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奶器吸不出太多奶的原因有很多,你中了第幾條?

吸奶器吸不出太多奶的原因有很多,你中了第幾條?​一、喇叭口不匹配,不會用

月子寶寶在出生半個月後,突然因為脹氣而頻繁哭鬧,加上媽媽渡過生理性乳脹後,乳房逐漸變軟了,於是媽媽誤以為自己奶不夠了,開始嘗試吸奶器。

結果新媽媽買的吸奶器喇叭口和自己乳頭大小並不匹配,造成吸奶時對乳頭有損傷,再加上第一次使用吸奶器,媽媽手法不熟練,只吸出來一點點奶,於是媽媽開始吃完母乳後加配方奶湊足。為了追奶媽媽繼續吸奶,直到把乳頭乳暈吸腫,等媽媽已經淤積嚴重、奶量下降了。

二、越著急,壓力越大,越吸不出奶

媽媽重返職場,在即將背奶時,想提前嘗試吸奶器,看看自己究竟能吸多少,結果一天下來就只吸出20ml。越著急越想吸出來,卻越吸不出來,再加上家裡人的冷嘲熱諷,媽媽心理壓力很大,吸奶變成了痛苦的事。

正式開始背奶後才發現,能否正確使用吸奶器、能否把握好吸奶的時機,以及好心情對吸奶量都有很大關係。

而媽媽用手動吸奶器,也可以通過手的按壓力度來控制、模仿孩子的吮吸節奏和感覺。之後的背奶之路都很順利了。

三、吸奶器吸力大,卻吸不淨

一位8個月的背奶媽媽,使用的是設計不夠科學專業的吸奶器,剛背奶時兩邊還可以吸300ml左右,之後為了提高產量就加大力度吸力,奶量卻繼續下降到只有100ml多了。

其實媽媽乳房已經因為吸奶器吸力過大而受傷了,乳暈有了刺痛感,但媽媽並不瞭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媽媽感覺乳房沉甸甸的,親喂後也不再鬆軟,明明有奶卻吸不出來,最後不得不添加配方奶。

經過乳房護理、更換力度溫和的吸奶器、學習正確使用吸奶器的方法後,媽媽乳房和背奶情況才得以改善,現在已經基本純母乳了。

四、乳頭破損又錯誤吸奶,奶少還淤積

一個月子寶寶,因為曾經住院母嬰分離過,親喂開始的比較晚,出現了乳頭混淆。

不當的含乳讓媽媽乳頭破損了,疼痛不已。

媽媽想著,不如用吸奶器來提高奶量,奶夠了就可以不用依賴配方奶了,同時可以減輕親喂帶來的乳頭疼痛。

結果沒想到吸奶器喇叭口大小不合適,同時錯誤地大力吸奶,加重了乳頭乳暈的水腫,導致寶寶更含不住乳頭。

水腫的乳頭影響了出奶,頻繁刺激奶陣卻不能順利出奶,乳汁淤積越來越嚴重。後來經過乳房護理,調整含乳姿勢,暫停使用吸奶器後,乳房終於得以恢復,配方奶也在逐漸減量了。

五、親喂少、刺激少,吸奶肯定少

確實有本身奶少所以吸奶量少的情況。產後因為餵奶乳頭疼,每天親喂不過3次左右。產後幾天還有脹奶,慢慢地乳房就沒有脹奶了,每天都是軟趴趴的。

吸奶器對乳房是有刺激的,可是它終究無法完全模擬寶寶吸吮乳房,無法把離乳頭較遠處的奶也吸得徹底,尤其是新媽媽。所以這個媽媽用吸奶器追奶,對增加奶量並沒有幫助,還會讓乳房堵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