩子的要求,消除孩子的挫败感。当孩子不再有挫败感,他们也就没了生气的理由。

如果孩子已经生气了,大人该怎么办呢?记住如下的三点非常重要:

一是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上所述,孩子生气,主要是一种挫败感的表达。当孩子已经产生挫败感的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有的时候情绪表达出来了, 孩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让孩子独自生气一会儿,或者大人与孩子共情,这两种办法都是非常管用的。

二是不要屈从于他们的脾气。如果孩子一发脾气你就让步,发脾气的情形就会更加频繁地发生。这样,当下次孩子遭遇挫败的时候,孩子就会如法炮制,而且你能够成功应对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是当孩子生气时,最好的办法不是压制他,更不能跟孩子对着生气,而是想方设法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更感兴趣的其他活动或事情之上。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示: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大人一定要确保孩子不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小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可能有些不管不顾。如果孩子在伤害自己或他人,或者损坏东西,大人一定要及时制止。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模式,那是很危险的。

参考文献:《超级保姆的育儿问答》、《超级保姆的教养金律》,乔·弗洛斯特著,田科武译。


超级爸爸

2岁孩子进入叛逆期,家长掌握这3点,让孩子乖乖听话不再是奢望。

孩子2岁,越来越不听话了,要他干啥偏偏不干,发起横来谁也挡不住。

爱发脾气,怎么讲都不理,越哭越凶。有没有发现宝宝到了2岁左右,这种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被形象的称为Trouble Two。原本那个乖宝宝仿佛一夜间变得蛮不讲理,脾气大得无法招架?

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平等沟通,不摆家长架子

孩子和成人一样,享受被尊重的感觉,喜欢你和他沟通,而不是直接摆出家长姿态。

当有小伙伴很喜欢孩子的玩具时,你打算做个人情送给那个孩子,但事前必须要沟通,征询孩子的意见。

如果他们同意当然最好,如果不同意,就不要勉强。作为妈妈,你必须保护好孩子的物权主义,让他们被尊重,有处置自己喜爱玩具的权利。

沟通的次数多了,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凡事都可以靠沟通去解决,而非哭闹。

2.讲道理为主,不威逼利诱

如果你觉得孩子渴了,应该喝水,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首先询问孩子是否渴了,如果他们说不渴,你可选择不喂。

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是玩大于一切,即使渴了,也可能会先忍着,等游戏结束后再喝水。

因此,你还可以选择讲道理,告诉孩子喝水能帮助拉粑粑,肚子不会疼等你能想到的道理。

一边讲道理一边把他们拉到身边,动作要缓慢,语气要温和,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不耐烦,否则后果会更加严重。

如果宝宝是被你拉过来喝水的,就要慢慢的定好规矩:每次可喂3~5口等。久而久之,他们就知道这个流程,有时即便不渴,也会象征性的喝几口。

讲道理也是育儿中关键点,体现家庭民主,使得孩子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让孩子在民主的家庭中成长,这样甚好。

3.以退为进,不跟孩子对着干

孩子不爱吃饭,需要哄需要喂,这是常事,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包括我。

育儿专家的建议:不想吃就别吃,饿了自然会吃。这是科学理论,是用很多科学数据作支撑的书本知识,我们无需质疑它的准确性。

但实际育儿中妈妈却很难狠心做到,因此就会出现妈妈连哄带骗讲条件满足孩子,就为了让他们吃饭。目的是达到了,但过程太过崎岖,说多了都是泪。

我的做法就是以退为进:有时朵朵想玩个游戏,我斟酌后会同意,但游戏后必须要吃饭。

这样做可能会延长吃饭的时间,但却能让她潜意识知道,无论怎样,饭是肯定要吃的,待她意识清晰后,我就开始对吃饭有一定的时间限定,从而慢慢的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大家可以试试。

当然,这只是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例子,总的来说,就是让妈妈知道,你除了要教育孩子以外,还要尊重孩子,选择沟通、讲道理、以退为进都比直接打骂更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END


我是朵朵妈妈,为写文章放弃减肥的职场妈妈。做及格的职场妈妈,带娃、职场、婚姻、生活,关注我们,让你每天都进步一点。


朵妈是大王

任性的两岁,这其实是几乎所有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阶段。

虽然说叫任性的两岁,其实这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并不局限于两岁。具体说起来,可能会在一岁半到三岁多这个区间出现。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会觉得孩子很难带,动不动发脾气,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各种表现:粘人、爱说不、倔强、自私、不分享、执着、耍横、说谎……(不一定全都有,但有那么几个,爸爸妈妈就很头疼了)

虽然现在很多很有教育意识的家长,已经很清楚,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有这样的表现很正常,但不可否认,这对日常生活中,对于和2岁叛逆期孩子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请爸爸妈妈一定积极的看待,孩子们现在出现的麻烦。

心烦的时候想想这5点,爸爸妈妈的心态可能就好多了。

1. 孩子的反抗不是难搞
2. 孩子说谎不是不诚实
3. 一直问“为什么”,其实不烦人
4. 孩子太黏人,不是不够独立
5. 容易发怒,不是经受不了挫折。

除了用着5点来调整爸爸妈妈的心态之外,还有5点,是爸爸妈妈需要让小宝宝明白的道理。

1、别人也有权利
2、没有人是完美的
3、除了哭,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
4、感觉是会改变的
5、爸爸妈妈知道什么是对我好的

当然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有经验,你跟这个时期的孩子苦口婆心讲道理,通常没什么用。孩子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交流中,慢慢体验,才能明白。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成年人,改善我们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小朋友的过程。

我们可以怎么做?

第一点:沟通,做到反思式的倾听。

所谓反思式的倾听,就是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把孩子此时此刻,心里的想法、情绪说出来。

不要训诫、不要讲道理、不要争辩,这些通常都没有用。

你可以这样说,“看上去你真的生气了,你还想玩玩具,但又不得不把它收起来,这真是太扫兴了,你心里肯定难过死了,但是你只是哭了,你没有尖叫、没说不礼貌的话,你很尊重我,等你舒服一点了,我们可以一起收。”

别担心这样会误导孩子不听你的命令。相反这是在用温柔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同时,你也在坚持你的规则。

你可以理解孩子的情绪,但是,仍然坚持让孩子承担它错误行为的后果。这便是温柔而坚定。

即便孩子因为要承担错误行为的后果而难过,但因为你已经帮助了孩子疏解情绪,孩子会渐渐平静一些,不至于哭闹失控。

第二点:正面引导,选择代替指令。

与其告诉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不如直接告诉孩子:“你可以这样做,你那样做就更好了!”

用选择去代替指令,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如果你说,“把那个凳子搬过来,你搬不搬,你搬不搬?”小朋友一任性,可能就说,“不搬!”

但是如果用选择的方式,就会好很多,比如你可以说,“宝宝,你想把那个蓝色的板凳搬过来还是把那个红色的板凳搬过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有自主的选择权,他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第三点:成为会玩的爸爸妈妈,亲子感情会更好。

比如:很多爸爸妈妈都告诉我,家里的玩具有几筐呢,小朋友都不爱玩,没有什么兴趣了。

那现在就可以把家里的旧玩具翻出来了。

一个普通的小球,它不仅仅是个球,它还可以当苹果,它可以当面包,它甚至可以当天空中划过的一颗彗星……总的来说,就是给玩具的普通玩法加上想象力。

2岁正好是孩子想象力萌发的时候,我们陪他们玩的时候,一旦给旧玩具加上想象力,立刻有了新的活力,孩子立刻觉得很有趣。

孩子之所以跟爸爸妈妈发脾气,内心的OS通常是:你们不理解我!

怎么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理解我呢?

会跟孩子玩,让孩子觉得你好玩,是个好办法。

第四点:适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所谓叛逆和任性,都是因为孩子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所以,在孩子越叛逆的阶段,尊重就显得更加重要。

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小朋友的行为,都可以适当的被尊重。

比如,如果小朋友在涂鸦,让他决定自己想画什么,想怎么画;孩子今天想穿什么衣服出门,只要不过分,都可以听他的,哪怕他太阳天想穿雨鞋,也没关系。

如果担心孩子出门后才发现穿这个不舒服,那么出门前妈妈悄悄带好替换的衣物就好了。不需要在出门前,为了穿什么跟孩子纠结半天,最后出门时大家都一肚子气。

毕竟我们养育子女的目标,是为了帮他们脱离我们的生活,最终成功的进入他们自己的生活。

有任何育儿问题,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真的真的会回复哦。快关注我吧!


Carrie萌育儿研习社

带孩子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不光是生活上的照料,还有学习辅导,成长教育,习惯培养,各种事情都要陪伴,还要随时处理孩子那多变的脸,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意思是脾气说发就发,吵闹无常,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既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且想法还稀奇古怪,变化无常,还特固执,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去顺从家长,也就是说开始叛逆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

两三岁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玩、吃和睡觉啦!哭闹发脾气也是往往因为想要新玩具,想吃好糖果,不肯吃饭,困了哭睡,早起发床气这些啦!而两岁的小孩虽然想法多但是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动手能力也差,经常会出现他说一个意思,家长弄不懂,双方都急就会出现哭闹,还有就是经常玩什么玩具容易弄坏或者弄不成也会哭闹,注意,孩子还没有成熟品德观念,也就是他只会关注到自身的需求,一旦事情发展偏离自己的逾期,也会哭闹,他觉得一切事情就是要按自己的要求进行,这是正常的,你问怎么办?很多人都会列出一大堆资料,心理学啊!幼儿教育啊!保育啊!给你参考,太复杂了,还动不动警告你不要打小孩,要讲道理,你想两岁小孩话都讲不清听不懂,你很多道理虽然简单,缺很难跟孩子沟通,而且吵闹中的孩子更难静下来听你娓娓道来。那是不是没办法了,肯定不是,简单直接,长期坚持,耐心纠正引导,办法如下:

一、爸妈联手,互相配合,刚柔并济,也就是说家里必须要有一个在孩子乱发脾气哭闹的时候能表演狠角色,能够威慑住孩子,稳住他的哭闹。很多人都会跟你讲不要打孩子,我想说的是我们有谁没挨过爸妈的打,又真正有几个家长没打过孩子呢?不是提倡这种方法,而是这是在孩子哭闹不可控或者犯了原则性错误后必要的惩罚和有效的止住办法,还有一点打孩子跟虐打是两回事,就是你最愤怒的时候也要保持清醒,注意轻重,打手掌什么的就可以。。一旦止住哭闹,就要有一个家长扮演和事老的角色了,这个时候孩子虽然止住哭闹了,但是他是迫于暴力或威慑,心理却是委屈的,和事老可以跟他讲最简单的道理了,给与安慰和满足,这就是传说中的打一巴掌给一颗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哭闹不对快速稳定情绪,委屈也消了。

二、孩子哭闹发脾气,先要有耐心,并不是孩子哭闹就是孩子的不是,比如有可能他在玩一个玩具或游戏失败了,因为挫败而伤心,这家长就需要去引导孩子怎样去成功完成这件事情,可以帮助他,但是多肯定孩子在这件事中的主导作用,其实可能大部分是你玩成的。

三、不要过于在乎孩子的某些发脾气,孩子发脾气更多的意思是在向家长示威,比如非要买某个玩具,就是不肯就范吃饭,他一哭你就顺从的话会养成他脾气随心所欲的发,该斗争的还得斗争,不要心软,不吃饭,饿一下他自然会吃的,非要买某个玩具,而你也没有答应过要买,你可以坚持不买或以某一条件交换,比如学会几个数字就买。

四、一定要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权威,一是承诺上的权威,说一不二,说到做到,二是实力上的权威,那就是家长无所不能,没有你不知道的,你说的就是对的,说人有道理,打人又心狠。三是感情上的权威,要让他知道,爸妈是最爱他最重要的人,打他骂他说他是为了改正他的错误。有了这些权威孩子以后就是发脾气也会听你的话,你教育他而不会委屈他,打他也不会担心什么打一下就心理扭曲啊什么的。

大家好,育儿教育重在交流探讨,很难分出对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狐狸育儿心经

可怕的两岁“小恶魔”,两岁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初步形成时期,可是对于两岁的孩子,他自己表达和行动的能力和他想做事情的能力并不匹配,这时常常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干着急甚至会发脾气。同时孩子也意识到,发脾气,有时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家长不让做的事情,因为发脾气,家长就会让步。孩子很聪明,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利的。那么,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冷处理

孩子发脾气时,最怕家长也跟着恼羞成怒,用更大的脾气去压制孩子,还是学到了只能依然使用发脾气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发脾气,是很烦心,其实没有解决的办法哪怕让自己冷静一下,不要一下子进入介入其中。很多孩子发脾气时一定要当着家长的面,让家长看到,目的就是为了威胁家长,这种情况家长不妨当做看不见该干什么干什么?时间久了,孩子也就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威胁不到家长的。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对发脾气的孩子,其实很容易能判断出他是真的伤心,还是故意做给家长看的如果孩子真的是很伤心,很生气,家长要做的是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安静下来,然后再来共同的解决问题。不要就说这个事,该怎么怎么做?这个时候家长怎么知道孩子都听不下去,此刻的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连接

教会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其实有些大人都不懂得管理情绪,发生问题时只大喊大叫,甚至摔东西和做出出格的事情。情绪管理是个大课题,这里我们首先告诉孩子发脾气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和孩子经常性的进行沟通谈心,别怕孩子小听不懂,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遇到问题或者是心情不好时应该怎么做?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情绪是需要疏通的,可以和孩子进行头脑风暴,孩子现在很小加上就可以引导他。

  1. 语言输出:我还是可以把自己不高兴的地方说出来,孩子的词汇量很小,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多多的扩充孩子的词汇量,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心情,和孩子多数孩子自然就能理解,在遇到问题时也能用恰当的语言向家长表达
  2. 情感输出:孩子有不开心的时候,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这里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拥抱,妈妈可以和孩子说:现在你来抱抱我,你会感觉舒服一点吗?给孩子进行情感的慰藉。
  3. 适时的帮助:孩子有时候是因为个人能力无法完成,他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事实的帮助,或者是一些辅助的工作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全权包办,还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面对两岁的“小恶魔”,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帮助和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鑫喜阅

两岁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喜欢乱发脾气,那么为什么两岁的宝宝会这样呢?

一、两岁宝宝乱发脾气的原因

孩子在19个月以后,他的“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他渐渐会懂得说“不”,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宝宝的成长特质。他的目的性也会比以前加强,比如以前宝宝喜欢抓奶瓶,可能只是为了抓奶瓶而抓奶瓶,但现在不了,现在他知道奶瓶和牛奶是有联系的,他有了一定的思维活动能力。所以,他抓奶瓶很可能是想告诉你,他想喝牛奶。但是这时候的宝宝语言发育还不够成熟,可能还不能够完全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家长对这个宝宝的心理发展特征也不了解的话,很有可能不能及时的对宝宝做出反馈。这时,宝宝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

二、宝宝乱发脾气该怎么办?

虽然这个时候的孩子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但是他对你的情绪还是能够体会的。

1.安抚孩子的情绪,表达你能理解他现在的这种情感

首先,要共情,把孩子当成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人,理解他现在的这种愤怒的情绪。而不是把他当做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小屁孩。告诉他你的哭闹我能够理解,但是你要找一个更好的表达的方式来让我明白你的意思。

2.引导宝宝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家长可以指指水杯问:是不是要喝水?或者鼓励孩子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宝宝觉得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孩子就不会无理取闹。

3.孩子仗着大人的溺爱,恃宠而骄

孩子虽小,但却能够看人下菜,对于溺爱他的人,有时候孩子也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不满足就发脾气,对于这种情况,建议跟换一个平时对他不溺爱的家长去跟他沟通,先跟他说:我觉得你现在太激动了,我建议你先到小屋去冷静一下,想一想,然后来跟我说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是合理的,我会满足你的。等孩子过一会,情绪不那么强烈了,甚至很有可能都忘了这件事时,在简单的跟他沟通。

总之,宝宝乱发脾气,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灵风飞舞80

如问题所述,孩子发脾气时以头摔墙摔床或抓自己的脸,这不是正常现象。

看到很多人说2岁的孩子发脾气是到了叛逆期,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一个孩子不会无缘无故乱发脾气,尤其脾气发到这种程度,家长要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如果一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能够进行反思,而不是一出现状况就认为孩子有问题,是可以从现象的背后看到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的。该问题没有详细说明孩子发脾气的前因后果,只能按常理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如果能因为一件事没完没了地发脾气,一定是之前很多事情,家长跟他对着来、拧着干,不答应他。等孩子把你闹烦了,要么你就发脾气了,要么你就答应了。孩子就会发现:哭很管用!如果你答应了,孩子达到了目的;如果你没答应但你发脾气了,孩子还是赢了,他把你给征服了。这就会让孩子养成坏毛病,遇到事情就哭闹,直到大人答应为止。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就是家长你要改变自己的方法。我举个我女儿身上发生的例子,便于更直观地理解。

在她两岁多的时候,有次我和女儿还有女儿的姑妈去超市买东西,女儿看到货架上的旺仔牛奶非要买。因为我觉得这种东西营养并不好而且太甜,所以就不想给她买。我跟女儿说,不能买这个,她听了就开始哭闹。

我没理她,继续选要买的东西,过了会,我走过去问她:“宝宝,哭够了吗?好了咱们就回家吧”。她看我过来反而把哭声提高了,我就转身去和她姑妈聊天,还有说有笑。这时她姑妈说:“干嘛惹孩子哭,你就答应了吧,我买给她喝。”当时我担心姑妈插手坏事,就直接制止她继续说下去。事后才跟他分析这件事情的教育意义。过了一会,我看女儿没怎么哭了,就过去对她说:“宝贝,咱们现在去买单吧。”女儿虽然撅着个小嘴,可是她乖乖地过来牵着我的手跟我去收银台。

在这件事情上,我至始至终不生气、不说教,对孩子的哭闹完全不理会,孩子发现她再继续闹下去一点意思都没,自然就会停止了。以后,在买东西这件事上,再没发生过这种情况。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要求能答应尽量答应,不要随意的去拒绝孩子,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个事情就是不能答应,你就坚决地告诉他不可以。如果孩子发脾气,你不要在意,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我是AngeL妈,用科学的方法育儿,坚持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欢迎点我关注交流。


像天使守护你

我的孩子也是脾气大,简直无法。记得老大两岁左右,要喝水,大人倒的又不要,想要自己去饮水机接,结果不知道冷热参半,接了半杯烫水,,喝了一口,烫得着不住了,走过来对着我就是一巴掌,打脸上,我当时都懵了,半天没反应过来。他爸爸在一边,二话不说,对着屁股就是一顿狠揍,之后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从此不敢对长辈动手动脚了。

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了物权意识,不喜欢别人动他的东西,有脾气是很正常的。至于说乱发脾气,在大人看来可能是不该发脾气,但孩子的世界和视野与我们不一样啊。他发脾气的事,在他看来一定是大事了,是无法容忍的事。我们不能拿大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世界和他的思想思维。

想减少孩子的这种行为,我觉得有两种做法。首先大人要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大喊大叫,不乱说话乱丢东西乱骂人。因为两三岁的孩子,他的行为习惯还只是出于模仿阶段,大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学。所以,父母得首先做好自己。其次,孩子不高兴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打骂不是发脾气,更不是和他讲道理。让他自己单独呆两分钟,就好了。在这两分钟里,他的注意力转移了,脾气也就过了。“回你房间去,十分钟之后再出来”,这是我看过处理孩子脾气最智慧的做法。

最后,孩子发脾气,,一般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多花时间陪伴他吧!


春夏秋冬319

我也是刚刚实践了这一难题!因为!我的孩子2岁3个月了!我都快被逼疯了!但是最终我还是找到办法了!



我家孩子多气人!!!

因为一些再小不过的事情,我家宝宝已经跟我大战好几天了,比如我用了一下他刚刚放在那的手机。

我已经被他折磨的心如死水!好几次情绪失控熊了他,他哭的更厉害,而且是超长时间的哭泣,嗓子都哭哑了。

晚上睡觉前,我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孩子就哭了,大喊着妈妈喝水,妈妈喝水。我就又拿水杯喝水,他还是大哭,怎么都哄不好。

什么原因造成的?

只能说孩子成长的阶段性,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我家孩子脾气大,缺微量元素,肝火旺等等原因,但是好多孩子一到2岁都这样,这就是他们的叛逆期到来了。



采取什么应对方法?

既然是必然的成长阶段,那宝宝是改不了脾气的。所以我们只能耐心顺应和教育孩子,减少发脾气的次数和强度,等孩子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我现在非常理解我侄女2岁多的时候,我嫂子为了孩子的哭闹快发疯了。

第一步:举个今天中午刚刚发生的例子,我孩子尿了裤子不让换,我就暂时不给换(这是顺应),只是告诉大家顺着宝宝可以避免他哭闹。

我趁他玩得投入给他换了,他发觉后不乐意,就疯狂的找到湿裤子要我给他换,哭得满脸是泪,憋的脸通红,我去安慰,还摇晃身子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大街上呢,围观的一群人还以为我抢了孩子呢!

第二步:我就说,宝宝尿裤子了,外面风太大,容易感冒,还得打针吃药,所以妈妈为了不让宝宝打针,必须给宝宝换裤子。你要是再哭的话,妈妈就看着你哭,等你想明白了再来找妈妈(这是教育)。



第三步:孩子哭的很厉害,我只是看着他哭,哭了一会,他张开手让我抱,哭的不厉害了(孩子都会求抱抱),我就抱起来,告诉他妈妈爱他,夸他:我家宝宝想明白了,真棒,知道裤子湿了穿着难受要换掉。

第四步:然后转移话题,妈妈答应给宝宝买酸奶是吗?买一大箱酸奶,你知道多大吗?我一边用手比划,一边不断声情并茂地说话,因为宝宝爱喝酸奶,竟然笑了,然后非常高兴的跟我去玩了。



我就想告诉跟我一样受折磨的家长,适应了就好了(苦笑)。2岁的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需要更多的户外运动,需要更多的母爱和理解,尽量给吧,毕竟,他是你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