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楷和欧楷哪种字体更容易学?

听-花开的声音

学习书法,没有任何一种书体是容易学习的,所谓的容易学习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想写到一个高度,学习任何书体都是比较难的。

欧体和颜体其实我们一般把它当成入门的书体,通过这两种书体,来训练初学者的用笔、结构和章法。

从初学的角度来看,我更倾向于先学习颜体,颜体厚重饱满,而初学者开始最大的问题就是按不下去笔,学颜体能让初学者敢于把笔按下去,敢于用笔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的关键。

等练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们的毛笔又提不起来了,只会按着写,不会提着笔写了。

这个时候可以练习柳体或者欧体,不但能够能让初学者把毛笔提起来,欧体还能很好的训练初学者的结构。

接下来可以练习赵体,或者王羲之的圣教序,练习行书可以使用笔更加的灵活。

经历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选择一家楷书主攻了,要以个人喜好来判断,不要以难易程度来判断。

事实上也没有难易之分。


不二斋

这个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如果我们要论技法的话,我认为颜体字要比欧体字好写一些。

但是如果从书法风格的角度来说的话,我认为欧体字,其实更容易上手,颜体字反而很难写出那种深度。

这一点其实可以体现在我们初学两种书法的状况上。学习过书法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在学习欧体书法的时候,一开始入门儿是很难的。但是一旦入了门之后,欧体字其实很容易上手。但是颜体字就不是这样。颜体字,一开始入门的时候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想写的有水平的话,或者说你想要写的更进一步,有更高的造诣的话,那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进步很慢。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技法难度的不同。

但是,欧体字比起颜体字,在入门之后更容易上手,提高和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欧体最和颜体字之间的风格特点的不同。进而对于书法的法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欧体是指的是欧阳询的书法,历来就被冠以楷书之王、翰墨之王的称号。欧阳询书法的特点是法度极其森严。

我们如果去看欧阳询的著名的《九成宫碑》的话,就会发现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写得非常的好,而且里面的每一个字的用笔,结构,位置,都是非常精准的。挪动任何一笔的位置,都会破坏整个字的效果。

中国书法家在评论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时候,会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增之一分太肥,减之一分太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论断在欧阳询的书法里也是适合的,欧阳询书法里面的每一个字,挪动任何一个笔画的位置、长短,造成的效果都不会很理想。

所以你会看到,欧阳询的书法几乎是法度的一个代表。他的每一个笔画也都是有固定的位置的,你随意的去改动他的位置就会破坏整个字的整体的感觉。

另外,如果我们从风格的这一个角度来考虑欧阳询书法的话,你会发现欧阳询的书法。是传统的王羲之一派的风格,华美多变,端庄,秀雅。

而在中国书法这个大家庭里,王羲之是一位正统的代表。几乎可以说二王一脉的风格就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审美基础和审美内涵,所以欧阳询的书法在风格上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我们在学习他书法的时候,也就更容易上手了。

但是颜真卿的书法则不同。颜真卿的书法是有一种阳刚之美,是一种壮美。颜真卿的书法与欧阳询的书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中国古代有书法理论家对颜真卿的书法曾做出这样的评价,说颜真卿是“千百年来突破右军铁骑唯一人”。可见颜真卿在艺术风格上的创新是独树一帜的。他阳刚之美的书法风格,大胆的打破了一传统的。王羲之一脉的秀雅端庄的书法风格,直接开创了一派阳刚,豪放的书法风格与书法体系,所以这一点对于熟悉王羲之秀雅一派的我们可能会比较难以接受。

而如果我们学习颜体书法,越是写到最后,就越会牵扯到一个对于艺术和风格的理解与认知上,只有充分认识到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我们才可以我们才有可能将他的书法写得更好,这一点显然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与审美追求更难些。

当然我在这里谈到的书法风格的理解容易以及理解的困难,并不是说他们的书法风格,谁的高、谁的低,他们的书法风格都是好的,这里面没有一个谁高谁低,要去贬低谁的意思。学习欧体和学习颜体,都能写好书法。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松风阁书法日讲

颜真卿、欧阳询同为唐代楷书四大家,楷书各有特色!从难易程度来说,欧楷容易一点;但学书的每个人因人而异,主要看自己写哪一家更顺手就学哪一家,那样学起来更容易!

1、颜真卿的楷书,从早期到中晚期,逐渐成熟,跨越比较大。早年书风用笔庄重雄厚,细横粗竖,晚年用笔清劲健硕,易方为圆,老辣自在,结体相向,气势磅礴。从《多宝塔》到《麻姑仙坛记》,风格逐渐变化,因此难度也比较大。

2、欧阳询开始基本上是一个风格维持不变,练习起来相对容易;他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整齐严谨,中宫紧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

3、为什么说看个人呢?每个人对每个帖的感觉不一样,学书法就像谈恋爱一样,一要看感觉,是否有好感?是否能一见钟情?二要看默契程度,写起来能否心有灵犀,得心应手?建议选择适合你的,就是最容易学好的。



麓风轩

你喜欢哪一种,哪一种就容易。

一般的认识是,颜体字笔画比较粗,容易掌握。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你的心有没有与要学习的字体产生兴趣。有没有来电的感觉。

欧体与颜体,两种风格迥异的书体,一个是锋芒毕露,险急劲秀。一个是雍容肃穆,筋骨内涵。两者的难点各不相同。欧体字难于写活,难于放大。学习者往往刚强有余而遒润不足。颜体字之难在于筋骨。习书人多失于丰肉少筋。对颜体最大的误区就是把“筋“写成了“肉”。颜体字靠以立身的本钱是“筋”。“筋”是什么?是依附于骨上,极富韧劲的。而肉是包裹着筋骨的。肉多就生膘,无肉便露骨。这个度的把握,就是写颜体字的难点所在。



用人体来比,欧体字如体操、跳水的健将。肢体匀称,运转灵便。颜体字如健美型男,筋强骨健。给人予信赖和依托之感。


欧颜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哪一种都会很难。别人修练了一生才取得的成就,让一个初学者马上领悟出他们的精髓出来是不现实的。就是浸淫此道多年的人,能悟出真道的人,也为数不多。


子衿tjk

我个人觉得,颜楷、欧楷各有特点,相当于两首不同风格的抒情歌曲。其实,只要掌握了笔法精要、字法特点,类似懂了乐理,会发声与演唱技巧一样,难易程度不是问题,只是技术上略有差异而已,实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想了解它们各自的奥妙之处,必须两种字体都得研究方能熟知。



颜体特点,字形方整,气质泼辣,秀劲挺拔。动作干净利落,爽快果断,毫不犹豫,颇有舞刀弄枪姿态,犹如一介武夫在演练外家套路。比如,行笔节奏感比较强,书写速度稍快,笔断意连、顾盼呼应关系十分明显。笔画起、收处,以及转换笔势的地方,提按幅度较大,笔画形制与线条质感变化适度,笔法丰富多彩。



欧体特点,字体修长,性情文静,峻峭险绝。动作含蓄小巧,温和内敛,柔中带刚,尽显虎步蛇行风范,好似一个太极高手在温习内家功法。尤其,行笔节奏舒缓逸动,书写速度快慢适中,笔画起、收处,以及转换笔势的地方,提按幅度较小,笔画形制与线条质感变化尺度不大,笔法规范单一。



由此可见,颜体艺术含量高、兼容性比较好,向行书过渡不费劲。相比之下,欧体稍微逊色一成。

从技法训练难易程度来说,主要体现在笔法方面,欧体比颜体简约,但难度却比颜体大,为什么呢?欧体笔画特标准,结构过于规矩,所以,火候不好掌握,写慢了死板呆滞,写快了视觉韵味不对,真可谓好看不好练,这也是欧体固有的“缺憾”,因此,少儿、老年不宜学欧。这一点,颜体占有绝对优势,快一点慢一点都行,轻微有点儿误差不显眼,非常容易控制。所以说,颜体比较适合初学者。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与一些书法家就颜体、欧体等作过一些交流,绝大多数人认为,颜体入门相对容易,但学精较难。

欧阳询的楷书,以方笔见长,以骨力取胜,横画善用仰势,竖画善用背势,以矩矱森严,险劲刻厉而独创风格,其结字险劲,平中寓奇,是初学楷书最理想的书体。但其法度严谨,一丝不拘,极不易学,故学欧不当,容易滑入板滞一路。

颜体汲取了汉隶中画平竖直的体势,又参以篆书的笔意,创造了丰腴雄伟,端庄浑厚的独特风格。入门相对容易,但要表现其似肥实劲,似浊实清,似拙实巧,似浓实淡的特点,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颜楷和欧楷哪个更容易学,从两者的结字方面做一辩证浅析颜楷古拙大气,变化丰富,较欧楷来说,结字更加率意,笔画的精致和结字的法度相对宽范,因此,初学者易于上手


但也正是因为这点,颜体字更加另人难以掌握,因此,颜书易于手而难以写好

而欧楷用笔险绝,结构严谨,其笔画和结字都有森严的规范,因此,对初学者来说,欧楷入门很难

但也正因为这点,练字者能够更好的把握欧楷的规范,写出欧楷的韵味
我目前正在练习颜勤礼,谈点个人感觉,而对欧楷临写不多,纯属臆测,个人观点,谨供商榷,不当之外,敬请批评指正

文中图片,欧楷系网络抓图,颜体图片,系学生平时练习,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l石昆仑l

項穆在《形质》篇中,“然人品既殊,识见亦异。……设会神通佳迹,每嗟精妙无奇,或经邪俗伪书,反叹误愆多致,此谓吠日吠雪,骇罽骇龙,考索拘乎浅陋,好恶任彼偏私,先有成心,将何定見,不若村野愚氓,反有公论也。”



学颜学欧,因人而异,看个人喜好,不能一概而论,引用项穆一段话是说既然人的品格不同,对书法的见解也就因人而异了。



哪家易学这就是态度问题,天下事有难易乎?非也,只要端正学习的态度,静心临摹,我相信在你学书的道路上没有什么难题。



肆工斋

颜楷和欧楷都是唐楷的顶级字体,至今还在影响着千千万万练书法的人。这两种字体我都练习过,分不清楚哪种字体更容易学。我是先学颜体,后学欧体。颜体学了几十年,欧体学了半年多。好像欧体更容易,但这种理解不一定正确。认真学习了一种字体之后,学习其他字体就会更容易。因为学习前一种字体时候练出了笔力和理解能力。我的体会是,字体结构两者都各有特色,笔法颜体更丰富更复杂。

初学者还是先学颜体,后学欧体比较好。理由是,先学颜体把字架子撑起来,古人讲的占格。颜体是以正大气象示人,宽博大度。但写颜体除了容易写死板之外,还容易写散。若要补救死板,需要练习行书和草书。若要补救颜体的松散,则练习欧体成为最佳选择。练习欧体可以让松散的字体更紧凑。

当然,也可以先学欧体。但欧体也容易写死板,还容易写得拘谨,放不开。刚好颜体就可以补救欧体拘谨的不足。

所以,我认为这两种字体是可以互相补救互相促进的。我最近在练习欧体风格的小楷。我把几种风格的字都发上来,请大家批评。







南塘莊徐傑

就上手而言,颜体要更快一点,无论是麻姑仙坛记还是勤礼碑,他们的个性强烈,点画,结构特点突出,相对容易把握。反观欧楷,点画奇崛,结构精妙,初学者不容易理解欧楷结体上的造险和如何化解,因此相对会难一点。但是当艺术往深层次学习时,他们的难点就会随着自己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涌现,也就谈不上谁更容易了。

我们开始学书法,学的是他们的共性,再往后就是研究他们的异同。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调整自己学习的方法和学习重点。学习这两种书体,如果只写共性,不研究变化,最终就写成馆阁体,美术字了。其实我们诟病二田的字,不是他俩写的不够好,而是离艺术远去了!

最后说一点,学习书法一定要解决临和创的问题,临帖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作,切不可单纯的以临的像不像作为终极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