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真的没有宗亲或者外臣对皇帝实行废立之事?

在清朝真的没有宗亲或者外臣对皇帝实行废立之事?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如果不是死的太突然,估计历史就要改写了,顺治帝福临就要被废了。

清末慈禧太后先是架空了儿子同治帝,之后立了光绪帝,死时又指定了溥仪当皇帝。

清朝身为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总结历朝历代的治国经验,又有之前朝代一直完善的制度参考,制度上是相当完善,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也。

但毕竟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所以清朝开国初期就出现了摄政王多尔衮擅权之事。

多尔衮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1643年皇太极猝死并没有确定继承人,便形成了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多尔衮争夺帝位的局面,最后两方僵持不下,都各退一步立皇太极九子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而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可以说清朝成为全国性政权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帝位就是皇室宗亲权力争斗之后的妥协结果。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实际掌控了清朝,最后在他的力主下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先后破了李自成之大顺和张献忠之大西,并且趁着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立足未稳之际迅速南下攻灭,奠定了清朝统一中国的基础。

如果说入关之前反对多尔衮的势力还算强大,那么入关后随着多尔衮的一系列功劳,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当年的反对势力也是被打压的不成体系,像皇太极的长子顺治帝的亲大哥豪格直接被下狱幽禁而死。

多尔衮废立顺治帝可以说是一念之间,只不过当时多尔衮正当壮年,有的是大把时间。而且全国的统一战事还没有结束,加之孝庄是极力拉拢多尔衮,比如说封号一加再加最终成为“皇父摄政王”,并且皇帝下令是圣旨,他下令是令旨。多尔衮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养子。多方原因综合下来才没有行废立之事。

顺治七年多尔衮前往塞北狩猎,结果猝死。之后顺治帝才得以亲政。如果不是多尔衮死的太早太突然了,早就取顺治帝而代之。

清初就有宗亲可以废立皇帝,只不过机缘巧合之下才没有实现。

经历了清初的不稳定,清朝的制度开始完善,杜绝了各种威胁皇权的可能,成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

但是再完善的制度也有着漏洞的,如晚清时代的后宫干政,慈禧太后先是在儿子同治帝时大权独揽,然后立了光绪、宣统两帝。

当然,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清朝的制度还是很完善的,毕竟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没有发生过外臣废立皇帝的事情,只是清初差点发生了摄政王多尔衮废立皇帝的事情。但再完美的制度总是有漏洞的,这不晚清就发生了慈禧太后后宫干政事件,连续架空了三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