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国学】博观约取(极简版)

【观念国学】博观约取(极简版)

胡立根


【观念国学】博观约取(极简版)

【一语破的】

博观约取:意思是广博观览吸收,简约审慎地选择取用。语出苏轼《稼说送张琥》:“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观念国学】博观约取(极简版)

【原典精读】

文不贵多(节选)

汉文人所著绝少,史于其传末每云:所著凡若干篇。惟董仲舒①至百三十篇,而其馀不过五六十篇,或十数篇,或三四篇。史之录其数,盖称之,非少之也。乃今人著作则以多为富,夫多则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其不传宜矣。(《日知录卷十九》)

【注释】①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

【点到为止】

中国文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例如司马迁,出身史学世家,10岁开始用10年时间读遍国家图书馆藏书,20岁开始游历四方,考察风俗,采集传说;28岁被任命为太史令,承父志,修史书。终于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被尊为“史圣”。

李白为什么诗风那么豪放?想象那么丰富奇特?诗歌意境那么雄伟瑰奇?因为他“观奇遍诸岳”(李白),“五岳为辞锋,四海作胸臆”(皮日休)。他一生四次游历,20岁起,饱览蜀中名胜;25岁开启17年的仗剑远游;京师3年广交贵胄,遍会名家;45岁又启动十年游历。他饱读诗书,谈兵击剑,书琴歌舞,样样精通。

【观念国学】博观约取(极简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从20岁到29岁做过两次长期漫游。晚唐诗人皮日休,漫游行程两万多里。

文学家如此,学者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有一种学习叫“游学”,如后汉著名经学大师郑玄,家住山东,却长时间在西北、山西、河北、河南一带遍访硕学鸿儒。

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精神与治学风格,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至圣孔子,好学不倦,“入太庙,每事问”,以博学著称,却强调“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以至于“述而不作”。

老子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即周朝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职业就是读书,整理图书,而他最后留给这世界的就是区区五千言的《道德经》。但五千言字字珠玑,道尽世间变化,说尽人生哲理。所谓浓缩的是精华。

中国有两句成语,一是“大器晚成”。大器何以晚成?因为要经过长期磨炼。另一句是“大道至简”。因为博观厚积,广收博采,所以成大道;因为约取薄发,所以浓缩成精华。做学问,要从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的境界。简约是中国文化推崇的境界,但这种简,是以简驭繁,由博返约。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著作很少长篇大论。顾炎武先生明确提出,“文不贵多”,“多则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颜氏家训》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古代学者,强调读书治学必须下硬功夫,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例如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学识精博,无书不观,却自言要五十岁后方始著书,为的就是博观约取。

治学如此,艺术也是如此,著名画家董其昌就直接提出画家也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才有丘壑,笔下才有精彩。

【经典推荐】

苏轼《稼说送张琥》、顾炎武《日知录》(节选)、《晋书•文苑传》、刘知几《史通·内篇·采摭群言》、殷孟伦《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观念国学】博观约取(极简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