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什麼時間挖出來的最好?

麥蘭亭

小時候,經常看到屋後的小草地,大量生長野生的蒲公英,當時小時候,不把它什麼,感覺就是一個鵝毛一樣,一吹即散,後來我們這邊又叫賴寶雞,每次上山都是滿身沾滿毛絨絨的白色小毛。鑽入身上還有一些癢。那時候,聽村裡的老人說,蒲公英具有中藥藥草的作用,當時很不以為然,沒有把它當成什麼,後來,去了外地,有專門收購這個,還有專人挖蒲公英。

蒲公英常見的用於中藥成分中,主要用於清熱解毒 、消癰散結、利溼退黃 、通淋止痛,健胃消炎、抗癌防癌、利尿通淋、強身健體、散腫散結、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調節生理。

蒲公英是野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廣泛,生命力頑強,荒郊野地、田埂路邊,茁壯生長。一年中除了冬天,三季都有新生,但只有春季的嫩苗可以做菜。

蒲公英的最佳採挖時間為8-9月份,注意事項:蒲公英花朵含苞待放時採挖最佳;此前則營養及藥用價值未充分汲取,盛花後則價值專注於種子。所以有花且在含苞待放時期為全株價值鼎盛時期。

因為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不要到勤勞務農人的田園去找,要到山坡、溝涯、草地、路邊、樹林、河邊等地方去找。為給和我一樣的人排憂解難,本人願意和大家分享我對蒲公英的採挖經驗。

一、採挖蒲公英要做的準備工作

1、工具 鐵鍁。 為了定向挖掘,為了多要根部,還要省力,窄一點為佳。

2、攜帶物 馬夾袋、筐子等裝蒲公英的攜帶物。

1、交通工具 例如:自行車、摩托車或轎車,量力而行

二、如何辨別蒲公英

蒲公英的辨別看似比較容易,真要對朋友負責任的挖掘,可就要注意一些準確性了。還好,兒時就和蒲公英有點詩情畫意的接觸,但是真要“準確有量挖掘”,還是有些難度,我的分享可能對您有幫助:綜合判斷才是準確的。

1、看葉子 蒲公英的葉片綠色、薄薄的、兩邊有鋸齒狀。但是,相同的葉片太多了,例如苦苦菜(苦菜子)、曲曲芽等還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菜,蒲公英葉子不是評定是否真實蒲公英的唯一評判標準。

2、看種子 蒲公英的種子是最可靠的象徵,兒時就和蒲公英有點詩情畫意的接觸,就是這蒲公英的種子像降落傘一樣到處飄啊飄,您只要看到有這種種子的織物肯定就是蒲公英。因為當年的蒲公英是不生長種子的,第二年才會開花、結籽,看來單純看種子也會和當年生的蒲公英擦肩而過。

3、看花朵 看到蒲公英的花朵也是可靠象徵,就想起來“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詞句,小小的黃花,有一根堅挺的花莖擎出了它的平凡美麗,有的雖則花已敗落,種子也已隨風飄走,但是花莖還在留存,這也是蒲公英的固有特徵。看看我的手機照片。因為當年的蒲公英是不生長種子的,第二年才會開花、結籽,看來單純看花朵、看花莖也會和當年生的蒲公英擦肩而過。

4、看根莖 蒲公英的根莖很特殊:除了上述的斷裂後會流粘稠的乳汁,而且屬於漸變直杆式的根系為根系第1特徵;顏色呈黃褐色或黑褐色,為根系第2特徵,儘管看著葉片等看著很像,但是像鬍鬚狀的根系絕對不是蒲公英。

5、聽聲音 挖掘蒲公英時將鐵鍁扎得很深,拉壓鐵鍁柄隨著蒲公英被掘起,會聽到一聲頻率低沉的“咯嘣”的斷裂聲音,沒有聲音的不是蒲公英。

三、採挖

可以準確認識蒲公英,就可以進行採挖工作了,有的很遠就可以看到,有的需要根據自己的一點所謂的上述常識方可找到。挖掘蒲公英時將鐵鍁的鍁肩踏上一隻腳下踏,鍁肩與地面平齊鐵鍁頭深深的被紮下,拉壓鐵鍁柄,聽到 “咯嘣”一聲就挖起來了,抖掉泥土即可入筐了。

四、注意事項

1、充分準備 因為要進行野外作業,做一些充分準備很有必要。防蚊蟲叮咬的防護衣帽、藥液;畢竟需要體力消耗,準備點食品、飲用水也很有必要。

2、要戴手套 不帶手套蒲公英的乳汁會粘結到您的手上,很難洗,好像、大概、可能不溶於水?要慢慢的摳除。

3、穿件舊衣服 那天風較大,我穿了一件衝鋒衣,被風颳起的乳汁斑斑點點到衣服,洗不去,豈不糟糕?

五、總結

雖則採挖過程有點彎路,但是還是挖到了真品,

六、歡迎大家採用上述步驟進行採挖蒲公英,一點點小小經驗送給大家!


竹韻挽清風

弱弱的問一句,你挖它是想泡水喝嗎?其實,很多人都有經蒲公英採來曬乾泡水喝的習慣,並認為喝蒲公英泡水會有什麼神奇的保健效果,其實,這些所謂的保健功效是不存在,或者說目前還沒有得到科學認證的。

不過,如果你確實喜歡喝蒲公英泡的水,那也是可以的,因為這最起碼可以為你補充蒲公英中的可溶性營養物質以及大量的水。

總的來說,蒲公英的營養物質還不錯。每100克蒲公英可食部分含蛋白質4.8克、脂肪1.1克、糖類5克、粗纖維2.1克、鈣216毫克、磷93毫克、鐵10.2毫克、胡蘿蔔素7.35毫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39毫克、維生素C47毫克、尼克酸1.9克。

如此看來,蒲公英的營養物質還是比較豐富的,但可惜的是,這其中的絕大部分營養物質都是不溶於水的。也就是說,單單飲用蒲公英泡的水,是無法吸收蒲公英所含絕大部分營養物質的,而進入身體的也只是水分以及極小部分可溶或微溶於水的營養物質而已,甚至與喝白開水無異。

換句話來說,就是不要為了喝蒲公英泡的水而硬喝,一定要憑自己的喜好來處理,因為就算不補充蒲公英中這極小部分可溶或微溶於水的營養物質,也是完全可以通過日常食用其他物質來實現的。


公共食談

蒲公英又華花郎、名蒲公草、婆婆丁、尿床草、奶汁草、黃花地丁,我們老家稱為布布丁。依植物分類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鋸齒狀,初葉綠色,漸長成紫紅,盛開黃花,果苞白色戎裝,莖直粗壯,根圓錐型。

蒲公英生長在山林草地,田邊路旁,河灘曠野,全國各地均有野生分佈,現在也有種植的。蒲公英營養豐富,不僅可以直接生吃,譬如涼拌,蘸醬,也可以炒著吃,做餃子餡,湯服用,同時又是一味很好的藥材,不僅能夠調養身體,而且還能夠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

蒲公英何時採收要看幹什麼用,如要作為蔬菜,春天剛發芽時,質地較嫩,水分充足,不是特別苦,口感比較好,吃時去根,擇好,洗淨就可以了。也可直接泡水喝,可選擇花剛開未開之時,營養比較豐富。要是做藥材用,晚秋的最好,這時已完全成熟,吸收積蓄了全年的營養,而且秋季冷涼,營養轉移根部以迎接明年春天的萌發,此時挖出的根質量和藥效最好。

採收時,根據用途,可選擇沒有開花的,開過花的以及葉萎取根的。使用工具連根挖起,全草收集。將挖好的蒲公英,不要水洗,經過簡單的整理,去除整草上的土塊,然後攤放在通風處,逐漸陰乾。最後將陰乾的蒲公英裝進袋裡,防汙,防潮,以備後用。

注意,採挖時要規避被汙染的蒲公英。


英子營養師

有很多人對蒲公英的種植和生長環境及其營養成分進行過研究。下面就概述下蒲公英什麼時候採摘合適

早春地溫 1℃ ~ 2℃時,蒲公英能破土出芽, 其根在雪地越冬,可耐 -40℃的低溫, 但生長最適溫度為 10℃~ 22℃。蒲公英又耐乾旱和酸、鹼土壤, 在多種土壤類型上生長良好。在帶有沙質的土壤上生長最好 ,也能抗溼和耐陰 。北方地區多在 5— 6月間開花結實。

研究表明:180 d (天)的蒲公英黃酮與蛋白的含量均最高,其抗菌、消炎、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明顯,豐富的蛋白含量,供食用,營養價值較高,因此建議在蒲公英生長 180 d 地上部分未枯萎時採收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蒲公英目前已經開發的保健品有 :蒲公英咖啡、蒲公英粉、蒲公英罐頭、蒲公英酒、蒲公英飲料等產品,藥用劑型已有注射劑、片劑、糖漿劑等。蒲公英是優質的食藥用野生資源。

但其中最炙手可熱的就是蒲公英茶,可能是由於它不需要特別處理,採用中國傳統制作方法,保留了蒲公英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其茶品包括:蒲公英根茶,蒲公英葉茶,還有些蒲公英複方茶,比如金蒲菊茶、蒲公英桂花茶、蒲公英薏苡仁茶、蒲公英包穀須茶等。

希望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天無人

蒲公英是野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廣泛,生命力頑強,荒郊野地、田埂路邊,茁壯生長。一年中除了冬天,三季都有新生,但只有春季的嫩苗可以做菜。


蒲公英是著名的中草藥,主要藥理作用,清熱解毒,養顏美容,抗癌防癌,藥性顯著。

蒲公英入菜,最多的是涼拌。普濟第一次吃,還是幾年前在欒川養子溝住農家樂的時候。看到後廚在院子裡擇蒲公英,以為餵雞,一問不是,喂人。中午飯桌上就多了一盤涼拌蒲公英,嚐嚐味道,酸酸甜甜的,不反感,下酒菜,不下飯。


當下陽春三月,萬物生髮,蒲公英已經長出來了,清明就該開花了。開花前,最多花蕾剛開放一週內,都是採摘的好時候,嫩,沒渣。如果要是藥用,就要到秋天,成長成熟,快要枯萎之前採收了,那時的整棵藥性才足。

涼拌蒲公英好做。採挖回來,摘淨老葉和根鬚,洗淨泥土,整棵的放盆裡,拍幾個蒜瓣,生抽和香醋拌拌,裝盤上桌。當然還有很多吃法,這裡就不多說了。


普濟

蒲公英的作用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等。

蒲公英的根或葉可以炒製成茶,每天泡水代茶飲用,更加方便,保健效果也更好。

【性味與歸經】

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溼熱黃疸,熱淋澀痛。



蒲公英在健康方面的優點當中,影響最大的首推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蒲公英擅長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對飲酒後的肝損傷修復效果很好。其清肝利膽作用十分好,對肝炎、脂肪肝等都有很好的保護效果。


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故可保肝,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蒲公英根中含有的營養價值高,其中包括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膽鹼以及有機酸和菊糖,除此之外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在進入身體之後都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3ea400035799e8a43c80\

南湖燒窯匠

說起蒲公英大家都熟悉,春天的時候很多人會拿著小筐到野外去挖新鮮的蒲公英吃,蒲公英除了做蔬菜吃,最大的用處莫過於泡水當茶喝,夏天用蒲公英做涼茶喝是很好的,那麼,入秋了,天涼了,還能再喝蒲公英嗎?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秋季喝蒲公英正當時!

1、去秋火、平秋燥

2、保肝排毒

正如上文所說,秋天的蒲公英最適宜用來保肝護肝,蒲公英是清熱解毒的天然佳品,可以幫助排肝毒,促進肝臟的自我修復,當然,如果你想達到扭轉肝損傷的超強護肝能力,光憑蒲公英自己是很難做到的,可以搭配同樣護肝的其他藥材,這個後文會再詳述。

3、護胃殺菌

經過一整個夏天的肆意放縱,入秋後出現腸胃不適的人還是蠻多的。這時喝點蒲公英就可以起到護胃殺菌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蒲公英堪稱天然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多種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胃病的致病菌幽門螺桿菌,殺滅作用明顯。

儘管入秋後喝蒲公英好處多,但也並非沒有禁忌。入秋後人的腸胃更禁不住寒涼,因此在用蒲公英泡水喝時一定要注意熱飲,儘量不要放涼後喝,否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導致大便溏稀,同時因為蒲公英本身具有一定的涼性,所以在飲用時也要注意飲用量,一般人每天3-5g即可。

1、去火更爽——蒲公英根+金銀花+胎菊

金蒲菊茶配方:蒲公英根2.2g,胎菊0.5g,金銀花0.3g

胎菊和金銀花也都是清熱去火的天然佳品,所以搭配蒲公英根後清熱去火的效果特別好,尤其適合經常吸菸的小夥伴,對抗咽炎,清新口氣都可以。

2、護肝更強——蒲公英根+玉蘭根

蒲公英玉蘭茶配方:蒲公英根和玉蘭根按照1:1比例混合即可。

玉蘭根相比蒲公英根的辨識度不高,但它護肝的效果卻不差,無論是酒精性肝損傷還是藥物性肝損傷,都可以用玉蘭根來逆轉,兩者搭配,既養肝護肝又排肝毒,棒棒噠。

3、養胃更好——蒲公英根+刺玫花瓣

蒲公英刺玫茶配方:刺玫花瓣0.5g,蒲公英根3.5g

刺玫就是野生小玫瑰,含有更多有效成分,可以疏肝理氣、暖胃消食,搭配蒲公英根後,不僅可以綜合蒲公英根的涼性,還能增益蒲公英根解鬱化瘀的作用。所以養胃可以用它,女性防治乳腺疾病也可以用它。


熊貓笑笑

在農村,大家都知道蒲公英是一種野菜也是一味藥材,以前家家戶戶每年都會挖點回來涼拌吃或者用來做成蒲公英茶,但是更多的時候蒲公英是用來入藥的,它有保肝排毒,護胃殺菌平秋燥等多種藥效。

那到底什麼時候採摘蒲公英比較好呢?那就得看是這個蒲公英是用來做菜還是入藥了。

如果是作為野菜採摘蒲公英食用,那合適的季節應該是在春天,這個時候的蒲公英在春天剛發芽不久,這個時候趁著沒有開花前就採摘,因為這個時候的最鮮嫩適合食用,一旦等到蒲公英開花也就代表著蒲公英花葉有些老了,口感來說就打了折扣,蒲公英食用的方法有涼拌蒲公英,蒲公英煎雞蛋,甚至還可以用蒲公英煮魚及豬肝等多種使用方法。


小雛菊姑娘

如果想要蘸醬、涼拌著吃,那麼是春季剛發芽的蒲公英嫩芽比較好!

如果是想要做成蒲公英茶,那麼是夏秋季節的比較好,因為長大的蒲公英營養價值更高!

蒲公英在中國、日本、俄羅斯和歐洲的藥學史中都有特別記載,被視為解毒劑的時間已超過100年。

【性味與歸經】

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溼熱黃疸,熱淋澀痛。

蒲公英在健康方面的優點當中,影響最大的首推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蒲公英擅長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對飲酒後的肝損傷修復效果很好。其清肝利膽作用十分好,對肝炎、脂肪肝等都有很好的保護效果。

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故可保肝,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蒲公英根中含有的營養價值高,其中包括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膽鹼以及有機酸和菊糖,除此之外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在進入身體之後都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微笑的一生

我舅舅是”右派分子“由於他勞改積極,又因為有次去池塘撈薀藻(豬吃的水草,長長的莖幹,葉子象竹葉,一片一片互生),腳被藻纏繞差點被淹死,所以他的上級,大概是教育局吧,因為此前,他是一鄉中心小學校的教導主任,由於地主家庭出身,並批評了幾句關於糧食萬斤/畝,滿天星雞蛋扔稻田而被稻穗擋住不會墜落,屬虛誇的等言論。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記得後來優先摘帽了,工資二十八元/月,老婆和女兒走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