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会打不过清兵?

倾城147361922

李自成消灭了明军,为何打不过清军?这个逻辑根本就不能成立。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战斗素质上就远远不是八旗军的对手。

从表面上看,最后攻破北京的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但是不意味着李自成部队的战斗力就比明军强,因为明朝把大部分的精锐部队,尤其是边军都用于对抗清军,并且在一次次的会战中被清军歼灭,尤其是松锦会战,明朝精锐边军几乎全部战殁,给李自成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农民起义军遇到明朝的二流部队还是可以一战的,但是如果遇到精锐边军就只能不是逃,就是退。如果要真打,那就得碎了。这个是有例子说明的,明朝曾经调辽东边军的一部分打过内地的农民军,效果非常好,专治各种不服。

就比如说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就被辽东军暴打的非常难受,决定联合起来像兰博一样直面挑战,来一次正面刚,结果依然被暴打。

献忠愤,合迎祥、自成兵,与宽战龙门、白沙,截官军为二。宽自断后,士卒殊死斗,自晨至夜分,复大捷,斩馘一千有奇。


而辽东军的整体野战能力是弱于八旗军,当然在特定条件下,还是能和八旗军正面战斗的,就比如说北京保卫战就打的很好。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军和八旗军的战斗力有着巨大的差距。

李自成驻扎襄阳以后,将自己的部队重新整合,分为了地方守卫部队和野战机动部队,就是中军营,这支部队是最有战斗力的,最后被八旗军和关宁军全灭于山海关,尽管李自成的中军营和并不是直接对上八旗军。但是,从谈迁的《国榷》上来看,农民军对八旗军的战斗力非常忌惮,由于八旗军的出动,农民军的士气陡然崩溃。

诸贼畏令严,故未退。忽尘开,见辫发而甲者,咸惊呼曰:“虏至矣!虏至矣!”拉然崩溃,坠戈投弓,自相蹂践,死者数万人。


而且李自成的中军营也和孙传庭后来新训练秦军也交过手。尽管汝州战役孙传庭部最后失败,但是李自成面对新练秦军作战也是相当艰难,如果孙传庭的原来的那支部队没有赶赴松锦战场,我想李自成这场战役就得跪。

而孙传庭曾经就对八旗军、自己的秦军、起义军的实力做过对比,请看他怎么说。附图。

我麾下百战兵,流贼望而胆落者,遇北兵辄股栗,……?语未毕,以数十骑浮渡,我兵数千皆走,如失魂魄,蹂践死者甚众。

大家看了这个就应该知道李自成军和八旗军的战斗力有多大的差距了吧。



论史

李自成大军先后击败了傅宗龙的秦军、汪乔年的三边兵、杨文岳的保定兵、孙传庭的陕西兵,几乎打的都是歼灭战,阵斩了傅宗龙、汪乔年、孙传庭,并且活捉杨文岳。

到1644年,明朝仅有三大野战兵团:孙传庭兵团、吴三桂兵团、左良玉兵团,其中左良玉兵团溃逃江左,孙传庭兵团在河南对决中被歼灭,只剩下最后一个最强大的吴三桂关宁军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清军入关了,李自成最后九战九败。

李自成大军一兵倅马三四匹,冬则以茵褥籍其蹄。剖人腹为马槽以饲马,马见人,辄锯牙思噬若虎豹。军止,即出较骑射,曰站队。夜四鼓,蓐食以听令。临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前者返顾,后者杀之。战久不胜,马兵佯则诱官兵,步卒长枪三万,击刺如飞,马兵回击,无不大胜。

李自成大军骑兵每一个人都有3-4匹骡马,一旦开战,就先由骑着骡子的打头阵,入关打不过,压阵的步兵和小儿兵顶上,随后,主力骑兵从两翼发动突袭。因此,大顺军最大特点就是骡马多。

所过崇冈峻坂,腾马直上。水惟惮黄河,若淮、泗、泾、渭,则万众翘足马背,或抱鬣缘尾,呼风而渡,马蹄所壅阏,水为不流。但是,清军入关以后,从一片石一直到潼关,九战九胜,大顺军主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原因是非常多的,但是,军力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入关前夕(1644年)八旗满洲有318牛录,按每牛录200丁计,男丁数63000左右。八旗三丁抽一人,其实真实披甲就2万多人。加上八旗蒙古,还有十丁抽一人的八旗汉军,真实的八旗军数量很少。

他们真正的优势是满蒙重甲步骑兵,还有战马比李自成更加精良,冲击力和行军能力更强。最重要的是当时八旗汉军的乌真超哈重炮兵,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也是最强的野战红夷大炮部队。又有吴三桂关宁军助战,以李自成当时,的实力就打不过了。


深度军事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末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从陕西起义,一路打到了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在几场惨烈的战争中,李自成都几乎是全军覆没,可李自成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次次咸鱼翻身,卷土重来,最后拥军百万,占领了大明的国都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但是势如破竹的农民起义部队打得过明军,为什么打不过清军?今天我就跟小伙伴们聊聊这个问题。



当时的大明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国内有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外部还有来自清军的骚扰,加上当时北方连年发生了蝗虫等灾害,农民为了能够活命,纷纷参加了李自成的起义军。但是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就失去了最初的进取心,完全沉侵在北京的花花世界中,而起义军更是在北京肆无忌惮,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对于当时北京居民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人间地狱。



而李自成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和洗劫了吴三桂的家,并对吴三桂的父亲动用了大刑。要知道当时吴三桂的军队一直是大明朝精锐,是明军的精英关宁铁骑。战斗力十分强悍,之前清军没有杀进山海关就是因为吴三桂。本来吴三桂有投降李自成之意,但是李自成的所作所为激怒了吴三桂,反而使吴三桂投靠清军,最后放清军入关。



由于李自成的军队自攻下北京后,贪图享乐,早就没有了战斗力,加上之前没有正规的军事管理体系,各将领也没有共同的利益价值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无法长期有效的合作。在面对入关的清军八旗军的正规部队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纷纷败下阵来。最后李自成仓皇逃离北京。




李哥讲史

李自成为什么会打不过清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李自成战略判断失误,后果就是被清军占了先手。

首先得肯定的说,李自成算的上是个乱世枭雄。在李自成进京推翻明朝后,李自成这时的主要敌人有三个,一是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第二就是关外的满清,第三是南明。

而当时李自成集团认为张献忠才是心腹大患,所以李自成的主力部队都放到了山西河北一带,目的就是防御张献忠,而南明当时还不成气候。而对关外的满清李自成却是大意了,因为满清几次入关主要就是烧杀抢掠,所以李自成可能认为满清就和中国历史上的匈奴突厥差不多,只要拿钱粮美女暂时满足满清的要求,就可以争取时间。

李自成正因为这样想,所以才迟迟没有像山海关派主力部队,因为怕那样会刺激满清,可是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满清当时已经汉化,并大量启用了汉族人为官,而满清的目标就是入主中原,这样一来,李自成和多尔衮的战略目标判断就差太多了。

当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失败后,李自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向山海关派兵,可那时已经晚了,而且最要命的是李自成并没有派出主力部队,而满清和吴三桂却是精锐尽出,所一片石李自成一仗李自成大败而归。

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多尔衮下令吴三桂及清军主力对李自成部穷追不舍,不到八个月就把李自成打的全军覆灭,而李自成部始终没得到喘息的机会,这也可以说多尔衮确实是个厉害人物。

在清军全力追击李自成部时,当时的南明和张献忠都没有支援李自成,南明不支援可以理解,因为毕竟李自成进京逼死了崇祯,而张献忠没有动作就让人不可理解了,但这也说明张献忠和南明都不能顾全大局,江山丟的不冤。


天宇的文史情怀

首先不得不说满人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配合八旗制度,更是发挥了最大的战斗力,在辽东对抗明军的精锐辽东铁骑也丝毫不落下风,甚至有人评论当时的八旗军有世界上战斗力最剽悍的骑兵。

再看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在我们的印象中李自成的农民军多为流寇,不堪一击,曹文诏几千人就能将数万农民军杀的四处逃窜,李自成,张献忠等也是败了就诈降然后再叛。

但是到了后期,农民军实力还是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尤其是李自成带着十几个兄弟再度出山之后,已经有了和明军对抗的实力,而从陕西一路打到北京,面对一般的明军部队基本上优势也是很明显。

但是面对清军李自成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从山海关一路败退,最终死在九宫山。李自成的失败主要原因是部队成分比较单一,主要以农民军为主,势单力孤。反观清军,他们大量招降明军旧将(吴三桂只不过是一个代表),利用汉人地主阶级,这种情况下李自成的失败是必然的。


一点点历史

李自成为何打不过清兵?目前从史书或专家的分析看,至少有5个版本的说法,好似都有理,都能说服人,比如“腐化自满”说、“流寇游击”说、“鼠疫”说、“乌合之众”说、“吴三桂”说,等等。但我认为,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或军事集团的垮台或溃败,都具有其内在的必然的定律(规律),无外乎是两大因素交叉叠加的结果:即战略上的和战术上的。如果战略与战术相得益彰就会大功告成,反之,就彻底地一败涂地。李自成的失败,不仅是打不过清兵的简单问题,而是战略上鼠目寸光,战术上一塌糊涂,不失败,老天爷都都会怪罪!

第一,为什么说李自成在战略上判断失误?李自成进北京城之前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占领北京之后则是完全错误的。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麾下确有总数150万的大军,然而过黄河向北京进发时,实际带领的军队数也就50万左右,一路过关夺城留守,打到北京城下时,实际兵力也就30多万人。当时,李自成还没完全摸清楚北京城的底细,否则他不会兵临城下还与崇祯谈判讨封“西北王”。当李自成成占领北京城后,自以为已推翻了大明王朝,在战略上产生了严重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外与对内两个方面。对外当然是对满清八旗军,由于李自成多年在中原内地与明军周旋作战,对满清不甚了解,根本没想到原来满清与自己的目标是高度的一致,即推翻大明王朝λ主中原,只是手段不同而已。李自成的闯字军与满清的八旗军本来是相得益彰的或殊途同归的,换句话说,正因为有八旗军在山海关外牵制了明朝的主力,李自成才能有机可乘纵横九省直取北京,否则他早都被消灭在函谷关内了;反之,之所以有李自成义军的生乱捣蛋,明朝廷背受敌三面作战,满清八旗才得寸进尺虎视眈眈日益坐大。看明白了吗?1644年上四、五月时天下有五大军事集团,即李自成集团、满清八旗集团、南明集团、张献忠集团、吴三桂集团。李自成如果是个战略家,当时有上中下三种方案。上策:联合张献忠与吴三桂,先对付关外的满清,再渡长江图谋长远;中策:与满清接触谈判,然后过江对付南明,这样吴三桂与张献忠就不再是问题了;下策:武力征讨不归附的吴三桂集团,导致满清乘虚而入鱼翁得利。李自成恰恰选择了下下策,所以是鼠目寸光,蔫能不败?!


第二,为什么说李自成在战术上一塌糊涂呢?其根源在于农民义军流寇式游击战思想根深蒂固。李自成闯字军的特点是,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往哪儿跑?往陕西老家跑,陕西没得去,就钻山。李自成与吴三桂加八旗军在一片石大战,损失惨重,逃回北京时,手下主力大将刘宗敏等尚在,北京至少还有10万主力军,完全可以组织北京抵御战,再调陕西山西留守军队增援,取胜几率很大,毕竟满清八旗不是天兵天将!没有在北京城组织有效阻击满清八旗军,是李自成战术上的最大败笔。你知道当时追击李自成的八旗军有多少?两万多。吴三桂的呢?一万多!但是一片石成了李自成最后的噩梦,在北京仓促登基后,主动放弃北京仓皇逃跑。这不是李自成打不过清兵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想打,鬼使神差地→_→(读图下内容)


就想跑回陕西去。这一跑,就把老本和老命都跑光了!


圆梦人A

这个问题隐含了一句话,就是李自成打败了明军,为什么还会打不过清军。

李自成的起义军并没有碰到明朝的精锐部队,可以说,明朝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在辽东战场,而李自成所在的西线战场,全部都不是明军的精锐。

而且,即使是明朝的二流部队也是吊打李自成,从李自成崇祯二年开始加入起义队伍,多次被明军围困,命悬一线,李自成使用了诈降,逃跑等多种策略才得以脱险。

李自成真正的崛起在于松锦大战前后,明廷调集九边十三万精锐赴辽东战场与清军进行决战,最终惨败。李自成才势如破竹,松锦大战的惨败标志着明廷对全国地方军队震慑力的消失,加上发不出粮饷,自主招募部队的左良玉等部已经不听指挥了。

最终,全国都感觉应该换一个君王了,李自成应运而生,直取北京,在李自成进北京的路上,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军事冲突,各路守军都是纷纷投降,前来勤王的唐通阵前投敌,连北京的大门都是被太监给打开的。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根本打不过明朝,他要感谢的是,清军在关外吸引和消灭了明军的所有主力。


那么,李自成和清军呢?

关于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清军的比较,我做这样一个比喻:没有严格军事纪律,组织松散的农民合作社,和一个常年以打家劫舍为生有组织有纪律的悍匪之间的战争。

结果可想而知,农民能斗的只能是地主,但是打不过劫匪。

只是一场规模不是很大,伤亡不是很重的一片石战役,打的李自成是丢盔弃甲,望风而逃,连北京都不要了,直接要往老家跑。

如果在平原上,李自成的农民军估计都不够八旗骑兵的一个冲杀,这也是为什么农民军被明军打败N回,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被清军打败一次,就再也无力反抗了的原因。


史论纵横

装备差

人员素质不齐

没有实战

没有系统可行的军事理论指挥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回答过了,那就再说一下啦!纵观历史,多少农民起义都失败了,有些确实觉得可惜,更觉得不值得。有流血牺牲,有感慨一生。要说李自成建立的新王朝确实有点可惜,可惜的就是没有长久,我觉得主要有这个几点:



第一,没有扎实的理论做支撑,俗话说就是缺少文化知识,学习的不够。

第二,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清兵毕竟是打过仗的,他们的队伍还是实战少。

第三,没有系统可行的制度,内部太混乱,毕竟是农民起义还是想一阵高兴。



欢迎交流三句话


铁骑罗山

主要还是李自成的老对手洪承畴了解李自成和义军的惯用打法和战术,尤其了解闯军爱诈败设伏,并告诉清军,所以清军每战必败闯军,到后期清军一娇狂,就成就了义军李定国诈败设伏的回马枪战术,这一仗清军全军履灭,亲王的人头也被李定国亲自砍掉。


朴固怀恩

李自成为什么会打不过清兵?兵是将之威将是兵之胆。关键是在于李自成自己没有政治智慧,缺乏军事智慧!一进北京立刻腐败!没有解决好明朝守边将士的问题。李自成打下北京就应该立刻和明朝的守边将士进行勾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稳定边境!对当时的起义军加强训练提高思想教育!补充军事装备做好应对边界的不稳定因素。李自成做的一切都是背道而驰的事!在没有做好应对边界不稳定因素的时候!破坏了和明朝守边将士的关系,激发了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的壮举!最后引狼入室!大清铁骑加上明朝守边的精锐部队。两只正规军来对抗李自成的农民军。当时的起义军队里的官僚系统已经腐败了!这时候支持起义军打仗的精神动力以减弱了!当时起义军起义时农民是不起义指定会死,起义还可能有活的希望!是在这种没有退路的求生精神为动力而产生的动力促使了起义军的壮大。进京以后起义军首领的腐败同时整体的起义军队伍也在腐败。导致了当时起义的那种为了生存而不惧怕生死的精神丧失了!反而变成了为了求生而惧怕死亡的因素产生了!这种为了求生意识导致了起义军的畏敌如虎的现象产生了。导致起义军的节节败退最后以而失败告终!起义打不过清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整个起义军没有精神主张,缺乏精神动力没有主导思想,李自成不具备领袖智慧!这就是李自成为什么会打不过清军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