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正宗好吃的蒜泥白肉?

杜耀雨

蒜泥白肉,以酸辣味为主,醋、蒜味突出,酱油,红油辣椒,白糖,味精调成蒜泥味汁,与白肉又产生互补作用。


蒜味浓郁,咸辣鲜香,并略有回甜,吃上一片,九味并存,口感复杂之余却不凌乱,你会被丰富的口感,暴力式的撼动,一种接近于堕落的鲜香,一种冷醒的纠缠。

蒜泥白肉,传统做法是用手工切肉片,很是考验娴熟的刀工技巧,肉片要切的匀薄大张,每一片都像纸一样薄,人情冷暖薄如纸的薄。

菜谱

材料:猪后腿肉(或五花肉)500克,黄瓜1根。

调料:盐2克,蒜6瓣,泡姜5片,味极鲜酱油15克,香醋10克,香油、红油、鸡精适量。

做法:

1.黄瓜切片,蒜捣成泥。

2.碗中放入盐、味极鲜酱油、香醋、香油、红油、鸡精搅拌均匀,调制成味汁。

3.将肉放入沸水中煮烫,然后捞入凉水中。

4.凉水锅里,放入葱、姜、料酒。

5.将肉洗净,放入锅中,大火烧开,浮沫撇出去,小火煮熟,关火。

6.将煮好的白肉放凉,切成片。

7.泡姜放入碗中,肉片卷入黄瓜片,放入碗中

8.倒入调好的料汁,即可食用。

厨房小语:1.煮肉时,一定要用小火焖煮,煮出的肉,软中带硬,有嚼劲,且越嚼越香。

2.泡姜起到解油腻的作用,若是买不到,可以不放,蒜最好捣成蒜泥。


八鲜过海

蒜泥白肉是一道著名川菜,制作原料主要有蒜泥、肉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时用筷拌合,随着热气,一股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蒜泥白肉的老祖宗是“白肉”。最早记载“白肉”资料是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但“白肉”的发源地却是在满族同胞聚居之地东北。不过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饪基础上加以蒜泥调味,不仅使白肉更好吃了,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因为蒜所含的蒜素与肉特别是瘦肉中所含的维生素B1一结合,就会使维生素B1的原有水溶性变为脂溶性,使它能很容易地通过我们身体内的各种膜,并使它被吸收的效率上升几倍。可以说,四川的蒜泥白肉在全国各地的白肉中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Get蒜泥白肉制作流程

1、食材

五花肉400克

黄瓜一根,小葱,香叶,八角,生姜,蒜头

2、加工

锅里烧水,沒过肉,放入八角,香叶,生姜片,葱节,花椒粒,盖上锅盖,(三成肉煮到用筷子可以插透即可,约15分钟)

三成肉捞起放凉,(片肉:先铺一张干净毛巾,把肉放在毛巾上片肉,这样肉才不会打滑,肉一定要片薄片,如图,这就要看技巧了,说多了没用,熟能生巧,菊子姐姐也还需要更加努力^_^)

准备一碗开水,切好的肉片,再次放入开水中烫一趟

黄瓜片薄片待用,如下图所示

小葱切葱花,生姜和蒜头拍碎一起捣成泥

调味汁:蒜泥白肉最关键的就是这碗调味汁啦!(两勺辣椒粉,白糖,胡椒粉,陈醋,盐,鸡精,捣好的蒜泥和姜沫,花椒粉,一起混合拌匀 )。这里的调味按个人口味决定比例

锅里放油,烧热到有点冒烟的状态,直接倒入调好的辣椒酱中制作成辣椒油调味汁,最后拌匀即可

一片肉一片黄瓜围着摆好,最后淋上调好的调味汁就可以食用啦啦,虽然看起来都是白白的肥肉,但是吃起来肥而不腻哟!喜欢吃肉的朋友赶紧试试哈!

3、摆盘

大口吃肉就是这个境界啦!

【菊子物语】

当今的蒜泥白肉品质与风味均要求肥瘦兼备,肉片匀薄大张,蒜味浓郁,咸辣鲜香,并略有回甜。传统用手工切肉片,以表现娴熟的刀工技巧,菊子姐姐的刀工会加油的^_^


菊子美食记

肥瘦相间的白肉,鲜辣可口的蒜泥酱汁,肥而不腻,下酒小菜,非它莫属。

蒜泥白肉的做法简单,总体来说就是简单的煮。

蒜泥白肉(by红豆)主料

五花肉300克

辅料

葱姜适量

蒜瓣8个

大料2个

料酒20毫升

酱油15毫升

白糖3克

香醋5毫升

生姜汁5毫升

辣椒油3毫升

盐少许

香油适量

做法步骤

1. 锅中加入清水,放入葱姜,蒜瓣和洗净的五花肉。

2. 加入料酒大火煮开。

3. 然后关小火焖煮至五花肉熟透。

4. 辅料调成酱汁

5. 把切好的白肉摆盘,然后浇入料汁,可浸泡其中让其入味。

小贴士

五花肉最好是肥瘦相间的,口感最好。猪五花肉要大火煮开,然后小火焖煮。蒜泥汁中最好加入一些生姜汁,既能提味又能去腥,没有现成的生姜汁,可自己用鲜姜压汁代替。把汁加在肉上后,可放置一时,让其入味然后再食用,味道更好。


豆果美食



据查阅典故




蒜泥白肉的老祖宗是"白肉"。最早记载"白肉"资料是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但"白肉"的发源地却是在满族同胞聚居之地东北。




袁枚说满洲跳神肉是白肉中最好的。为什么白肉又叫"跳神肉"呢?原来,满族曾有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无论富贵士宦,其室内必供奉神牌,敬神,祭祖。




比袁枚小十四岁的四川文人李调元在整理他父亲李化楠宦游江南时收集的烹饪资料手稿时,也把江浙一带的"白煮肉法"载入了《醒国录》之中。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饪基础上加以蒜泥调味,不仅使白肉更好吃了,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因为蒜所含的蒜素与肉特别是瘦肉中所含的维生素B1一经结合,就会使维生素B1的原有水溶性一变而为脂溶性,使它能很容易地通过身体内的各种脏腑更好的吸收上升几倍。可以说,四川的蒜泥白肉在全国各地的白肉中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美味的蒜泥白肉吧。


[材料]


五花肉、胡萝卜、葱段、黄瓜、姜、白糖、辣椒油、生抽、香油、清水。



[做法]


1、五花肉切片,黄瓜和胡萝卜都切丝。



2、锅里倒清水,放姜片,把肉片放进锅里煮几分钟等发白捞出。胡萝卜丝下锅煮熟捞出。





3、用煮好的肉,切片裹黄瓜丝、胡萝卜丝、葱段裹成卷放入盘。




4、辣椒油、白糖、生抽和香油调成汁。



5、倒在白肉卷上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