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孕婦產後這樣坐月子,恢復好有健康有身材,快學起來

坐月子是女人人生大事,分娩後,產婦的身體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才能完全康復,因此坐月子是很有必要的,但關鍵在於怎樣科學地坐月子。那麼,想要科學坐月子,產婦該怎麼做呢?怎麼做好月子呢?這個是每個產後媽媽頭疼的問題,“不管天多熱出門都要戴帽子不然頭會進風以後頭疼”、“坐月子就得在床上躺著不然以後會腰疼”今天專家就和大家探討一下怎麼科學做月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原來孕婦產後這樣坐月子,恢復好有健康有身材,快學起來

為什麼要坐月子?

生完孩子這段時間在國際上的叫法是【產褥期】,一般規定是6周,不管是哪裡的現代西醫都是認同這是從始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期,懷孕期間孕婦身體的很多系統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不僅僅是我們眼前看到的肚子變大了那麼簡單,在產後子宮、陰道、外陰、血容量、激素水平、凝血系統、代謝水平等等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同時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腰痠、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

原來孕婦產後這樣坐月子,恢復好有健康有身材,快學起來

外國人坐月子嗎?

外國人坐!月!子!只不過人家的名字叫puerperium!因為不管吃什麼長大的大家的生殖系統循環系統什麼的都是要從懷孕的狀態變回原來的狀態的!說外國人不坐月子的你是伺候過外國的產婦嘛?!他們只是不用拉著窗簾帶著帽子頂著油頭穿著襪子在床上躺一個月而已。

中國式坐月子

  • 不可以刷牙?

好多人說產婦孕婦不能刷牙根源在一刷牙就牙齦出血,其實是因為妊娠時性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齦毛細血管擴張、瘀血,炎症細胞和液體滲出增多,加重了炎症反應,如果本身在孕前就有慢性牙齦炎的基礎刷牙的時候牙齦出血可能就更厲害了,在這個時候其實產婦孕婦更需要的是一個清潔衛生的口腔環境,現在很多牌子都出了孕婦牙刷,毛細而且軟,對牙齦的刺激比較小,可以考慮一下。

  • 不能洗頭洗澡?

這一條是被說的比較多的,產後本來就有褥汗,而且皮脂腺分泌旺盛,不能洗頭洗澡什麼的簡直就是反人類,說會受風寒什麼鬼的讓熱水器廠商浴霸廠商情何以堪呢?

  • 要臥床一個月嘛?

不!絕對不!生完孩子以後媽媽的血液是處於一個高凝狀態的,非常容易凝結成血栓然後堵塞器官,所以應該鼓勵孕婦在生完寶寶6~12小時以後就開始輕微活動,順產的話第二天就可以在室內自由適度活動了,側切和剖宮產可以推遲到第三天活動,是的,就算是剖宮產也不用挺一個星期,早活動早開始適當活動及做產後健身操,有助於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率,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避免腹壁皮膚過度鬆弛。

  • 生孩子要開骨縫嘛?

沒有這麼奇怪的生產方式!很多老人家所謂臨產的時候開骨縫其實是指閉合的宮頸口逐漸軟化擴展變為軟產道的過程,其實跟骨頭沒什麼關係,更不是說骨盆上骨頭的接縫全身各種關節的關節囊全都打開了鬆弛了,生產是會卡住孩子的骨盆各個徑線其實在沒有懷孕的時候就可以測量出來,懷孕後韌帶至多能因為激素原因稍微軟化一點,不會真的就開到可以灌風進頭裡的!

怎麼科學坐月子

中國人坐月子有N多規矩,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吹風,不能出門,很多水果蔬菜不能吃,卻要吃一些奇奇怪怪的食物。面對這些“坑娘”卻遺留千年的傳統,有沒有科學性可言?

明星們產後總是能馬上光鮮亮麗地出場,

穿著連衣裙就輕盈亮鏡,

還小露美腿,也不擔心著涼,厲害了我的明星!

難道他們都不用坐月子嗎?

家裡的老人常常告誡我們,

要好好坐月子,否則會得月子病。

傳統坐月子有很多禁忌,老一輩人的傳統觀念究竟有沒有道理?

科學坐月子注意事項

1.可以洗澡,但注意彆著涼

產婦多汗,加上惡露排出、乳汁分泌,身體更需要清潔,應該勤洗頭,洗澡,廁後也最好用溫水沖洗陰部,以減少產褥感染的發生。剖腹產或側切產婦,產後7~10天最好先用溫毛巾擦身,之後再淋浴。產後洗澡時,時間不宜過長,而且在洗澡時和洗澡後都要注意保暖。

2.溫水刷牙

月子裡的產婦進食大量糖類、高蛋白食物,容易為牙菌斑形成提供條件。產婦應該每天堅持早晚刷牙,最好用溫水,防止冷水對牙齒及牙齦產生刺激。

3.適當活動

適當活動有利於惡露排出,防止靜脈血栓形成,並幫助產婦恢復體力,但產婦在活動時,應避免下地後長久站立和下蹲,更要防止過於勞累。

4.合理使用空調

夏季炎熱,產婦容易中暑,可以使用空調。但要注意,空調應保持在27℃左右,溫度不可太低,而且不能將風口對著產婦吹,特別是不能吹頭部、背部。

5.少彎腰,不能提重物,不能高強度鍛鍊

產婦腹部肌肉軟無力,子宮尚未復位,應少彎腰,防止腰疼。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都會有盆底肌松的問題,提重物容易導致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一些產婦急於恢復身材,所以進行高強度鍛鍊,這樣做容易造成肌肉損傷,對身體傷害非常大。

6.不可過度食補

現今時代,日常生活飲食已經能滿足孕期和產後的營養要求,無須大補特補,月子裡的飲食應該強調營養均衡,補過頭可能使產婦患上肥胖症,並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過多,引起嬰兒肥胖或腹瀉。

7.坐月子能上網嗎

坐月子可以上網嗎?不少人認為坐月子不能上網。她們認為,電腦有著較強的輻射,即使正常人上網,這種輻射對皮膚及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更何況對於正在坐月子的產婦,她們在生完寶寶之後,大多身體虛弱,其身體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差,更容易受到電磁的輻射,對產婦產後體能恢復不利,易導致皮膚衰老進程加快、影響視力、引發腰痠背痛等不適症狀。這其中不乏有一定的道理。

因此,對於年輕的產婦朋友們來說,建議應該儘量減少坐月子期間上網的時間以及次數,如果沒有要緊的事情需要通過網絡來處理,要儘量遠離電腦,要遠離電磁輻射,如果純粹是為了消磨時光,則儘量改用其他方式,可以聽聽音樂,看看雜誌等。長時間的上網,對健康人都有一定的危害,更何況身體虛弱的產婦了。建議正在坐月子的媽媽們,儘量克服、忍耐一下。如果一定要上網,則要注意儘量縮短上網的時間,不要長時間在電腦前久坐,每次上網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半......

8.坐月子能玩手機嗎

媽咪在產後不僅需要恢復身體,還承擔著照顧寶寶的重任,常常需要起夜給寶寶餵奶,如果長時間玩手機的話,容易影響產後休息,也可能影響照顧寶寶的精力。所以,坐月子期間,媽咪還是少玩手機為好。不過並不是說媽咪在月子期間就絕對不能玩手機,偶爾還是可以用的,但要注意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時,不要持續過長時間或離眼睛太近,每次持續使用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然後儘量不要連接wifi,因為連接wifi手機輻射會比較大。

9.坐月子能吹空調嗎

坐月子可以開空調嗎?夏季坐月子可適當吹空調,能預防疾病如溼疹等,但應控制在26攝氏度左右。為了防範中暑,產婦坐月子不能捂得太厲害,空氣流通是散熱、降低環境溫度的最好方法。產婦房間可以適當開空調或者吹風扇,把房間溫度降下來,但不能讓空調風對著產婦和寶寶吹。另外,房間的溫度要保持在24℃左右,溼度要保持在50%到60%之間。此外,產婦的衣服一定要透氣吸汗。如果覺得熱,產婦最好多喝水,可以喝淡鹽水來補充鹽分。

10.坐月子可以看電視嗎

坐月子時,產婦很少外出,缺乏娛樂,很多人都想要看電視來打發時間。但有說法認為,坐月子期間產婦不宜看電視,因為會傷害到眼睛。那麼,坐月子到底可不可以看電視呢?產後前10天,坐月子不宜看電視,因為,不管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在分娩後一段時間內,產婦的視網膜會出現水腫的情況,此時看電視會讓視網膜受到刺激,對眼睛健康不利,一定要等視網膜水腫消失了以後再看電視。隨著產婦身體的日漸恢復,除了每天餵養寶寶、合理飲食和休息外,可以適當的加一些產婦的休閒活動,如:看看電視、聽聽音樂、做做產後恢復操、跟一起坐月子的媽媽們聊聊天,交流一下照顧寶寶的經驗等等,這樣可以放鬆一下緊張的情緒,......

坐月子食譜

產後第一週——開胃補水

產婦剛分娩不久,身體比較虛弱,口渴較明顯。胃口也不佳,此乃分娩過程中血液和水分大量流失的結果,故此階段食譜主要是以開胃補水為原則,食物以清淡、不油膩、易消化、易吸收、營養豐富者為佳,形式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

坐月子食譜:魚粥加炒青菜、小米粥、糖水煮雞蛋、雞蛋羹、牛奶、豆漿、藕粉、餛飩、蘆筍牛柳、芹菜肉片等。

提醒:分娩後頭三天,不要急於進食燉湯類食物;飯菜忌太油膩;此外,不建議喝茶。

產後第二週——補血

產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傷口基本癒合,胃口也有明顯好轉,可以多吃富含鐵質的補血食物,如黑木耳、豬腰、豬肝、大棗、桂圓、蘋果、梨、香蕉、紅糖水、芝麻等,應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選用,不宜偏食。

坐月子食譜:木耳肉片、麻油炒豬心、大棗豬腳花生湯、魚香豬肝等。若能加入少許枸杞、山藥、茯苓等,效果更佳。

提醒:產婦保質保量吃好早餐;適量吃鹹;不要喝麥乳精;需要動用藥膳滋補者,應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

產後第三週——催奶湯料上陣

孩子的胃容量增長不少,吃奶量增多,這時,催奶食物,尤其是催奶湯料可以上陣了。

坐月子食譜:鯽魚湯、豬蹄湯、蛋花湯、排骨湯、雞湯等,都是公認有效的催奶湯。如果加入通草、黃芪等中藥,催奶效果會更有效。坐月子用公雞燉湯勝過母雞,喝湯應該湯和料並食。

原來孕婦產後這樣坐月子,恢復好有健康有身材,快學起來

提醒:月子期間臥床時間多,運動少,容易消化不良。建議飲食上少油膩,少吃多餐,飯菜細軟,酌情下床活動。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助消化的藥物,如多酶片、乳酶生、胰酶片等;吃點水果,如橙汁、木瓜等。另外,用菊花、木棉花等加點蜜棗煲水喝,既增進胃口,又平衡消化功能。要提醒的是,不要急於減肥,一般至少要在產後六個月以後。

冬天和夏天的月子食譜有不同嗎

冬天和夏天的月子食譜應根據實際季節食材而有所調整。中醫認為不同的季節應有不同的飲食,才能保障健康,坐月子也不例外。

在冬天,可以多吃些肉類和較溫熱的食材,使身體不易受寒。夏天,應多吃些水果、蔬菜和較為清單的魚肉。如果汗多,吃一些補氣、止汗的食材,以免耗氣太多造成身體虛弱。當然,夏天進補不能多吃肉類,以免體內熱能過多,造成脾氣暴躁、自汗、盜汗、睡眠不安。夏天坐月子最好多選擇烏骨雞(竹絲雞),比較平和,同時應少吃牛、羊肉。但需要說明的是,無論何時,最本質的還是根據體質、喜好來選擇膳食。

原來孕婦產後這樣坐月子,恢復好有健康有身材,快學起來

坐月子的飲食禁忌

  一、禁食寒涼、辛辣。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二、產後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後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

  四、中藥食療也要對症,不可自行亂補。專家認為,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症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