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发生金融危机,到底是留房子还是留钱?

还没成熟的小葡萄

银行小狗,带你揭秘更多银行内幕。

留一套自住的房子,其余的高处抛出去物业,现金为主。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代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房子的去与留

房子是属于固定资产项目,一套为刚需自住的,肯定需要留下的,至于其他的投资属性的,能在高位出售就出手,换到现金在手,这是最理想的,因为在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房子是最危险的,现在有太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一旦房子出现危机,出现金融危机的话,房子的价格下跌,对于带有投资手段的房子,房子的储蓄资金功能是不存在了,大量现金会蒸发。

现金的留与舍

现金为王这一句话在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很正确,在什么都低价的时候,手里抓着现金,可以在低价的时候购入资产,有利于投资。


银行小狗

如果你只有一套自住房,说句实在话,这套房子的市场价格不管是涨到天上去,还是亏到你连底裤都不剩,都是纸面富贵/亏损,你又变不了现,其实对你的生活没什么太多影响。就像现在很多一线大城市的土著底层居民,家庭收入不高,但是就是有一套祖上留下来的房子,房子不可能卖,卖了同等地段还不一定能买到新房子。因此,如果你只有一套房子,当然是留房子了,毕竟你需要满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

当然了,从我们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来角度来说,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愿意赌一把,那么你可以选择“留钱”。比方说你现在的房子市价500万,金融危机发生时你觉得房价可能会大幅下跌(就像香港和日本曾经发生过的那样),那么你可以先把自己的房子500万卖掉,花少量的钱在外租一年或者在亲朋好友借住一年,一年后假设房子市价跌到了250万,这时你再250万买回来,这样你再算一下,500万卖掉,250万买回来,对比一年前和一年后,你同样拥有这套房子的所有权,住在跟一年前同样的房子里,

但你手里却凭空多出了250万。用金融的专业术语来讲,就叫“做空”,这一套操作下来就是做空的一种最简单的方式。

当然,这个操作风险还是蛮大的,跟炒股一样,因为万一房价只是在“假摔”,你卖了房子后就可能永远买不回来了。这个惨剧不是没发生过,在06年的时候,一名网友听信了当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著名的“空军司令”谢国忠的“房价将下跌50%”的言论,把自己在上海内环内的一套150平的房子,100万出头一点就给卖了,现在那套房子市价已经在1000万以上,而卖了房的一家子还在悲催地租着房子住,100多万现在只能在最偏远的郊区买一套五六十平的小房子。

然而,如果真的发生的金融危机,比方说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房贷出现大面积的不良,银行收了房子大量在市场上抛售,由于供应量激增,房子价格不断下降,就会出现大面积断供的情况(房子的市价已经低于自己未还的房贷,这个时候理性购房者就会选择断供,因为以当的市价再买一套房子都比继续还房贷划算),而且房价会陷入自我加强螺旋下降通道,打击市场信心,短时间难以恢复。这个时候如果不采取适当政策,就会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就是“钱会越来越值钱”,如果你准确判断到了这个趋势,这个时候留钱无疑是正确的选择,然后在感觉房价见底的时候把房子买回来。


咸鱼学院

开门见山,我的观点是:留钱。房子的话分两种情况


1、钱贬值那是要等金融危机发生后期,国家开始救市,大量放水的时候。从危机发生到重新复苏,中间都还有几年的时间,你能说留钱没有用?


金融危机最先表现出来的是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倒闭、股市债市暴跌等等,而这背后往往伴随着实体经济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甚至社会动荡。


而作为固定资产的房子,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新建商品房也会放慢,供给减少,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下跌,房子的保值属性就出来了。


但请大家记住,这是在不景气的时候,并非是危机的时候。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严重的危机,无论国家是否救市,房地产遭遇崩盘是铁定的,很简单,很多人为了生存会大量变卖房产,习惯了买涨不买跌的人们肯定会观望,然后越卖越跌,越跌越卖,到时候房产就会加速贬值。


我们暂且不说你是否能在危机最低点买到资产,但至少从危机发生,到察觉到危机,影响市场,再到政府开始救市,这中间的时间如果你有大量现金的话,那简直就是遍地黄金,优质资产贱卖随处可见,包括房子。

2、有人说房价低只是短暂的,危机过后还会涨起来。那我只能说你只是看到了一面,而且未来不可预见的。在1929年大萧条后,美国房价在之后的好几年都没缓过神来,后来很明显都涨回去了。很多人说08年金融危机时深圳房价几乎腰斩都没人买,现在都翻了接近10倍了。那是因为我们有机会回看历史,但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站在这点来说,尤其是对于广大普通百姓来讲,在危机时留着那些不停跌价,有价无市的房子,倒不如套现置换成更优质的资产。


另外一点,这里还没考虑到按揭的问题(土豪请路过)如果你是房价边涨边按揭的,那意味着你的债务固定(算上利息的话,债务也会增长,但没有房价快),资产不断增加;反过来,金融危机发生了,你每个月花钱养一个买来10000块每平,而市价只有5000块每平的房子,你还会月供吗?


危机一般的,就是抛售;严重的那就直接断供,因为不断跌价的房子占用了你大量的现金,毫无流动性可言,甚至影响到生活,而且很可能你会失业,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而这就是你没有看到的另一面,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然有人说熬一熬就过去了,而熬的过程,说到底还是需要现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种很多套房子的人,那也要看你的财务状况。如果房多钱多,那没得说,房子可以不动,钱就可以在危机时扫货了;如果房多钱少,那我建议要么啥都别做,坐等回暖,或者要么卖一两套保持点流动性。


3、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危机发生后,国家开始大放水,之后引发通胀,最终钱还是会贬值的,这点没错。但即使这样,我依然觉得需要留现金。为什么?如果你是属于房多的那种,那你爱咋咋地,你有钱说什么都对。但绝大多数的人我相信都是只有一套房的刚需,这时候,房价的涨跌还跟你有关系吗?唯一能影响的,那就是危机时候,你的收入减少甚至失业,月供压力大;繁荣的时候,收入增加,月供压力小。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危机时保留充足的现金来应付月供和日常开支,或许还能以便宜的价格置换其他资产。


总结:



小白读财经

当然是留房子了。

首先钱这东西,贬值速度太快,想想2年前房价多少,现在又多少,再看看自己手上的钱,难道还不明白吗?

当然,如果是金融危机,比如2008年级别的,当时房价的确跌的很厉害,深圳那时候跌到1万,差不多腰斩了,但是现在呢,七八万,不到10年的时间。

如果那个时候手上有钱抄底楼市,现在都翻了七八倍了。要是留着钱,现在不得哭去了啊。

不管什么时候,房子作为资产,都比钱更有价值啊,尤其是在目前这个全球资金泛滥的年代。

现在美国利率虽然说升了两次,但还没到1%,欧洲还是继续QE,日本也是,中国利率现在也低啊,只有1.5%,而且前段日子还降准了。欧美中日全都在放水,中国表现最剧烈的资产就是房子,而非股市。在美国,表现最剧烈的是股市,而非房子,不过美国房价也新高了。

作为目前世界的掌控者---央行,都不太愿意大幅加息,因为一旦加息,后果很难预测,而且必须全球央行一起加,节奏一致才可以,否则很容易导致金融市场混乱,给索罗斯这种宏观对冲基金很大的机会。

打个比方,如果美国突然单独大幅加息到2%,比中国还高,那意味着全球资金将快速流向美国,会造成美国进一步的资产泡沫,或者楼市,或者股市,可能会间接造成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比如某国的楼市。但是,假如啊,如果美国的大幅加息导致欧洲或者中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其实也会反过来影响到美国的市场,毕竟现在全球联动性很强。所以这种连锁反应非常复杂,这也是为何金融危机的时候全球央行一起QE的原因,现在地球相当于一个村了,要干什么必须同步,否则给那些套利的秃鹫太多机会,会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所以,只好维持目前的局面,因为欧洲,日本,中国的经济复苏和美国的节奏不一样,如果美国强行大幅加息,只会造成大幅的波动,你看美国都加息三次了,还没到1%,就是这个原因,要等其他经济体复苏。

现在除了美国,其他三个经济体都还在宽松当中,何时会逆转?要看美国按不按常理出牌了。

所以现在是洪水滔滔,拿钱烫手的日子啊。


赵冰峰



一是金融危机并不是房价崩溃的原因,相反,是房价泡沫破灭,才引发金融危机。房地产价格虚高,并吸引了大量的杠杆资金入市。一旦人们发现房子的价格失去支撑,欠银行的钱超过了房子能卖出的价钱,就会开始出现踩踏和崩盘,进而引发了对金融机构的全面冲击。金融机构为了自保,进一步贱卖抵押的房产,房价会进一步崩溃。



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破产,许多人无家可归,社会财富大幅蒸发。因此原来的一般等价物都会缩水。你手上的货币呢?也会在购买力上迅速贬值。同时,为了救助危机,政府会印更多的钱,从而使你手上的钞票变得不值钱。所以,当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不论你是有现金还是房产,其实都是不安全的。



三是,房子会不会永远不值钱?答案是不会。首先,房屋和货币不同,房屋不可能马上照出来,总数量有限。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人总需要房子来住。当经济复苏,会有一些人获得新的资金来买房,从而推动房价的回升。从美国的经验看,房价已经从房地产泡沫和经济萧条期的暴跌中完全恢复过来了。危机过去后,稳定的工作收入和低按揭率促使更多的美国人买房。但是,房源就那么多,房价会恢复甚至上涨。



从以上三点其实可以得出什么样一个结论呢?当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比较好的办法是能持有黄金或。而从长期来看,一定要在现金和房产中做选择的话房产或许是保持的比较好的安排。

以上几点供参考。


林海

金融危机,当然要留房子。

金融危机之后,政府为了救市,为了救助要破产的银行,往往开启印钞机,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大印钞票。比如08年金融危机时的美国。

金融危机发生时,美国房价暴跌原因是因为这些房子是金融产品,即没钱人借钱买的房,这些次级客户为了还债,就要低价抛售房子,这样就造成了金融危机的前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后来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终于在2008年9月酿成了金融危机。

但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恢复的还是很快。通过量化宽松,美国已经走出金融危机泥潭。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就业率等指标更是创出了多年来的新高。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自然又恢复了获利,无论是售价还是交易量都节节攀升。

纵观全球楼市,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只要是大城市,房价长期都是看涨的。

中国在08年之后这十年里,货币增加了N倍,房价上涨了N倍,在这十年里,没买房而持有货币的已经成为最大的输家,历史已经证明了!


投资家网蒋东文

如果钱不多,稳妥起见,就留钱,而且是以现金的形式持有。房子够住就行了。

如果钱多,首先还是要留足够的钱。此外,可在房价极低时出手留下一些优质房产。

下面解释原因

金融危机的前奏常常是资产价格疯涨,房地产是其重要代表,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其爆发的不同层次的众多原因中,个人认为房地产投机者难辞其咎,他们主要是一些个人购房贷款者和一些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为了为了获取贷款收益,以宽松的标准提供给这些人贷款,由于需求驱动,房地产价格开始上升,而宽松的贷款条件又刺激了新一轮的投机者贷款购房。他们以房产为抵押,如果未能按合约及时还贷,银行便可收回其房产。在房价上涨过程中,银行认为其贷款很安全,于是在危机爆发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银行贷款条件不断宽松、疯狂的房地产投机活动、房地产价格疯涨。

这一疯狂的局面直到部分的贷款投机者一时因无法还清银行贷款而被迫出售其房地产才开始结束,而这,却是金融系统崩溃的开始。贷款投机者会发现,房价由于自己的低价迫售,开始出现了持续的下滑,而这又导致其它投机者手中的房地产缩水,这些投机者的还贷压力开始增大,他们不断低价出售资产,期待摆脱财务困境,然而,他们不仅未能如愿,而且房价却一步步走向深渊。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投资者,在此时就会因为当初的狂热而付出代价。

由于违约贷款人不断增加,银行手中的贷款抵押物——房产又迅速缩水,银行的资产开始迅速缩水,储户开始有所察觉,于是纷纷要求提款,“挤兑”的恐慌迅速蔓延至整个银行系统,银行迫于巨大压力以低价出售其资产,而数额巨大的坏账最终导致其因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这样一来,储户们的钱变成了谁都不想要的、价格持续走低的房子。

由于银行间业务的高度关联性,此时,一家大银行的破产甚至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金融危机使银行信用中介功能丧失,进而使实体经济出现持续低迷。十年即将过去,而美国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危机阴影。

由此可见,如果投资者的钱并不多,在危机已经可预见的时刻投资房产会使其面临巨大风险,甚至可能一度威胁其生存。因此,在危机爆发的前夜,即资产价格上涨最疯狂的时候,应当想起巴菲特的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切勿盲目投机。

但是正如巴菲特下一句所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如果投资者拥有足够的现金,在危机的深处,即资产价格极低、恐慌情绪四处蔓延时,可出手购买一些优质房产,因为这有可能在未来给你带来巨大收益。毕竟,在各国经济高度依存的今天,在银行“大而不能倒”的呼声下,危机总有可预见的被摆脱的一天。希腊最后还不是被欧洲救了吗?虽然其经济正面临低谷。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妥善采纳。


金融危机是人们寄予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具体的影响有:通货膨胀、企业倒闭、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倒闭或者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金融危机会使人们所持有的资产价值降低,货币贬值,房子也会贬值,钱和房子留哪个,可以更好地减少损失就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留房子和留钱哪个更好吧。

留房子

关于房子,由于大部分人都是只有一套用于自己居住的住房,所以房产会不会跌其实对于你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房子用来居住是刚性需求,房产价值下跌只是让你账面上的资产减少了,并不会让你的生活受到影响。

但如果你有多套房产,并且是用于投资的话,在金融危机时卖出房子也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虽然房产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会下跌30-40%左右,但是在经济复苏,金融危机过去的时候,房产价格也会有优先复苏。

如下图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到2010年我国房价指数:

我国房产景气指数、土地开发面积指数、销售价格指数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之后一两年内,都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

留现金

如果我们选择了留现金,首先前面提到金融危机会导致通货膨胀,过去有一种说法,在通货膨胀时期一口袋钱换不了一袋大米,甚至有时上午去时一袋钱可以换一袋大米而下午只能换半袋大米了。

说法在现在虽然显得很夸张,但确实在以前发生过,而现在有国家对货币的调控,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但是也说明了货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

如果选择将房子卖出,留下现金,那么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2006年一名网友自己在上海内环内有一套150平的房子,听信了房价会疯降的说法,100万出头就卖了自己的房子,而现在那套房子市价已经在1000万以上,而卖了房的一家子还在悲催地租着房子住,100多万现在只能在最偏远的郊区买一套五六十平的小房子。

选择看具体情况

当然,金融危机时候通过做空赚大钱的例子也不少,比方先将市价500万的房子卖出,金融危机之后房价大幅下跌,跌到了250万,再买回来,对比一下,你就赚到了250万。

但是投资本身就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情,在金融危机期间,投资更成为了高风险的代名词,专业投资人士都不一定能稳健把控投资市场。所以作为个人,留房还是留现金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只能说留着房风险是比较小的。


金十数据

你好,我们是楼市全搜索,一支混迹地产圈15年的中年油腻团队。

港真,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真要金融危机来了,第一时间冲去看房。

注意,是看,不是买。

买房是个技术活,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要记住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只要人类不毁灭,地产(金融)市场必有轮回式周期。

第二,买房的技术,分为宏观技术和微观技术,务必实事求是。

先解释原则一:

地产是有多轮起伏的,暴涨之后必横盘,横盘久了必跌,跌久了必涨。循环往复,一点新意都没有。

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的99年、03年、08年、13年、16年,都是暴涨的年份。中间基本是在横盘调整。欧美也一样,哪怕是那个很奇葩的日本,不信你去看看今天东大边上的湖景房呢。

有的人不炒房,以房换房,资产也增值很快,无非就是踩对了点。

这些周期波动怎么来的?元凶当然是金融危机啊!

但是,请注意!如果用16年的房价去对比99年,什么危机不危机的,重要吗?

所以记住,波谷的时候肯定是买入的好时机。(不可以乱买,原则二再解释)

还有一条,北上广深的房价周期,传导到沿海其他城市要三个月左右,到中西部可能要半年。

也就是说,我一贯坚持的,买房很简单,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判断。

顺带点干货,2017年10月的房价是怎么回事?可以看到,一线城市量价齐跌,二线城市则是在严厉调控下一路飞涨。这是什么信号?

2018年全国市场都要进入横盘,地段+产品有问题的楼盘,会跌价回调。中小开发商继续死下去,没的说。

正所谓:短期看平,中期看跌,长期看涨。

所以,18年,一线按兵不动,二线视情况而动,三四线撤退。

这就是实操判断。

不信,你把我的答案收藏起来,一个月之内你看国内几家千亿级地产商的动作(不是我厉害,是内部文件已经传达了,呵呵)。

回到你的问题本身,根据原则一,金融危机的时候:买买买。

再解释原则二,其实就是“怎么买”的问题。

中国早就已经是存量房市场了,所以买房要慎重。

什么叫存量房市场,简单理解,就是供大于求的市场。

你说不对啊,供大于求怎么有的城市还会出现售楼部一房难求的情况呢?

这就是宏观技术与微观技术的问题了。

宏观技术,就是选城市。

以成都为例。

过去将近5年横盘了,买卖双方都绝望了(当年行业小氛围比金融危机过之不及,小开发商跳楼的有,顶级开发商全场八点八折的口号都喊过)。

但事实上,我们一直认为补涨空间极大,只是没有一个机会来爆发。

从时间上讲,你只要是16年3月以前入手了的,17年都基本翻倍了。

在前述那种危机时刻,冷静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用一套房子的钱去控制十套,甚至更多房子。

搞清楚,这不是炒房哈,这是基本投资策略。

因为开发商本来是无论如何也卖不出去的,我来了总比没来好,把首付谈成定金或者分期,稳住开发商,拖住银行,然后把开发商的销售或者备案数据搞漂亮一点,在横盘期间其实是双赢的事情。实在着急出货的,就去挑他的楼王户型来按揭。

有一个在14、15年持续这么干的业内朋友,投进去大约150万,2016年滚成1700多万(仅仅是现金,增值物业我们就当他自住好了)。

也有开发商内部人士,直接整个单元拿掉,资产翻到天际不说,还因为困难时期表现得力,荣升合伙人。财务自由,名利兼收,人生赢家啊!

你说金融危机,该不该买房呢?

怎么选城市?看十九大报告、看一线城市房价变化、看某个区域的土地供应量、看整个城市的居民存款总额。都不是保密资料,很容易获取并判断结论。

以上这一点点工作都不愿意做,那只能说你太有钱了,几百上千万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可以那么随性。(其实自己不思考来问我也算是偷懒,嘿嘿)

微观技术,就是选产品。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除非是阿勒颇那种摧毁式的战争或者核泄漏啥的,有的地段,有的产品,是极其抗跌、抗通胀的。

比如,香港半山海景豪宅。

我年轻的时候,也厌恶买房,希望有一个仗剑走天涯的潇洒人生,自然也就有一套安慰自己的不买房的歪理。

某前辈只用两个疑问句就K.O了我:当年就算小日本打进来了,砸烂了闸北,他动其他地方没有?上海外滩和租界的豪宅,还不是照样很值钱?

再举个栗子,文革一结束还没改革开放那阵,没有特殊原因把北京四合院卖掉的人(当时也值几根金条的),就是属于问你这种问题的人。现在又该值多少根金条呢?

所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比如关注一下楼市全搜索,私信我亦可),找到对的产品,你管他危机不危机的呢?

危机只会让潮水褪去,从而凸显好产品的价值。

实操干货:时下国内什么房子值得买?

记住我们老板“心灵鸡唐”的买房五要素:我国重点城市、核心地段、学区房、大户型、精装。

在未来5年的周期内,这五要素都是微观技术必备,缺一个都不可以,都会导致很大的投资风险。

具体的微观技术说起来就是很长的话了,不在你的问题里面赘述了。光是选户型,我估计能写一万字。

最后,你的问题有点假呢。

答案再明显不过了。

我之所以此刻有这份闲心悠哉地回答你的问题,而且毫不关心我老婆双十一犯了什么罪,就是因为我在每个低谷(危机)时刻,都坚定地买房不离手,所以,网购不可能伤到我的元气。

毕竟淘宝买房,还是非主流呢!她呀,买不了!

玩笑。

晚安。



楼市全搜索

这个话题很热,问题提得很好,是关系老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

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前面一些答主的回答,众说纷纭,不过以留房子的意见居多。说实话,很多人的回答看似有理,其实不得要领,主要应该还是不太懂经济及金融,回答难免陷入严重的“经验主义”的窠臼。我现在阐述一下个人意见。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界定一个关键性前提,即发生何种程度的金融危机。

严格意义上说,改革开放40年来,内地没有发生过全面的金融危机,倒是发生过一些区域性的危机和外围危机引起的波动。比如92年前后的海南房产泡沫危机,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内地的影响,以及最重要的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波动。但这些危机,并没有构成对内地经济的全面影响,只是局部性和间接性的。

所谓全面金融危机,一定是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金融机构大面积倒闭或者面临倒闭的巨大风险,金融市场暴跌。

如果题主的问题界定的是这样一种金融危机,则问题的答案自然不同。前面很多答主其实并没有对这个关键性的前提进行界定,答案当然不会靠谱。

其次,假设在上面界定的“全面金融危机”的前提下,我对题主的回答是,坚定不移地留现金。金融危机时代,现金为王。

真正出现了如08年美国次贷危机那个级别的金融危机的话,任何货币宽松都不可能在短期内(2-5年之内)拯救房地产市场的全面下滑。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一、即便实施货币宽松的货币政策,想在短期内拯救金融市场,进而稳定实体经济,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很难在短期内传导到各种市场去,包括房地产市场。

二、在金融危机时代,信心崩塌,金融市场必然发生的事情是抛售,房地产市场,炒房的投资者(或者说投机者)同样是抛售。而由于信心崩塌,这些抛售的资产很难找到买家,人们会基于恐慌心理,不敢买,不愿买,即使有钱在手,也会持币观望。缺少足够的买家,在抛售的市场,自然会发生资产价格暴跌。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时资产价格会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更严重的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财富会严重缩水,这个缩水往往是大面积的,很少有人能够有足够的钱去购买。抛售---资产缩水-------缺少买家------价格暴跌----进一步资产缩水------进一步没有买家----进一步暴跌,这是一个负反馈循环。这个循环一旦形成,就是严重的金融危机了。而要打破这种循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政府的拯救,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循环,但短期内要打破这种循环,是基本不太可能的事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必然要深跌,直到资产价格足够便宜,政策的作用才会慢慢开始显现,货币宽松会让一些人能拥有可以购买的钱(比如贷款成功,融资成功),持币观望的买家也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购买,市场才会真正开始反弹或者反转。而这个过程,往往已经历时一年以上,甚至达到数年之久了。

以上的叙述,可能比较枯燥,我们来点实际例子。98年亚洲金融危机,在香港,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路径。尽管中央政府鼎力支持,香港的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仍然从97年的最高点跌去了大约60%!直到02年到了谷底以后,才开始反弹和逐步复苏。这个过程,香港破产或者财富大量缩水的人不少。歌星张学友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损失很大,被迫复出到处搞巡回演唱。

再如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一度跌去60%以上,最低到了6000多点,房地产同样大幅度下跌。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的拯救计划,和后面的货币量化宽松,也不过是减少了危机的伤害。10年过去了,直到今天,当年的危机的后遗症仍有留存。美国去年开始的“缩表”计划,就是应对当年多轮货币宽松的后遗症的行动。

四、金融危机导致的信心崩塌和财富缩水,会严重抑制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即便进行货币宽松政策,也很难让宽松的货币迅速进入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人们不敢投资,不敢消费,即便印钞票,那些钞票就能有效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吗?有人说因为印钞票,物价会涨,手里的钱会不值钱,因此不值得持币在手,这很显然似是而非,属于简单地运用货币主义的观点来解释金融危机的现象。金融危机期间,物价(日常生活品)上涨的现象基本不太可能发生,只是金融危机末期,大量新投入的货币开始发生作用,物价上涨的现象才会真正出现。

所以,在级别较高的金融危机时代,无论是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和债券等),还是具有金融属性的房地产,价格都会有一个暴跌的过程,在危机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或者早期),留房子在手是极不明智的行为,因为极大可能这个房子价格会暴跌再暴跌,直到深跌到某个价格区域,对买家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价格区域,才会止跌反弹。留钱在手,将是最大限度保值的做法。进一步说,留钱在手,还是一次财富增值的巨大契机,因为可以在比较合适时候去抄底,这将会在低价买到超值的房子(或其他商品或股票等),财富的增长将是非常快捷和容易的。像人们熟知的李嘉诚老先生,早期的财富膨胀,就是留钱在手,逆市抄底,把握住了这个这种契机,而财富暴增的。

最后,题主的问题只是假设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目前我国不太可能发生全面金融危机。

由于中央政府对经济的主导能力很强,而且在时时防范金融危机的风险,实施的是稳健的经济及金融政策,并着眼于提前化解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比如最近一两年实施的“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就有效地化解了部分金融危机的风险,所以,短期内我国不太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以上回答,仅仅属于个人意见,供参考。

我是魔戒之王,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请你记住我,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