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的新形象

成都市青白江区位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是国家“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西南第一个工业区,拥有近60年工业发展史。近年来,青白江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和中欧班列、四川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产业园等发展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成都市唯一纳入国家老工业转型升级的区县。目前,该区正着力打造以研发、商务、智能装备和先进制造为主的“智慧产业城”,力争到2022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园区。

2005年,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被列为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2018年2月,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列入国家开发区省(直辖市)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即省级开发区)目录,并更名为“成都青白江经济开发区”。2017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74.3亿元,同比增长19.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9.3%;固定资产投资169.4亿元, 同比增长28%。目前,经开区拥有各类企业17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7家,中国500强企业8家,行业龙头企业30家,上市公司17家。

2017年,青白江区三次产业结构为3.6:71:25.4,且工业占二产比重高达近95.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67.8%,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导。其中,经开区拥有220家规模以上企业,占青白江区规上企业数的80%,2017年实现产业619.9亿元,占该区的比重达92%,已成为工业产业、乃至全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支撑,成为青白江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

经开区致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以先进材料、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和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等10个细分产业为发展重点,着力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17年,经开区工业集中度达90%,两大主导产业下的10个细分产业实现产值448.58亿元,同比增长26.3%,主导产业占经开区产值比重达72%。

经开区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区”建设,开展科技“十三五”规划、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等研究,节能建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商用车制造领域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经开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11家,已建立经开区知识产权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孵化器,产学研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展。2017年,经开区共入驻高新技术企业27家。

经开区发挥平台优势,整合产业门类,重点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5个细分领域,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2017年,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区规上产值比重17%;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53.2亿元,同比增长40.1%,产值占比7.9%。

经开区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优势,主动顺应制造业“互联网+”趋势,加大引进先进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协作配套,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步伐,重点发展新能源装置装备、新型商用车等5个细分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同时,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适铁适欧产业,探索建立以加工贸易等为主体的跨境经济合作园区,积极承接国内外加工贸易业梯度转移,引进以进出口为导向的生产加工型企业,集聚加工贸易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点开展微电子进出口加工贸易等,经开区正在成为辐射西部地区的著名加工贸易基地。

老工业基地的新形象
老工业基地的新形象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