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建军大业》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献礼,是“建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人民军队初创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要夺取政权,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但要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如何建立这样的一支队伍呢,这就是《建军大业》这部影片所讲述的内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就这样评价“自古得国之正,无甚太祖皇帝者也”。为什么说明太祖朱元璋“得国最正”,因为他“伐无道,诛暴元”,他是真真正正最底层的人民,活不下去了才被迫起义:“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无论是明太祖还是汉高祖,用一个词来精确地总结他们的行为就是“吊民伐罪”,也正因为此汉朝和明朝被认为是合法性最高的两个朝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夫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绝对正义。

这就是为什么《建军大业》的开头要着重展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深层原因。蒋介石的军政府向人民举起了屠刀,汪精卫的国民党中央同样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建立自己的军队是正义的,正义是站在共产党这边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正义战胜邪恶、先进取代落后,需要斗争,需要英明的、正确的、睿智的斗争方式。

影片中有这样的场景: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他首先分析了第一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共产党没有掌握自己的军队,提出了“党建在连上”主张,当时担任师长的余洒渡提出各种异议,陈浩、徐韩等人也站出来反对,会议争论非常激烈。毛泽东力排众议,用叶挺独立团把党支部建在团上,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的成功经验举例,来说明“党建在连上”,发挥堡垒作用,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拖不垮,打不烂,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这说明什么?共产党在军队中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把党支部建到了连上。与此相反,国民党却摧毁了自己的基层组织,中国的命运恐怕在这时起就已经决定了。只有高效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先进的战略战术、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造就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影片着重展现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先辈们伟大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

三河坝战役是影片最震撼的一个桥段,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就是纯硬杠。战火连绵,伤亡惨重,血染江河,尸横遍野。朱德、蔡晴川这些热血男儿,展现出的却是柔情的一面,他们敬的每一个军礼,都令人动容。最后决定二百人留下时,定的原则是“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现在想起,依然是会泪水滂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那个年代里,那些年轻的、鲜活的生命都不畏死,是为什么?记得曾听过一位老红军作的革命传统报告,具体内容都忘记了,但有一些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

“你说打仗怕不怕死,能不怕么。怕!为什么还要上?我们的命贱,娘生了十个孩子,能有三个长大就不错;灾荒一来,人跟那风吹稻子一样一片一片往下倒……我们的命贱,我们不希望你们,不希望你们这一代命也贱,我们打仗是给你们打啊……”

最朴素的语言,最高尚的情怀,却代表了千千万万仁人志士共同的愿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致敬,我们的人民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