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何能統一六國?地緣位置是秦國不敗的法寶

歡迎大家乘坐歷史探索機,今天依然給大家講歷史故事!

眾所周知,在戰國七雄中,秦國開始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國。秦國偏居一隅,與戎族相鄰,東方六國一直把它視為蠻夷,甚至拒絕秦國國君參加諸侯會盟。

秦國為何能統一六國?地緣位置是秦國不敗的法寶

在與山東六國和周圍蠻族的鬥爭中,秦人一直維持著相當強悍的軍事力量,這是它們的立國之本。秦人有著不屈的奮進精神,六國越是對他們瞧不上,他們就越要崛起。

秦國的崛起是從商鞅變法開始的,商鞅在軍中實行“二十勳爵制”,規定誰在戰場上殺得人越多,誰在秦國的地位就越高。在名利的驅使下,秦國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了它掃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史使命。

當然打仗還需要錢,沒有錢可打不起仗。而秦國在七國中,國土最貧瘠,怎麼會有錢打仗呢?

秦國為何能統一六國?地緣位置是秦國不敗的法寶

雖然秦國因為地緣位置遭到六國歧視,但不得不說六國是真的沒眼光,其實秦國的位置是真的好。秦國靠近巴蜀,拿下蜀地後,秦人把這個六國都瞧不上的蠻荒之地開發成了天府之國。靠著蜀地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秦軍才得以不斷髮動對外戰爭。

除此以外,秦國的地緣位置還是它不敗的法寶。在戰國七雄中,楚國、齊國、魏國都曾是國力強盛的霸主,那為什麼它們後來都一蹶不振了?

秦國為何能統一六國?地緣位置是秦國不敗的法寶

這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諸侯聯軍的打擊,結果元氣大傷。楚國戰敗後,遷都東逃,失去了西邊大量國土;齊國濟西戰敗後,向各諸侯割地賠款,也是大出血;魏國兩次戰敗,兩次遷都,國本動搖。可反觀秦國,當秦國戰敗時,秦軍就立刻躲到函谷關後裝孫子,利用崤函之固把諸侯軍擋在關外。當諸侯內部分裂重新互相爭鬥時,秦軍又立刻出關搶佔地盤。

秦國的地緣位置給它帶來了巨大的優勢,憑藉函谷關,秦軍進可攻退可守,後方的巴蜀又是秦軍的糧倉。這樣的秦國是六國不能戰勝的。既然六國滅不了秦國,那就只能被秦國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