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这两天,连着发表了两篇长治市长治县西岭村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还不少。

一篇是关于千年古道的( 。点击查看)

一篇是关于宋金时期民窑遗址的( 。点击查看)引起了很多朋友们的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在长治县西岭村访古,看老民居门匾学国学,前一篇在这里( )。

这一篇是结束篇,因为村里保存下来的门匾不多。

这个明清时期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地,现在已经沉寂下来,除了那条很少有人走的千年古道,千年古树,还有十几座保存完好的明清老四合院。

关于这些四合院,胡哥会抽时间专门写写。本期还是写老门匾。废话不多说,上图。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树德务滋。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门楼全貌。

树德务滋。

这句话出自《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想不到吧,竟然是和“除恶务本”连起来的。意思是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这算不算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一个来源呢?

后半句话不就是现在全国警方大力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的纲领吗!

在介绍长治县荫城古村老门匾时,(文章在此 )。

有一块门匾是“柎德务济”,原先写作时,就有些疑问,因为,“柎德务济”的来源有些牵强。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柎德务济?树德务滋?荫城古村门匾。

因为“济”和“滋”两字的行书写法有些诧异,后来再查树和柎的行书写法,发现,“树”的写法和门匾上的那种写法一样。

所以,我更倾向于,长治县荫城古村的那块门匾也是“树德务滋”。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认不出来了吧?长发其祥。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门楼完整,题字被凿,但依稀可辨认是长发其祥。

虽然砖雕题字已经被毁掉,但是难逃胡哥慧眼。仔细看轮廓清晰,原来就是“长发其祥”四个字。

长发其祥”。熟悉吧,我们在长治县荫城古村里访古时介绍过,( ),再来复习一遍。

长发其祥。这四个字一般用于乔迁新居祝贺事业发达的贺语吉词。后来就一直用于商业世家门庭。

所以,见到有着四个字的门匾,大致可以推断,这是一户经商人家。

它的出处是《诗经》,在《诗·商颂》篇中起头两句就是“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翻译过来是“深远又智慧的我大国殷商,永远发散无尽的福祉瑞祥。遥想那洪荒时代洪水茫茫,大禹治水施政于天下四方。”

整篇诗中歌颂商汤的祖先和建立商朝的成汤,谓自契以来已有受命的祯祥。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履洁怀清。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漂亮完整的门楼。摄于长治县会里村。

这个不是西岭村的,是途径的一个小村子,叫做会里村。路边的一个废弃的四合院门匾。胡哥赶紧抓拍下来,留个记录吧。

履洁怀清。砖雕行书字体,书写有力,保存完整,十分难得。

履洁,亦作“履絜”。躬行廉洁之道。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宋杨亿《君可思赋》:“中履絜以好修兮,外葆光而虚受”。

怀清:秦始皇以巴寡妇清为贞妇,为之筑怀清台。后因以“怀清”比喻妇女贞洁。

清朝诗人赵翼在《贞女芮泰姑诗》中写道:

那得闲依绣佛灯,

课严菽乳日三升,

市儿买得都称叹,

片片怀清寡女冰。

既志在廉洁,又有贞洁的自许,可见这户家庭对后代子孙的道德水准有很高的要求,可惜不知道详情。

最后再给大家看一个网络图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石刻牌坊,左右刻字为“履洁”怀清“”。

千年古村西岭村里老门匾里的国学知识

国保单位桂林石刻牌坊。


前几期还有精彩文章。请移步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