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碼(條形碼、二維碼等)支付規範自4月1日起實施。該規範規定,靜態條碼防範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使用動態條碼支付的,風險等級根據交易驗證方式的不同分為A、B、C三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限額分別為自主約定、5000元、1000元。
靜態條碼:
就是長期不變有效的條碼。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便利店、煙店,甚至是流動車、地攤、出租車上都貼有這種靜態條碼,只要拿出手機掃碼一下就可以完成支付交易。
動態條碼:
是指在使用條碼收付款時,手機電子屏上的動態條碼。動態條碼是更新的,不容易被替換盜用。比如讓商家掃描我們的條碼支付形式,就是動態條碼。
(摘自《人民日報》)
給星巴克帶來“致癌”標籤的是何物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須標註致癌警示信息,原因是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產生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此事引發全球媒體廣泛關注和爭論。那麼,丙烯酰胺是什麼?真的會致癌嗎?我們又該怎麼做?
丙烯酰胺是食物在煎、炸、烘烤等高溫加熱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炸薯條、烤麵包、烘焙咖啡豆時都可能產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
動物實驗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丙烯酰胺定義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
儘管加州法官要求,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需標註致癌風險警示標識,但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日前專門發表博客文章指出,咖啡不需要被貼上“致癌”標籤。事實上,咖啡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能有抗氧化、抗癌等功效。
無論是咖啡還是薯條等其他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談論致癌性都不能脫離“劑量”這一重要參數。以咖啡為例,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千克煮咖啡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為13微克。而此前曾有研究顯示,丙烯酰胺的致癌劑量大約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
實際上,要想減少丙烯酰胺對身體的潛在危害,並非杜絕咖啡就能簡單實現。專家建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少用煎、炸、烤等烹飪方法,儘量避免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食品,以減少丙烯酰胺的產生。
為什麼1元叫1塊,1角叫1毛
人民幣上明明都標註了的一元,為何我們老是叫它一塊?人民幣上明明是一角、五角,為啥又要叫一毛、五毛呢?
人民幣有主幣、輔幣之分
主幣,又稱本位幣,是一國貨幣制度中的基本通貨,是國家法定的計價、結算單位;輔幣,即輔助貨幣,是指本位幣單位以下的小額貨幣,輔助大面額貨幣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使用。《中國人民銀行法》第16條規定:“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輔幣單位為角、分。”
因此,我們看到的一元即為主幣,一角即為輔幣。
“塊”之稱謂從何而來
對於我國的主幣單位,人們口語中常習慣使用“塊”這個量詞。“塊”作為主幣量詞,大致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從寫作“塊”,釋為“土塊也”;引申為塊狀物的通稱,如石塊;引申為量詞,如《宋史·瀛國公紀》“楊太后聞昺死,撫膺大慟曰:我忍死艱關至此者,正為趙氏一塊肉爾,今無望矣”。
而外國銀圓進入中國,“塊”則開始被視作銀塊稱量使用,“一塊洋鈿”“兩塊大洋”即是其客觀表現,量詞“塊”長期與銀圓相聯繫計量使用,關係逐漸凝固,而被當作主幣單位量詞使用,後來紙幣取代了銀圓,但“塊”的這種用法被保持下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一種非正規的主幣單位量詞。
角本義為獸角,《說文》“角,獸角也,象形。”外國銀圓進入中國時,與銀圓配套分等的小銀圓也流入了中國,民間稱其為角子、銀角子、銀毫,輔幣單位“角”應是由名詞“角子”發展而來,與數詞結合而表示小額貨幣數量的“一角”“二角”等,且清後期以來一直行用於民間。
清後期一些材料中可看到對角幣和貨幣單位“角”的記載,如同治六年(1867)鍾大焜《請變法鑄錢議》“查廣東香港錢法與外洋無異。每錢一文,只重二三分,積十錢二十錢則用當十當二十銅小番,再上則用銀角番、銀半番。”龍湛霖於光緒十二年七月上奏:“現在沿海各市面,凡貿易至百十文以上,從無用現錢者,皆以一角、二角之洋錢代之,即取其輕重有定,成色有定,甚便於零用也。”
後來清政府自鑄龍洋時,一元以下的小銀幣也被稱為角子或小洋,有的並在幣面註明“一角”“二角”“五角”等。
“毛”本是讀“毫”,為記賬方便,往往將“毫”省筆為“毛”。久而久之,習非成是。現在仍然有的地方讀“毫”不讀“毛”。如香港特別行政區使用的一毫硬幣。
(摘自《人民日報》)
首次揭秘:又一“國之重器”正在研發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中巨大的天體運動會讓時空發生扭曲並像波浪一樣傳播,這就是引力波。2016年,多國科學家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
我國的引力波探測計劃也在積極實施,“天琴”引力波探測裝置正在研發。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表示,這個裝置是在距離地球約10萬公里高的軌道上放三顆衛星,中間用激光聯繫起來。引力波過來,一邊空間會拉伸,一邊空間會收縮,這個拉伸距離只有皮米級(一個原子的大小)。這個裝置立體看像一個豎琴,而引力波是撥動琴絃的上帝之手,所以這個項目取名字叫“天琴”。
未來,把這樣一套裝置放在宇宙空間裡,就能測量出時空變化。“天琴”計劃將在2030年前後,發射3顆衛星,組成空間引力波觀測系統,對宇宙中廣泛存在的豪赫茲的中頻引力波展開探測。
羅俊院士提出的“天琴”計劃,是未來中國人探測引力波的關鍵技術之一。
目前,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塗良成正帶著團隊研發一臺精密感受地球引力的儀器。未來,它可以裝在飛機上,從空中給地球做CT,探索地球的內部情況,可以用來探測地底下的油氣資源。
閱讀更多 河北黨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