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要“废除汉字”

一个语种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也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

譬如英语在全世界范围的流行,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靠英国和美国的文化、科技实力。

现在中国实力强大起来了,要是有人对你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你肯定觉得他疯了。

但在当年,日本、韩国、越南地区纷纷兴起废除汉字潮流,连鲁迅也说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种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鲁迅曾说要“废除汉字”

01

鲁迅为什么说“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

鲁迅是靠写作吃饭的人,当年养活周家一大帮人,都是靠他一支笔。他也极其喜欢碑帖,常常跑去古董市场买碑帖来临摹。

1934年8月,他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同年12月,他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进而表示:“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鲁迅的意思是:汉字掌握起来太难,对于老百姓来说,要学会汉字太困难,造成文化普及举步维艰,不如学习拉丁字母来的快。

近代中国正处于水与火的交融中,多年的战乱贫困,外强入侵。让这些人都有种强烈的危机感。这些人里面就有鲁迅,所以鲁迅的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便家喻户晓! 其实汉字不在于灭而在于变!

1936年,鲁迅逝世前在“答救亡情报访员”时,便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理由是:“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那时,日寇早已占领了我国东北并已进入了华北,救亡运动正在全国风起云涌,可是他竟为“救亡”开出这一令国人“聪明起来”、“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的药方,这实在令人费解。幸而他是人而不是神,这一预言并不准确。如今,在他已去世七十多年的今天,方块汉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由于成功地输入计算机而增添了生命力;中国也并没有因为汉字的继续存在而灭亡。

鲁迅曾说要“废除汉字”

02

废除汉字的论争

其实除了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也是同意废除汉字的。

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时任北大教授的钱玄同老师谈道,“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钱玄同是浙江旺族,吴越王钱镠之后。浙江钱家,是人才倍出,他的儿子钱三强和儿媳何泽惠也都是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巨人。

陈独秀也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既然要“废灭汉字”,就要找一种文字来替代汉字,1920年代赵元任提出国语罗马字,1930年代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还有钱玄同主张的直接借用世界语,其本质都是想用字母文字来取代象形会意的方块汉字。

拉丁化新文字倡导者主张以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除因为“方块汉字难认、难识、难学”外,其最大理由就是认为几千年来汉字只为封建贵族服务,而不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即“中国汉字是古代与封建社会的产物,已变成了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工具之一,实为广大人民识字的障碍,已不适合于现在的时代”。“要造成真正通俗化、劳动大众化的文字”,“要采取合于现代科学要求的文字”,使文字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利用,是拉丁化新文字倡导者的主要目的。

上世纪4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就曾留下过一段难忘的记忆。他记得,当时英国老师用威妥玛式注音点名,当叫道“枪枪枪”时,半天没一个人回答,后来才有人反应过来,原来是在叫张长江。“枪枪枪是谁?我们谁也不知道。其实,威妥玛式里‘枪’、‘张’、‘江’都是一个拼法。张长江,就变成了‘枪枪枪’。”不仅如此,民国重要人物蒋先生还曾被拼为ChiangKai-shek,翻译过来就是“常凯申”,让人哭笑不得。

废除汉字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完成的,所以,许多设想只是停留在想法上,要是真的实行了,汉字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就会毁于一旦。

从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有两种危机的爆发称得上是“最危险的时候”:一是遭受侵略,是谓亡国之险;一是文化衰微,是谓亡种之虞。而相较于因外族侵略引发的亡国之险,因文化衰微而引发的亡种之虞其实更为堪忧,也更为可怕。而当时的中国,这两种危机同时并存。可谓中国距离亡国灭种仅有一步之遥。

鲁迅曾说要“废除汉字”

03

越南、日本、朝鲜、韩国都曾想废除汉字

日本:

在日本幕末时期,日本人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吓到。认为我们很弱,岛密向当时在位的德川庆喜将军提出名为《汉字废止之议》(汉字御廃止之议)的报告和提议,这被世人认为是汉字废止论的先驱。

这一直拖到了日本二战投降,被打痛了的日本人,又想废除汉字了。

1946年4月,志贺直哉在杂志《改造》上发表《国语问题》,提议废除日语,採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法语。

等日本人建设经济有成就后,就开始觉得也许不用废除汉字。

朝鲜:

朝鲜在独立后就废除了汉字,在朝鲜富裕起来在1968年时,把“汉文”教育又被编入了高中的课程。

在苏联没有解体前,朝鲜过的不比韩国差。

韩国人在1980年代中期,韩国的报纸、杂志等,开始逐渐降低汉字的频率,在首尔奥运会后,韩国的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于1990年之后,主张汉字恢复的呼声逐渐高涨。

越南:

越南的近代史一直蛮惨,统一不久就以为自己是世界第三大强国,被一脚踹醒后,越南现在虽然过上平稳的日子,也没多少恢复汉字的呼声。

只是汉字已经深入到越南人的文化中了。越南那边看风水,算八字,写春联,还是用汉字。没办法,他们用的越南拼音文字,实在是没汉字好看。连越南残留的道教仪式,用的是汉字。

其实90年代后,电脑普及了,汉字才对百姓来说算的上方便。

我们都忽略了,曾经用笔写汉字,远远来的没有写拉丁字母快,学起来也难。

于是,我们开始质疑鲁迅,甚至把他“废除汉字”的言论看成亡国贼的笑话。

但任何话语都有其历史语境,回头看鲁迅当年说的这句话,或许是错的,但他当时的出发点实在是为了更多民众的识字,鲁迅一生都是忧国忧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