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發展解決"能源需求"問題!西安建大這位教授開闢"新路子"!

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是當今世界人類社會面臨的兩大難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太陽能和生物質能作為資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開發和利於對於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非凡。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雲斯寧教授新能源材料研究團隊在推動能源高效利用和資源循環綜合利用方面開展了創新性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

為國家發展解決

傳統的集成電池組包含硅太陽能電池板和固態鋰電池兩個獨立的部分,導致體積較大和笨重。一個能夠整合捕能和儲能於一體的集成器件電池組不但可以減小其體積,還可以提高能量轉化率,是電動系統開發的一個重要方向。近日,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雲斯寧教授牽頭完成的題為“基於染料敏化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一代集成器件”的評論文章,在環境能源領域超一流國際期刊《Energy Environ Sci》(IF=29.518)在線發表。論文全面評估了不同集成電力系統的技術優勢,討論了成功實現市場化的機遇,展望了未來面臨的挑戰。論文提出的觀點對太陽能集成器件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為國家發展解決

  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為進一步理解其優異性能的物理化學起源,雲斯寧教授牽頭聯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深入討論了鈣鈦礦材料獨特光電性能背後的物理機制,從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角度對鈣鈦礦材料的研究提出了新見解,為鈣鈦礦材料理論計算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指導。這項工作發表在化學領域超一流國際期刊《Angew Chem Int Ed》(IF=11.994)。

為國家發展解決

從廣義上講,生物質能也是一種太陽能。生物質厭氧發酵沼氣工程是解決規模化養殖場糞汙環境汙染最有效的技術手段。研究團隊通過納米尺度碳化物顯著改善厭氧發酵環境、提高底物利用率、提高沼渣沼液的穩定性等,有望實現廢棄物的肥料化綜合利用,對於實現循環經濟理念下的廢棄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意義重大。這項工作發表在國際氫能權威期刊《Int J Hydrogen Energy》。此外,研究團隊開發的鈮基化合物首次實現其在太陽能電池和厭氧發酵系統的雙功能應用,對現有材料的雙功能應用起到了很好的充實作用,也為其他材料在生物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這項工作發表在電源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為國家發展解決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功能材料研究所(FML)雲斯寧教授新能源材料研究團隊,依託該校國家戰略性新型專業“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和“功能材料”,聚焦於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的利用,開展與無機非金屬材料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開發,力圖通過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和開發,解決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能源需求,實現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

為國家發展解決

以上這些一系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良好的科研環境是分不開的。西安建大是新中國西北地區第一所本科學制的建築類高等學府,是我國著名的土木、建築“老八校”之一,積澱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類學科精華,同時是國務院批准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校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成果研究推廣中心、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7個,3個甲級資質設計研究院。陝西省依託學校成立了"陝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陝西省新型城鎮化和人居環境研究院”、“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學校還擁有國家重點學科3個(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省級重點學科34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冶金工程等四個學科均進入全國前10名;建築學、城鄉規劃學位次百分位進入全國前20%,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前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