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所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清华东南上交北理华工居前五位

引子: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中,清华东南上交北理华工居前五位,新疆大学、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国防科大和中央民族大学为倒数五位。其中国防科大或因涉及军工未披露数据。教育部明确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情况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纳入高校教师考评制度改革总体要求,对成果转化工作和人员实行分类考核。

42所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清华东南上交北理华工居前五位

正文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政府、高校和研发机构,以及企业三方同时发力,唯有如此才能研发出更适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高科技成果,并进一步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

清华

清华大学重点科研成果在合作地区及企业落户,如基于化学系邱勇教授课题组技术成果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的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大规模生产线在江苏昆山投产;热能系“燃煤脱硫废弃物改良碱化土壤”项目在宁夏、内蒙古、吉林、河北、天津等省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并实现商业化运营;机械系“大压机” 项目在内蒙古北重集团、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进行了实施,其重型装备研究室在昆山落户;环境系“天津临港工业区安全生产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求援体系”、工业工程系“天津临港工业区化工行业物流发展规划”、。这些重点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所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清华东南上交北理华工居前五位

东南

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等建立了4家区域研究院、8家专业(产业技术)研究院、100余家校企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2004至2016年,东南大学作为依托单位参与了180余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涉及省资助经费超过15亿元,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一。

上交

上海交大与临港集团自2014年以来携手推进产学研融合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2大产学研合作平台、民用航空发动机测试验证中心等“五朵金花”科研转化项目,行走智能机器人、“心狗”健康等7个培育、孵化项目,中德合作的上海交大-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等国际国内合作项目。

北理

北理工重点推荐了“全复合材料磁悬浮列车悬浮架结构”“轻质点阵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及“止血材料”等四项能够代表学校先进材料领域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深化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华工

浙大

浙江大学依托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42所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清华东南上交北理华工居前五位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加快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打造紫金众创小镇,助力师生创业,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浙江大学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山大

五项产业化项目包括:“两极温域”节能隔热材料产业化项目、不良地质超前探测产业化项目、高端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与模块产业化项目、超宽禁带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五项平台合作项目包括:交通领域技术研发平台合作协议、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研发平台合作协议、液氮复合介质消防技术与装备研发平台合作协议、共建山东大学地热开发研究院合作协议、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驻济南高新区合作协议。

南开

截至今年10月,津南研究院已经入驻了企业48家,其中实体生产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企业1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有的入住公司还建设了院士工作站。已经有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天津市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聚集到研究院创新创业,部分重点项目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西交

川大

42所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清华东南上交北理华工居前五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