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王富春

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兼与李春元等先生商榷

王富春

【摘 要】文章从榆林红石峡明代碑刻研究出发,通过查阅地方文献,对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的才能与籍贯、做官历程及戴兴寺、明武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辩,纠正了地方文献中的一些错误,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榆林的文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

【关键词】地方文献 戴钦 相关问题 考辩

0 引言

榆林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部偏北,为榆林市政府所在地。据清李熙龄《榆林府志》载:“榆林,因其地多榆树,故名,又以木之茂在榆谷之阳,曰榆阳。以其为延安、绥德之保障屯戍,故镇曰延绥。”

明代榆林古城,据《榆林府志•卷二十一》载:“孝宗弘治初,总督都御史王越疏奏,国初洪武二年(1369)定陕西,设绥德卫,屯兵数万守之,拨绥德卫千户刘宠屯治榆林。”(1)又“正统二年(1437)守将都督王祯始请榆林城堡”。正统七年(1442)始为榆林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锐建置榆林卫,成化八年(1472)都御史余子俊于旧城北增筑城垣,置榆林卫指挥使司,成化九年(1473)将延绥镇治由绥德移驻于此,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榆林遂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的驻军,据《明会典》经制:有官兵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九员名,马、骡、驼三万三千一百五匹。(2)

明代榆林的风俗,据明马希龙《延绥镇志•卷四》风俗:“榆林人尚武勇,以斩馘为生计,士敦节义”。又《大清一统志》谓榆林“地接边荒,人皆尚武,劲悍善战,多将才,有气节。” (3) 尚武之风,武将之地,成为明代榆林的特色。李春元在《明朝榆林总兵》一书中说榆林:“终明一朝,这块土地上共产生守备以上武官640多名,其中总兵、副总兵240多人。”(4)榆林处于边关要地,“北御套寇内侵,南资饷粮协济,士马甲兵风起云合。故世家武胄,代以破敌立功荫袭世职,簪缨锦绮,腾辉门楣,一时将帅武材,媲美乡里者盖比比也。”(5)明代长城沿线九边重镇的总兵官职,均为皇帝任命的正二品武官,是一地或一省最高

的军事长官,军衔相当于今天的上将,他们奋战于抵御外族侵扰的第一线,为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榆林总兵戴钦的才能与籍贯

李春元在《明朝榆林总兵》第二章“榆林籍总兵知多少”中,关于戴钦的记述有大量篇幅,其中籍贯有“戴钦(1493-1526),字时亮,号鹿原,常于诗文后署名玉溪子。生于明弘治六年(1493),正德五年(1510)中举,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没于嘉靖五年(1526)。他是马平县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卒于京师,戴钦的灵柩返回老家,葬于柳州立鱼峰下。《延绥镇志》把戴钦说成是绥德人,也是错误的。”(6)

查阅有关史料,明朝有两个戴钦:一是榆林总兵戴钦,其人的才能,在明代杨一清《关中奏议》中有论述较为清晰:“延绥游击将军都指挥同知戴钦,性资明爽,才识疏通,晓畅边情,熟闲戎务。今为游击非无可取,若居分守其所建立,必有过人。且人才难得,用违其长,虽能者无以自见,随才器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况延绥惯战精鋭之兵,东西应援必得骁将领之。请将时源改充游击将军,戴钦改任分守叅将,各换勅行事,则此二人者易地而居,各当其才,战守之寄,两有所托,待其劳效显著,主副将官之基,未必不由于此等。……陜西巡抚都御史杨一清。正德二年(1511)六月初十日”(7)。他的籍贯在《榆林府志•卷二十五》“戴钦,绥德人,以都督佥事镇守榆林,文武兼资,功能并著,所历各边,敌远遁,士卒悦服。按戴钦以后迁居榆林。”(8)又《延绥镇志•卷四》将才总兵官条:“戴钦,任延绥、荆镇、山西。以上绥德卫人”(9)。 二是广西柳州戴钦,字时亮,马平县人。明代柳州八贤之一,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后晋升郎中。才思敏捷,颇得刑部尚书林俊器重,常负责起草官方文书。诗作清新俊逸,自成风格,为时所重。嘉靖三年(1524年)因反对世宗追尊其父为“皇考恭穆献皇帝”,遭廷杖重创,两年后去世。著有《鹿原集》、《玉溪存稿》等。

笔者认为,其一:榆林总兵戴钦,晓畅边情,熟闲戎务,为武将。广西柳州戴钦,诗作清新俊逸,自成风格,是文官。二人都有才能,但一文一武,各不相同。其二:榆林总兵戴钦,在马希龙《延绥镇志》及李熙龄《榆林府志》中记载的籍贯为陕西绥德人。广西柳州戴钦,在《明史》中记载,籍贯为广西柳州马平

县人。

明代榆林总兵戴钦与广西柳州戴钦,二人生活年代相近,易被人们混同。明史研究专家李裕民在其编著的《明史人名索引》(10)中,将此二人误为一人。李春元也是将此二人相混淆,而得出了错误结论。因此,戴钦的籍贯为绥德人是可信的,李春元否认《延绥镇志》中记载榆林总兵戴钦的绥德籍贯也是不成立的。绥德人戴钦,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迁居榆林,今在榆林城内后水圪坨中巷14号,存有他的府第,为三进四合院式,正房为第三进院的北房,建筑较为考究,为五脊六兽穿廊虎抱式,其后人戴天祥(原榆林市装潢公司经理),子戴广生(榆阳区公安局干警)原在此居住。

2、榆林总兵戴钦的仕途历程

李春元在《明朝榆林总兵》第二章“榆林籍总兵知多少”中关于戴钦的官职:“生于明弘治六年(1493),正德九年(1514)考中三甲第251名进士,被分配到刑部浙江司工作,正六品朝廷命官。两年(1516)后,戴钦被任命为延绥总兵。”(11) 明朝武官的设置,据《明史•职官志》排列如下:总兵、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我们从以下史料可以看出榆林总兵戴钦的仕途历程:

1、《明武宗实录》卷之六“弘治十八年冬十月壬子朔。命延绥游击将军都指挥佥事姜汉充副总兵协守延绥地方,陕西都司都指挥同知戴钦充延绥游击将军。”

2、《明武宗实录》卷之二十三“正德二年二月乙亥朔。己丑(农历十五),更分守延绥东路右参将时源,为延绥游击将军;而以游击将军戴钦为参将代源分守,以源长于战,而钦宜于守也。” 3、《明武宗实录》卷之六十“正德五年二月丁亥朔。庚戌,命分守延绥东路右参将都指挥同知戴钦,充副总兵镇守山西兼提督代州三关。”

4、《明武宗实录》卷之九十一“正德七年八月壬寅朔。戊午,调山西副总兵戴钦,协守延绥参将神周充副总兵,镇守山西兼提督代州三关。”

5、《明武宗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正德十年六月丙辰朔。壬午,升陕西都指挥同知戴钦,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地方。”

6、《明武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正德十三年春正月辛丑朔。庚申(农历二十)。

太监张钦传旨,调镇守蓟州总兵官都督佥事戴钦,于延绥总兵都督佥事。”

7、明万历三十五年马希龙《延绥镇志•卷二》镇守延绥都督府:“戴钦,都督佥事,绥德卫人。正德十三年十月内任。”(12)

8、明•谢蕡《后鉴录》记载:“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先帝驾崩。总兵官朱振、陶杏、杭雄、张輗、纪世楹、戴钦俱另行会议。”(13)

在榆林红石峡东崖6号石窟内,发现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榆林城碑记”的落款中有“都司戴钦”。(都司是明朝首设的官制名称,位阶为中级军官。)

榆林总兵戴钦在明弘治十八年(1505)七月,任陕西都指挥同知;弘治十五年(1502)任都司;弘治十八年(1505)任延绥游击将军;正德二年(1507)二月为延绥东路参将;正德五年(1510)二月,任副总兵镇守山西兼提督代州三关;正德十三1518)年春正月,任延绥总兵都督佥事。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十四日,先帝驾崩,另行会议(罢官)。

按李春元之说,戴钦生于明弘治六年(1493),正德十一年(1516)23岁时被任命为延绥总兵。而榆林红石峡明弘治十五年(1502)“榆林城碑记”碑落款中有“都司戴钦”,按此推算年龄,其不可能在9岁时任都司。

以上的碑刻与史料相印证,是李春元把广西柳州戴钦和榆林总兵戴钦混为一人,从而得出了错误结论。

3、榆林戴兴寺的始建年代

戴兴寺位于榆林城内东边的驼峰山上,“驼峰拥翠”为榆林八景之一。寺建于明代,原为延绥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寺庙。原大门上悬有其后裔戴瑞徵所书木匾“戴兴寺”三字。戴兴寺始建年代史书记载不明,当代书籍又混乱不清。

地方文献错误之一:王正云主编《中国名城榆林》第二章名胜古迹:“戴兴寺庙群,戴兴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14)

错误之二:张在明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榆林地区•榆林市:“戴兴寺,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15)

错误之三:霍世春主编《榆林市志•卷二十三》文物志“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16)

而李春元在《明朝榆林总兵》中关于戴兴寺的始建年代:“正德十三年(1518)

冬天明武宗巡榆时,曾住绥德幸戴钦府第。第二年戴钦即在榆林城内东山上为其父修建了一座祠堂。”(17)

笔者赞同李春元的观点,据史料记载,戴钦在明正德十三年(1518)春正月的庚申(古历二十)任延绥总兵都督佥事。正德十三年十一月,壬子,上至绥德州,幸总兵官戴钦第,寻纳钦女。

所以戴钦在明正德十三年以前一直住在绥德,是不可能在榆林东山建戴兴寺家祠的。正德十三年十一月正德皇帝在绥德纳钦女后,戴钦贵为皇亲国戚,显赫一时,在第二年即明正德十四年(1519)建戴兴寺,是正确的。

4、明武宗皇帝何时到榆林、绥德的 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他数次巡幸榆林,并纳榆林总兵戴钦之女、马昂之妹为妃,其目的不光是好色,更重要的是为了笼络掌握重军的边疆大吏,进而为其效命,使北部边防无忧。在此,有以下问题需考辩:

据《明史•卷十六》武宗纪:正德“十三年春正月辛丑朔。冬十月,戊辰,渡河。己卯,次榆林。十一月,庚子,调西宫厅及四卫营兵赴宣大。壬子,次绥德,幸总兵官戴钦第。十二月,戊寅,渡河,幸石州。戊子,次太原”。又《明武宗实录》,武宗在正德十五年(1520),南巡途中于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垂钓,不慎掉入水中,虽被左右救起,但身体每况愈下。次年,病死于豹房,终年31岁,葬于昌平金岭山东北的“康陵”。

地方文献错误之一:曹颖僧《延绥揽胜》:“武宗十三年己卯,幸榆林。翌年至绥德,幸总兵戴钦第,纳其女,驻天宁寺,敕赐佛藏全部,大加修理,铸碑志其盛。”(18)

错误之二:明代马希龙《延绥镇志•卷三》纪事:“正德十六年(1521),帝西狩榆林。从师十万猎古梁城,观兵走马梁。虏百骑临墙,稽首贡马四、犬二,营帐皆北徙横山。后帝居榆者三月余,虏不敢入犯。”(19)

笔者认为其一:《明史》、《明武宗实录》,都没记录武宗皇帝于正德十六年(1521)

西狩榆林之事,他只在正德十三年冬十月至十二月,在榆林驻三月之久,不可能在正德十六年(1521)患病后生命垂危时又二次到榆林,说明马希龙在《延绥镇志》中,对武宗皇帝到榆林的时间记载有误。

其二:曹颖僧在《延绥揽胜》中,说武宗十三年己卯,幸榆林。翌年(十四年)至绥德,这是他在“天干地支”年代方面的推算错误。正确的是武宗皇帝于正德十三年(1518)十一月,壬子,到绥德。

5、明武宗何时纳榆林总兵马昂女弟(妹妹)的

马昂,横山县人,祖籍阳和(今山西大同市阳高县)人,明正德三年(1508)由大同游击将军升任大同副总兵,四年(1509)九月署都指挥佥事,任延绥总兵。正德五年(1510)罢官。武宗纳马昂女弟(妹妹)后,马昂宠冠一时,并赐第京师。

据《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正德五年夏四月丙戌朔。丙午(古历四月二十一),罢延绥总兵署都指挥佥事马昂。先是昂屡被劾命,给事中蔡祐往勘未报,会寘鐇反遂罢”。又《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正德十一年五月辛巳朔。甲申(古历五月初三),陛下纳马昂有娠之妹,官昂为都督,取其兄弟数人随侍游。”

地方文献错误之一:曹颖僧在《延绥揽胜》中“武宗十三年己卯,二月,至榆林纳总兵马昂女弟(妹妹)”。(20)

错误之二:李老师《明朝榆林总兵•第六章》正德年间的榆林总兵:“正德十二年九月,在山西大同阳和,(马昂)把怀有身孕的妹妹马音推荐给江彬(武宗宠宦)……”(21)

笔者认为,其一:曹颖僧在《延绥揽胜》中,说武宗十三年,二月至榆林纳总兵马昂女弟(妹妹),是错误的。其二:李老师说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武宗纳马昂女弟(妹妹),时间上也是错误的。

正确的是正德十一年(1516)五月初三在山西大同阳和,武宗纳原任榆林总兵马昂女弟(妹妹)。

以上考辩纠正了地方文献中的一些错误,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榆林的文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愿与同仁一齐探索。

附:榆林红石峡明代“榆林城碑记”

红山寺初建新殿铜佛二尊,志像倡文定碑序常遇□□。道德魏隆九卧山猿糜交杂户闩九年西堂修真永三笑过溪誉名颜竹文韵八面旦托。岸云衣鹤舞山□众市廊不□玄中记试□床龙□闲功德主:许志聪、张才、李氏、罗氏、解氏、李聪田氏、丁谭卢氏、阳交仑刘景。

榆林卫指挥李良,信官许安,男许□。信官贺锦,信官干享、番氏、齐关王。

都司戴钦,指挥□海,信官同张荣、刘榜、强思成、陈氏。

大明弘治十五年岁次壬戌仲□月吉旦。

参考文献

1、8、13、李熙龄.榆林府志[M].清道光辛丑年本,榆林地志办影印,2009.8

2、谭吉璁.陕西延绥志[M].清康熙十二年本,榆林地志办影印,2009.8

3、王富春.榆林古迹揽胜[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2

5、7、19、21、曹颖僧.延绥揽胜[M].民国三十四年史学局发行 中国边疆学会丛刊 校刊 张芳,2006.7

4、6、11、18、22、李春元.明朝榆林总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12 7、杨一清.关中奏议[M].明.史藏-1725部> 09诏令奏议-61部

9、12、20、马希龙.延绥镇志[M].明万历三十五年 榆林市地志办影印本,2009.8

10、李裕民.明史人名索引[M].上海:中华书局,1985

13、谢蕡.后鉴录下[M].明.《国朝典故》卷之一百九

14、 艾建国.榆林地区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4

15、王正云.中国名城榆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6

16、张在明.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12

17、霍世春.榆林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6.1212

19、王正云.老榆林史话[M].榆林:陕西省内部书号(2006)001号,2010.5

2013年5月3日

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王富春

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王富春

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王富春

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王富春

对地方文献中榆林明代总兵戴钦相关问题的考辩  —王富春

王富春,陕西榆林人,1961年生。198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

现任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书记,考古研究员职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榆林学院政法学院兼职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