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仔細研讀歷史的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不管一個王朝多麼強大,最終的結局都一樣,被另一個朝代所替代,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規律。漢朝在鼎盛時期,把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打的潰不成軍,因此被稱為“強漢”;唐朝最繁榮的時候,周邊國家無不俯首稱臣,仰慕大唐國威;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明朝的滅亡感到惋惜,稱其為“剛明”。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那是相當的不容易,一方面要對付元朝廷的軍隊,另一方面還要與陳友諒等人搶地盤,但他卻堅持了下來,成為笑到最後的人。雖然朱元璋讀書不多,但他深知“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的道理,總結了之前朝代滅亡的原因,並以此為鑑,時刻地提醒自己,工作十分努力,幾乎沒有個自己安排過娛樂活動,更別提放假了。之所以這麼做,是想為子孫打好堅實的基礎,讓大明長治久安。

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洪武三十一年,71歲的明太祖閉上了雙眼,也許他還想多活幾年,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心願,但這由不得他。兩百四十六年後,京城被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此時的國君崇禎,按照先祖留下的“君王死社稷”的祖訓,選擇了最悲壯的一條路,帶著滿滿的不甘心自縊於一棵歪脖子樹上。有人說,明太祖的小名為朱重八,重八就是十六的意思,而崇禎恰好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這種解釋看起來沒毛病,但只是一種謬論,不足為信。

對於明朝為何滅亡的問題,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從太監曹化淳喊出的10個字中,也許能能發現一點原因。出身貧寒的曹化淳,十二歲就入宮做了太監,當時宮中設立了專門的機構,教太監讀書、寫字,曹化淳通過這種機會,努力地學習知識,加上他天資不錯,最後達到了詩文書畫無一不精的地步,因此得到司禮太監王安的欣賞,不久後就被提拔重用。

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後來,朝廷挑選有才能的太監服侍信王朱由檢,經過一些列的競爭,曹化淳從眾太監當中脫穎而出,由於頭腦靈活,為人低調,受到了信王的寵信。朱由檢早就看魏忠賢不爽了,剛坐上皇位就宣佈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下旨將其查辦,魏忠賢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難逃一死,為了免受皮肉之苦,選擇了自我了斷,找根繩子上吊了。

儘管都是太監,但曹化淳與魏忠賢不同,他非但不跟著魏忠賢混,反而與很多大臣的關係都不錯,因此得罪魏忠賢,被貶出了京城,直到崇禎繼位後才被調回來,升遷為司禮秉筆太監、東廠提督。有些史書上認為曹化淳是奸臣,他有“開城縱賊”之過,其實壓根沒這回事。根據《明史》記載,在崇禎十二年,也就是明朝滅亡的五年前,曹化淳就寫了一封辭職報告,在得到皇帝批准後回到老家天津武清縣。

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在李自成攻破大明都城之後,得知此消息的曹化淳痛哭不已,並怒喊出10個字:“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意思是說,如果魏忠賢還在的話,大明絕不會到如此悲慘的地步,至少不會那麼快滅亡,其實他這麼說,是有一定道理的。魏忠賢雖然很猖狂,但他並非一無是處,而且他依附於皇帝的存在,起到了制約文臣的作用。再看明朝滅亡的時候,大臣們全都跑光了,沒有一人跟在皇帝身邊,估計崇禎內心拔涼拔涼的。你認為,若是魏忠賢不死,明朝能多延續幾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