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当年在天庭被封的弼马温,官真的很小吗?

光神闪烁

电视剧《西游记》误导了许多人,大家都认为孙悟空是嫌弃弼马温这个官小才反下界去的。其实不然,弼马温这个官并不小,而且还最适合孙悟空干,可以说玉帝是量才使用,但是孙悟空却误会了玉帝的美意,为什么呢?听我慢慢分析。

《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我们先看一看这一回的题目,其实已经点出了要害。孙悟空心气太高而已。这一回讲孙悟空被官封弼马温,那么孙悟空喜欢这个差事吗?喜欢的很,而且孙悟空干的特别认真:

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本监中典簿管征备草料;力士官管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辅佐催办。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不觉的半月有余。

什么叫得心应手,这就是。孙悟空作为一个猴子,看管照料天马是他最擅长的。因此孙悟空干起来也特别的卖力。但是为什么又不干了,是嫌弃官小吗?不是的。

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

这句话被许多人误解,认为弼马温这个官就是个芝麻大的小官。事实可真的不是。弼马温这个官职属于御马监的一品管事,天庭正规编制。属于有官名,有仙禄的。官虽然在所有天庭官品中属于最下等,但是属于在编。例如二郎神就不在编,二郎神只有官名没有仙禄。仙禄是什么?仙禄就是俸禄。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弼马温的职位是高于二郎神真君的。

所以孙悟空舍弃了弼马温去当了一个齐天大圣是个失误之举,为什么呢,因为齐天大圣和二郎真君一样,都属于有官无禄。

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

这一段说的很明白,齐天大圣这个官就是个虚头,没有一点好处,什么是好处,仙禄呀。没有仙禄是被同僚看不起的,因为你永远低人一等。

孙悟空之所以嫌弃弼马温这个官职,一是因为他误解了弼马温这个官的实际大小,还有一个原因许多人不知道,那就是这个岗位没有升职的空间。

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也就是说也许孙悟空要干一辈子弼马温而不能高升。孙悟空在意升不升官吗?孙悟空很在意,书中有明显的证据。孙悟空后来被封为齐天大圣之后,玉帝看他总是闲着,于是招他来委以差事,孙悟空见面后这样问:

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诏老孙有何升赏?”

可见孙悟空对于官大官小也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凭自己的努力能一步步升上去。如果弼马温这个官职孙悟空嫌弃的话,他根本就不会那么卖力去干,之所以不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升职潜力,一旦升职无望,这个官职会被挑出一千条理由去嫌弃。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弼马温这个官职在天庭属于正规编制,有官名有俸禄。比那些空有官名没有俸禄的神仙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但是孙悟空心气太高,再加上这个官职没有什么升职的潜力,因此孙悟空以弼马温不入流为名辞官而去,真的有点可惜。


每日趣评

官当然不小啦,这可是玉帝专门照顾的!

孙悟空被天庭这几个小仙骗了,舍大取小,辜负了玉帝的一片好意!

(杨角风谈西游第30期)

西游记主线已经讲到了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而孙悟空并不是不能出来,而是突然开悟了从而不想出来。而上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番外篇,说的是孙悟空其实在被压五指山下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儿子,只是他还不知道而已,直到后来遇到了他的儿子……

前情直通车:西游记一个隐藏的秘密,没有证据我不会乱说:孙悟空有一个儿子!

本篇仍然是一个番外篇,孙悟空之所以后来自封齐天大圣,以及再到最后的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其实都是上了天庭几个小仙的当!

为了讲清楚这件事,我还得从玉皇大帝雕琢花果山的灵石开始,也就是说孙悟空从一出生就一直受玉皇大帝特别照顾,这之前的文章都讲过。后来冥王和龙王来告状,玉帝使了眼色给太白金星,于是太白金星心领神会的请求玉帝收编了孙悟空,于是孙悟空上天做了弼马温这个官,故事从这里开始:

弼马温的前任去哪了?

首先当时孙悟空招安的时候,毕竟曾经受过玉帝的雕琢,所以玉帝是要封他大小一个官职,并且要籍名在箓的。

当问到武曲星君时,他启奏道:“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这话说的是有水平的,正常的回答应该是缺个弼马温,而他说的是缺个正堂管事,而紧接着玉帝就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那么这个前任弼马温去哪里了?

答案是没有前任,这个官是玉帝自己给他封的!

这正说明玉帝还是非常照顾孙悟空的,你想一个类似于国防部长的武曲星君还能惦记着御马监的这个管事,还是争着说的,前一句还说其他的地方都不缺,只有这个地方缺!但是没有说官职,说明可能之前也跟玉帝反映过,咱们的御马监还是需要提拔一名管事,趁这个机会忙说出来,玉帝一听,也正好,就封他个“弼马温”吧!

其他的神仙气得真瞪眼,谁都希望自己的部门都多个编制,以后用得着,武曲星君一句话就给人家堵上了!所以这个武曲星君是一个人物,养马也是战马,主要打仗用的,可以说孙悟空就成了武曲星君的手下了!

弼马温的官有多大?

弼马温本身就是玉帝临时封的官,还给配了那么多手下,包括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仙籍在册的,孙悟空一来就是领导,这个官咋一看还是不小的!

要知道西游记是明朝成书,明朝的御马监是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监之一。有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员,下有监官、掌司、典簿、写字等员。掌腾骧四卫营马匹及象房等事。是一个正五品官职,并且还兼有军事和财政两项大权!

再看孙悟空到任以后兢兢业业,日夜不睡觉,又是扎草,又是引水,又是煮料的,一匹匹养的肉肥膘满!照他这样的养法,人工费、饲料费、水电费等都得涨,开支必然加大,但是没有任何人阻拦他,证明他获取资源的能力相当强,也说明这个部门财政还是非常充足的!

历朝历代最牛的兵种就是骑兵,马匹更是金贵的很,相当于现在的装甲车啊,要是某个君主获得一匹好的战马,比如汗血宝马,他都要大摆宴席庆祝的!况且天兵养的都是天马,会飞的,说不定也是修炼多年才有了当天马的机会,好歹也是一个神仙啊!

所以弼马温官并不小,之所以后来很多妖怪嘲笑孙悟空是弼马温,并不是因为这个官小,而是因为孙悟空后来想取代玉帝,大家嘲笑的是你一个五品知府竟然还想当皇帝?

孙悟空为什么弃官?

孙悟空忙忙碌碌半个月了,他的手下也得跟着忙乎半个月,那个累啊,好不容易找个闲时间,赶紧安排酒席,原著中也说了目的,一个是给他接风,一个是给他贺喜。

这不是很奇怪吗?你想孙悟空都干了好多天的活了,他们才想起来接风?显然不是!他们是有目的的,至于目的是什么?继续往后看。

席间不停的给孙悟空敬酒,孙悟空也是配合着往人家的套里钻,闲的没事问他们自己的官有多大?可被他们逮到机会了,你想啊,正常的一个下属回答自己的领导,肯定会夸自己的领导能力强,官大咯,不然的话那么自己岂不是更啥都不是了!

但是这些下属却想着法的贬低孙悟空,非说他的官没品,小的不能再小了,不入流的官。其实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官就是玉帝临时给起的,至于多少品,并没有说。他们之前散漫惯了,本身就是一个肥差,还有油水拿,凭空降下来一个领导,还猴精猴精的,不爱好钱财,也不爱女色,一心工作,他们苦啊!

于是孙悟空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终天丁知道他受了仙箓,不敢阻拦。这里也说明了弼马温并不是小官,他是可以正常出入南天门的,你想古代的皇宫里面,官不大能随便出入皇宫吗?

然后那几个人马上跑去玉帝那里告状,说孙悟空嫌官小跑啦。玉帝也纳闷啊,他到底想要啥大官啊?

所以孙悟空真是舍大求小,辜负了玉帝的一片好意,也着了那些小仙的道儿!

我叫杨角风,后面开始讲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500年间,天庭又发生了哪些事呢?喜欢就关注吧!


杨角风发作

如果说《西游记》原著里,孙悟空犯的第一个傻是啥?那就是误以为弼马温是小官,还愤愤然反出了天庭。

而在诸多以西游题材为蓝本改编的影视剧里,“弼马温是小官”这事,也经常成了共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起因,也变成了“玉皇大帝封的官太小”。但如果放在原著里看,必须说玉皇大帝很委屈。

因为玉皇大帝封给孙悟空的“弼马温”一职,在《西游记》原著里全称叫“御马监正堂管事”,非但不是什么“没品”的小官,相反是个很有前途的好工作。

“弼马温”官职大不大?首先看看作者的生活年代就知道。在作者吴承恩生活的明代,养马可不是什么低贱活,相反是关乎国家战略资源的大事。看上去“没品”的御马监,在明朝的宫廷里可是位高权重的实权部门,掌印御马监的太监,比如成化年间的汪直,嘉靖年间的冯保,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而兵部管理养马的太仆寺,同样是官场上人人羡慕的肥差。诸如杨一清等明代名将,都曾在这个岗位上风光过。

所以说,在《西游记》的创作年代里,无论是内宫外廷,文职武职,养马这工作,都是官场上火热到惹人眼红的好职业。如此创作背景下,《西游记》里的“弼马温”,哪能是绿豆小官?

事实上,“弼马温”一职的地位级别,在《西游记》的原著情节里,更常见十分拉风。首先有完备的府衙机构,上任时都要木德星官专门陪同前往,且整个御马监更是阵仗庞大,不单管着上千匹天马,还有“监丞,监副,典薄,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标准的天庭实权部门。

而更能说明“弼马温”一职等级的,更有《西游记》原著里的重量级待遇:受仙箓。

比起西游影视剧里,常被几句话带过的“受仙箓”身份,放在《西游记》原著小说里,却是十分重要的等级标志。有了“仙箓”,才等于在天庭里有了行政待遇编制。没有这个身份,放在《西游记》里,连南天门都进不去。

这个身份的重要性,可以瞧瞧能和孙悟空打得天昏地暗的二郎神。后来孙悟空大闹天宫,二郎神一干人等浴血奋战,立下生擒孙悟空的汗马功劳。可就因为二郎神麾下的几员大将们没有“仙箓”,所以“不得面见玉帝”,领功劳都只能二郎神代表着去。而就算是有“仙箓”的二郎神,还有着玉帝外甥的身份,上了天庭后也只能在壁厢见玉帝一面,领了“金花”“御酒”等赏赐后就喜滋滋回去。比起孙悟空来,真的好容易满足。

由此可见,“仙箓”这个身份,在整个西游世界里,真是不知羡煞多少神仙。

那么做弼马温的孙悟空呢?原著里明明白白说“受了仙箓”,哪怕后来他嫌弼马温官小,一怒抄起金箍棒打出御马监,张狂到这地步,天兵天将们也是“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孙悟空看不上眼的弼马温,话语权就是这么强。

甚至就在气呼呼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后,原先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鬼王们,竟然都颠颠跑来献殷勤。原著里的话更说的好:“今见大王授了天箓,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有着“仙箓”头衔,就能让下界的鬼王们当牛做马。这“弼马温”的等级,就是这样有威慑力。

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恐怕还没意识到,自己亲手断送了一个多么有前途的好工作。

其实,在《西游记》的开头章节里,玉皇大帝对于孙悟空,一度是十分欣赏的态度。孙悟空从石缝里蹦出来时,玉皇大帝就说“乃天地精华所生”。后来孙悟空闹龙宫闯地府,被龙王阎王告状告到玉帝处,太白金星劝了句要招安,立刻就叫玉帝“闻言甚喜”。孙悟空愣头愣脑的上了天庭后,玉帝面前一副张狂模样,气的众神仙连呼无礼,玉帝也是大度不计较:“不知朝礼,且姑恕罪”,然后爽快就封了弼马温。

以这一整段情节说,当时的玉皇大帝,是真心实意想招揽孙悟空,把他变成天庭的一员干将。授予的“弼马温”官职,更是极有培养前途的好工作。而且整个天庭里,除了御马监那几个随从外,也没有一位重量级神仙,说过这官职低微。

那为什么孙悟空会上当?仔细看看前因后果就知道,孙悟空这样一位下界的妖仙,惹了几场祸竟能因祸得福,平白无故就受了仙箓。不招妒忌显然不可能。御马监的几个小官们,等于是饮宴时故意挑拨了几句,就真叫孙悟空暴跳如雷,然后就有了后面一堆荒唐事。

所以说,大闹天宫的故事,与其说是玉皇大帝不懂得尊重人才惹出来乱子,不如说是一个叫孙悟空的职场新贵,因经验不足被同事坑惨的故事。


我们爱历史

官大还是小,这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你父亲是中央大员中数一数二的,你最终只当了个市长,别人肯定都觉得你当的官太小了。但如果你是个农村爬出来的,父母出苦力大字不识一个,你当了科长,别人会都觉得这官不小了,当了处长别人就觉得很大了,能当上县长谁都觉得你这官太大了。

同样,如果你天下闻名,能管控千军万马,最终让你当个县局长,别人肯定都觉得太小了。但如果你一直默默无闻,没做出什么成绩来,你当了县局副局长,别人就会觉得已经很大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看孙悟空。如果真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打遍天庭无敌手,把玉皇大帝都打到桌子底下去了,那当个养马的头,那实在太屈才了,官实在太小了。

但原著中是,孙悟空打到凌霄殿外,遇到王灵官就〖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然后,〖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孙猴子想进也进不去了。

所以很多人奇怪,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么厉害,怎么西天取经时就不行了呢,其实这根本不是个事,因为他在大闹天宫时就没多厉害。

再看看西天路上,孙悟空遇到大鹏精,〖行者凄凄惨惨的,自思自忖,以心问心道〗,只能去西天请如来。

遇到了蜈蚣精,被金光一照,孙悟空〖出来现了本相,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忽失声叫道〗。不请黎山老姆,别说打败蜈蚣精,他连近身都很难。

遇到了蝎子精,几番下来〖行者抱着头,只叫:“疼!疼!疼!”。。着我头上扎了一下,就这般头疼难禁〗。要不是卯日星官,唐僧估计要要小和尚了。

遇到了红孩儿,战果是〖急流中淌下一个人来。沙僧见了,连衣跳下水中,抱上岸来,却是孙大圣身躯。噫!你看他踡跼四肢伸不得,浑身上下冷如冰。沙和尚满眼垂泪道:“师兄!可惜了你,亿万年不老长生客,如今化作个中途短命人!”〗

遇到了黑熊精,也只能打个不分胜负。

很多厉害点的妖怪,拿个厉害点的兵器,孙悟空都奈何不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不过是吃块唐僧肉,能长生不老。长生不老谓之仙。

很多女妖精,比如让孙悟空无可奈何的蝎子精,要嫁唐僧,也不是像电视剧中一样因为唐僧长的帅,而是为了配他的元阳,好成个太乙散仙。

倒贴献身,只求个太乙散仙。这散仙是只有编制没有职务的。而孙悟空的弼马温,不仅是仙,下面还管着好几个仙,还是在天庭任职。两者的差距就是,前者是基层乡镇里没有职位的小科员,后者是进了中枢,上来就当了个小科长,天壤之别。

而孙悟空,本身就没什么背景,就是领着一群毛猴的混混头子。所以说,让他上来就当这个科长,已经是很大了。

但他不知足,就是闹事,结果被压了五百年。五百年中深刻反省了这一切,终于明白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一心一意地跟唐僧混,敢打敢拼,拼上了斗战胜佛的位子,比原来高太多。


待我施为地煞变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关键是现实中并没有这个官职,弼马温根本就不是官职,是天庭调戏孙悟空的鬼把戏,典故出自《马经》,是一部有关养马的书,里边记载,母猴子来月事,经血沾到草上,马吃了沾有母猴经血的草就不会得病。【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天庭封他做弼马温,其实就是对孙悟空的一种调戏。说他是母猴子。弼马温是调戏之词,但天庭确实也给孙悟空封了实实在在的官,那就是“

御马监正堂管事“,这才是孙悟空的真实职位,弼马温并不是官职,他只不过是【避马瘟】的谐音而已。

御马监正堂管事的官制也不存在,但是在明朝确实有御马监这样一个衙署,属于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但并无正堂管事一职,衙门里最高的是掌印太监,开始是正七品,后提升为正四品。不过这个事太监做的官,孙悟空不能当掌印太监吧?实际上作者创造了这个职位,应该和孙悟空是猴子,而《马经》正好有这么个典故采用了这个官职,和明朝内府应该没什么关系。

孙悟空这个官是大是小,应该和他当时在人间的官职进行比较才合理,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是唐朝贞观年间,往前推五百年应该到了汉代,那我们应该和汉代相似的官职进行比较才更合适。玉孙悟空官职最相近的就是替皇帝管理车马的官员了,在汉武帝以前,应该是车府令,武帝以后最接近的职位是驸马都尉和奉车都尉。特别是驸马都尉,专管皇帝御马,和孙悟空的职位最相近,秩比二千石,应该是相当于太守级别的官员,古代的太守和现在的省长比较相似,级别还是蛮高的。

这个职位是十分难以得到的热门官职,虽然没有什么额外收入,但是天子近臣,而且是典型的跳板职业,也就是最容易升官的职业,占到这个位置上,等于是预备着飞黄腾达。原因也不复杂,给皇帝管理车马,与皇帝十分接近,所以根基一定要正,否则刺杀皇帝可不是小事,所以这个职位上的人都是皇帝十分信任的人才行。皇帝信任,加上紧随皇帝身边,感情培养很容易,升官还不是随时的事。秦代赵高就是车府令,因为接近秦始皇,得到信任,最后权倾朝野。金日磾是汉武帝托孤四大臣之一,他就做过驸马都尉,因为马养得好被汉武帝提拔,正因为他常在皇帝身边,马何罗要杀汉武帝,被金日磾救下,从此深的汉武帝赏识,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如果还不够直观的话,驸马爷都知道吧?皇帝的女婿,了不得。其时不是,驸马其实就是驸马都尉,不是所有的驸马都是皇帝的女婿,但皇帝的女婿一般都会干这个差事。以前不是定制,但从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于是驸马都尉成了虚衔,专用于皇帝的女婿。

这样的官,孙悟空回去肯定有的吹,不至于不满意,关键是弼马温这个词,谐音避马瘟,纯粹是羞辱,大闹天宫也就不足为奇了。


山野论史

古代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官就被称为芝麻官,弼马温连品级都没有,自然只是不入流的小吏。这点无需辩驳!

那些说弼马温是大官、或者有实权的人,大都以作者所在朝代明朝为例,说什么当时马匹是战略资源,能够左右战局,所以弼马温的权利很大。

这种说法很可笑,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天庭并不是凡间的朝廷!

天庭的士兵都会腾云驾雾,日行千里根本算不得什么高深的法术,所以马匹并非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无论是西游记原著还是电视剧,里面描述的几场大战斗,几乎都没有骑兵的身影。

古代凡人的战争,最精彩的自然是武将之间的马战,但天庭去捉拿孙悟空时,无论是巨灵神、哪吒、还是杨戬,没有一个人是骑天马应战的。因为对于神仙来说,天马没有提升战斗力的作用,这点和凡人骑兵对步兵时压倒性的战力压制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个说弼马温是大官的理由更可笑了,那就是受仙箓。

受仙菉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其实则不然,就是天庭人事部门做个登记,方便上头做管理,哪怕是天庭的仆役,也都是有仙箓。

也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天庭的仆役不能自由进出南天门,而孙悟空可以?

这点我认为跟工作的性质有关,孙悟空是养马的,要随时出去放马,自然有进出南天门的权限。就如同古代皇宫,一般太监是禁止出宫的,但是那些负责采买的太监却是可以的。

所以说,以进出南天门证明弼马温官大,也是不可取的。


天天侃娱乐


弼马温官大不大?不大!重要不重要!重要!为什么没人干?因为太监才会干!

孙悟空在天庭御马监做弼马温,这个官职很重要。但之所以他觉得被玉帝骗了,还经常被猪八戒嘲笑,就是因为掌管御马监的一直是太监!这怎么能不让孙悟空勃然大怒,大闹天宫!

《西游记》成书明朝,明朝十二监最有名的就是司礼监和御马监。有名的东厂和西厂就是这两监分管的。

据百科: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其实,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而御马监的制度一直到清朝康熙皇帝时才被裁撤!



这么重要的地方,很尴尬一点就是天庭没太监,神仙众多却人没有愿意干。玉帝也是欺负孙悟空土老帽不懂,才安排他去御马监当弼马温。

弼马温官职没问题。问题在于御马监监正是太监当的。西天取经路上,凡事张嘴叫孙悟空“弼马温”的都不是嘲笑孙悟空官太小,是个养马的,是隐喻孙悟空是个太监!


孙悟空乃石生,无父无母,其实是否有性别也要两说。被暗讽为太监,正是踢了他的痛脚,如何让他不怒!这不得不说是老先生吴承恩开孙悟空的一个大玩笑!

就这样!


君笺雅侃红楼

这个问题,我来谈一谈。

其实,早从北魏以来,中国人都相信,只要在马厩里拴一只猴子,马就不会得病。因为猴子尿液中含有“马瘟抗体”。药学家李时珍甚至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这样记载:只要让马将猴子的排泄物混着草一起吃下去,效果就跟打了预防针一样,碰到瘟疫就不怕了。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想要把马儿养得膘肥体壮,是必须要在晚上再加一餐的。但是,如果有些马儿不愿意吃“宵夜”怎么办呢?那就在马厩里养只吵吵闹闹的猴子吧!猴子折腾得马儿无法休息,马儿自然就得“被迫活动”,也就是“被迫吃草”了。

而且,“弼马温”又有是“避马瘟”的含义,所以就将“弼马温”用作是养马的官职名称了(当然,这个官职名称,应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先生独创的)。

由此可见,“弼马温”只是“马群总管”,和天庭的其他的神仙比起来,这样的官职真的不值一提。正如众监官所言,“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值得一提的是,其间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即“避马瘟”所养的猴子一般都是母的,而孙悟空却是只不折不扣的公猴儿,所以让他来做“弼马温”,其实也是对他有一层嘲讽的意思。

大抵,这也是为什么悟空一听到别人叫他“弼马温”,就勃然大怒的一个原因吧。

(孙悟空天真灿漫,不懂天庭官制,初任弼马温,还颇有几分得意)

(被告知真相之后,悟空勃然大怒,觉得被人侮辱)


白马晋一

你好,弼马温是什么官职,换到人间就是就是养马的,大家可能看过康熙王朝,里面有个姚启圣,是三里河养马的,什么官职,从九品,是朝廷里最小的官,而弼马温等同于这个官职!

孙悟空上天做官,本想玉帝封他个大官,怎么不低于太白金星,结果玉帝压根没把他当回事,让他养马,搁到现在,养马的活也是不错的,虽然辛苦,却是个肥差,又不用自己亲自干活,只是指挥手下就行,正所谓集团领导再小,到地方公司也是老大,但是孙悟空不愿意受着罪,不愿意被养马的,养马的这么称呼,所以一生气,后来你们就都知道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们!


书评小说

这个官不小,可以说很大,很重要。

在古代中国,由于是农业社会,马匹保有量一直不多,汉唐这样的超级盛世的时候也很少有超过百万匹的战马。而战马属于易耗品,一次作战往往会大量的损失。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的漠北之战,出塞战马几十万匹,回国后不足10万匹,这应该还包括了在匈奴处的缴获。英国一战时期参战的战马超过100万匹,幸存的不足7万匹。像赤兔马那样连续跟随几个主人,连续十几年在战场上无数次出生入死的的情况几乎没有。所以,战马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把汗血宝马搞到手,不惜出动十几万大军,万里远征。

战争需要大量战马,但是战马的饲养又非常的困难,在古代中国为了保证战马的体力要喂给大量的粮食,比人的伙食还要好。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行军时每天不能超过30公里,否则战马就会掉膘。

所以,好的养马人一定会受到皇帝的重视。反之,如果皇帝能把养马的工作交给一个人,也说明对这个人的信任和重视。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就不得不提明朝的宫廷12监,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御马监仅次于司礼监,御马监和司礼监,一武一文,构成了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底。御马监执掌腾骧四卫营马匹及象房等事。鼎盛时期东厂的厂督也是由御马监的人担任,应该说御马监是皇帝的私人武装力量,进入御马监也就和皇帝的权力捆绑在了一起,可见御马监的重要性。

而吴承恩借武曲星君之口向读者阐明,弼马温就是御马监正堂管事!要不是孙悟空猴急,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权倾朝野,可惜没有经受住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